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前天,即墨市鳌山卫镇沪沱村村民在盖房子挖地基时,发现一处神秘墓穴,并意外出土铜镜、古砖等宝贝。昨天上午,即墨文化局文物专家赶到现场调查发现,这是一处衣姓家族古墓,年代在明清,出土的铜镜距今已有600年历史。 一铲下去挖出“宝贝” “以前知道这地方有墓,但具体什么方位拿不准,无意间就挖出宝贝了。”昨天上午,记者赶到即墨市鳌山卫镇沪沱村看到,这里离海...
雪巷村发现的这些古炮对研究吴江历史和太平天国战争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先后出土了5门铁制古炮后,昨天上午9点20分,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雪巷村再次出土1门古炮。一个不起眼的行政村为何会埋有古炮?这些古炮究竟是何时、由谁埋在此处?昨天,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研究部主任张铁宝一行来到雪巷村进行实地考察。张铁宝表示,这6门古炮曾为太平军所用,战败后他们才将古炮沉入河底。这一发现填补了吴江在太平天国时期实物资...
针对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邺城遗址出土2895件北朝佛像及残块一事,邯郸市文物局局长王兴28日表示,此次大规模发现北朝佛像在河北尚属首次,为研究北朝时期中外佛教文化融合提供了难得的史料。 邺城遗址位于现今临漳县城西南的邺镇、三台村一带。从春秋时期齐桓公始筑邺城,直至被杨坚焚毁,邺城曾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黄河流域政治、经济等中心近400年。东汉末年,曹操曾居邺16年。 ...
昨日,记者从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获悉,去年在长安区发掘一座唐代壁画墓。根据墓志显示,墓主人是唐名将郭子仪的曾孙郭仲文。壁画墓虽然被盗严重,但是墓壁上十只姿态各异的仙鹤,仍然能反映出当时的流行和风尚。 墓志显露墓主人身份 记者获悉,这是一个2010年到2011年的跨年发掘项目。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长安区东兆余村村北发掘了一座规模较大的唐代壁画墓。这座竖穴墓道砖券单室墓,平面略呈直背“刀把形”,...
墓壁上的十只仙鹤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供图 昨日,记者从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获悉,去年在长安区发掘一座唐代壁画墓。根据墓志显示,墓主人是唐名将郭子仪的曾孙郭仲文。壁画墓虽然被盗严重,但是墓壁上十只姿态各异的仙鹤,仍然能反映出当时的流行和风尚。 甬道东壁1号人物 墓志显露墓主人身份 记者获悉,这是一个2010年到2011年的跨年发掘项目。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长安区...
(记者叶超)江苏省宿迁市一施工工地的战国古墓于日前完成考古发掘,在其丰富的文物中,成套的9个青铜编钟尤显珍贵。这些文物对研究宿迁乃至苏北地区的战国历史具有重要的文物参考价值。 此次考古发掘的战国古墓位于宿迁市宿成区的一处建筑工地,为南北走向的土坑墓,南面是外藏椁,北面是主墓室。外藏椁内,共出土了青铜编钟、三足青铜鼎、青铜簠、陶磬、陶豆等多种文物。而主墓室曾被盗过,已空无一物。 宿城区博物馆...
1960年6月间,在土默特旗水涧沟门发现一座古墓葬。墓位于水涧沟门村东1里许,大青山麓水沟旁之土丘上,为竖井土坑墓,表土下即为墓口,墓底深约1米半。尸骨头向北偏东,人架已腐朽,仅留头骨及腿骨。随葬品全部为铜器,计有: 一、 铜兽:二件。大耳,细长颈,四肢直立,作伫立向后瞭望姿态,生动有力,形似驴。头部系另铸插放焊接在颈部者,现完整之一件仍见有缝,破裂之一件并可见接焊情况。前后肢相对一起,下有焊...
男子与他胸口的女性长发,一直保持着出土时的样子,使他们“千古相随”。新疆若羌县的“楼兰博物馆”内,存放着从楼兰遗址和小河墓地出土的八具成人和儿童的千年干尸,其中一具男性干尸的胸口,放着一缕女性长发。 记者14日联系该博物馆工作人员,据介绍,这具男性干尸2005年出土于楼兰遗址。出土时,这缕长发就放在他的胸前,还被精心地扎在一起,像是一件爱人间的信物...
工作人员仔细清理编钟上的泥土 编钟整齐地排列着 22日下午,宿迁市区出土编钟的战国时期贵族墓葬考古挖掘工作已经结束。此墓葬出土文物丰富,共出土9个乳钉纹青铜编钟,长度15—26厘米不等;同时出土的还有2个三足青铜鼎、2个青铜、10枚陶磬以及6个陶豆等多种文物。这批文物对研究宿迁地区战国乃至先秦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战国编钟揭开神秘面纱 当天下午,市民企盼已久的战国青铜编钟终于被考...
“下午3点左右,我们在三号竖井的位置施工时,突然出现了涌泥、涌水现象,并陆续夹杂着出现了几十件陶瓷制品,我们立即停工上报。” 19号下午,在地铁2号线梅园站至荣巷站区间隧道,三号竖井右线向东的荣巷方向隧道,施工方在常规施工操作时发现了疑似文物,后随即上报给业主方无锡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根据轨道办的要求,施工方随后联系了无锡市考古研究所,并拨打了11...
20世纪70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固始县发掘了一座古墓,此墓即河南侯古堆一号墓。该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十余件漆器作品。这些漆器制作精美,线条流畅,色泽艳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经考古专家鉴定,认为这批漆器的年代应为春秋末期。现择选其中几件精品介绍如下。 漆木瑟(图1) 长192厘米,宽37.5厘米,高10厘米。面板和底板皆用一整块桐木板做成,板厚1.1厘米。瑟面板稍隆起,底板平整。两端近首尾边处...
“宿迁考古首次发现青铜编钟!”昨天上午,宿迁博物馆一工作人员兴奋地告诉记者。在这处墓葬中,不仅有青铜编钟,还有青铜鼎,陶制的磬、青铜簠等多种文物。现场的考古专家告诉记者,青铜编钟的发现,不仅在宿迁属首次,就是在整个江苏地区都极为罕见。 古墓葬中发现青铜编钟 宿迁老城区属马陵山余脉,自古就是宿迁的风水宝地,墓葬一直比较多。解放后,由于宿迁市区人口增加,城区逐渐扩大,这些风水宝地也逐渐被工厂征...
汉墓发掘现场。(郭学军摄) 墓门画像石 去年4月,本报曾报道过济南长清区平安街道办事处赵营村村头修路发现汉代古墓的事。今天下午,记者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对刘长山路延长线发现的汉代墓葬进行发掘,截至今日已基本清理完毕。通过对这座汉代古墓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汉画像石、棺钉、人骨、陶片和金耳环等文物,还出土了两枚印章,一枚为球钮石印,一枚为青铜兽钮石印。考古人员根据考古发掘和地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