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考古人员在清理现场 刀形墓穴,墓葬中清晰可见的铭文,完整的青瓷镇墓兽……10月8日上午,肥东县杨店乡一位村民在给河塘清淤时发现古墓遗迹。10日上午,肥东县文物管理所考古人员在现场初步判断,这是一座东汉末年前后富豪的古墓。现场还出土了一些珍贵的文物,包括青瓷罐、铜镜、五铢钱币等等。 古墓出土珍贵文物 10日上午,记者驱车前往肥东县杨店乡俞小庄。现场挖掘机仍在作业,据当地人说,施...
近日“青色流年——全国出土浙江纪年瓷特展”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地下一层展出。 浙江是中国古代青瓷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区,在绵延几千年的烧造历史中,出现了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龙泉窑和南宋官窑等著名窑口,对全国的制瓷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近数十年来,随着大量考古发掘工作的展开,全国及省内各地许多有纪年的考古遗存中,出现大量浙江青瓷,而出自于...
摘要:绵阳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属涪江中游的平坝和浅丘地带,南距成都市约90公里,自西汉设置涪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历来为郡、州治所。绵阳境内的崖墓点主要位于涪江中游地区,尤其以涪江与安昌河、芙蓉溪交汇河段的上、下游沿岸分布最为密集。此外,在潼江、梓江支流也有零星崖墓发现,如柏林堰儿湾、白蝉朱家梁子墓群,远离河流的崖墓仅在河边九龙山有零星分布。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绵阳博物馆陆续在...
10月4日,埃及文物部门宣布,近日在开罗以南25公里的塞加拉地区出土了一块可追溯至4300年前的方尖碑残块。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穆斯塔法·瓦齐里说,由瑞士-法国联合考古队发掘的方尖碑残块高约2.5米,推测全高5米,由粉色花岗岩制成,原本位于古埃及第六王朝法老佩皮一世(公元前2332年至公元前2283年在位)的王后安赫森墓入口处。 瓦齐里说,按照第六王朝时期的墓葬风格,王后...
《神·奇·古蜀——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展》 28日在河北博物院正式揭幕。 来自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金器、陶器等共计138件套文物首次亮相河北博物院。 三星堆遗迹是迄今为止中国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金沙遗址亦是中国先秦时期重要的遗址之一。“三星堆—金沙”前后辉映,共同构成了先秦时期长江上游文明的灿烂图景。 本展览共分为两个单元:“三星伴月”及“金沙遗珍”,展览...
10月8日,记者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为了配合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今年6月至9月,由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二连浩特市文物管理所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对伊林驿站遗址进行了发掘。 据悉,此次发掘面积6700平方米,清理院落3处、房址37间,灰坑8个,灰堆1座,柱洞70个,出土文物600多件,包括陶器、瓷器、木器、铜器、钱币、纸质文物等。通过此次发掘,对伊林驿站...
埃及文物部门4日宣布,近日在开罗以南25公里的塞加拉地区出土了一块可追溯至4300年前的方尖碑残块。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穆斯塔法·瓦齐里说,由瑞士-法国联合考古队发掘的方尖碑残块高约2.5米,推测全高5米,由粉色花岗岩制成,原本位于古埃及第六王朝法老佩皮一世(公元前2332年至公元前2283年在位)的王后安赫森墓入口处。 瓦齐里说,按照第六王朝时期的墓葬风格,王后墓入口处...
新华社开罗10月2日电埃及文物部门最近在卢克索发现一座古墓。弦妹得知这一消息后兴奋不已,逆尼罗河而上,向南疾行。 埃及南部古城卢克索,古称底比斯,是古埃及法老时期的政治和宗教中心。 在尼罗河西岸,我们可以探访神秘的帝王谷和贵族大墓。 埃及文物部门新发现的古墓就在卢克索尼罗河西岸贵族墓葬区。 墓中发掘出一座夫妻组合雕像 通过释读雕像铭...
9月29日,记者从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举行的隆安县娅怀洞遗址发掘成果汇报会上获悉,经过为期3年的考古发掘,娅怀洞内发现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之间的众多遗存,包括1.6万多年前完整人类头骨化石、2.8万年前疑似水稻植硅体。这些发现对于研究早期现代人群的形成、岭南及东南亚地区的史前文化、史前人类对水稻资源的利用,以及探讨史前人类与自然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自隆安县乔建镇发现我...
经过3年连续发掘,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29日披露,近日隆安娅怀洞遗址出土了一个年代距今16000多年的完整人类头骨化石,该化石是中国华南地区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具有确切地层层位和可靠测年的完整头骨化石,而且已成功提取出DNA. 隆安娅怀洞遗址位于隆安县乔建镇博浪村博浪屯的一座孤山上,距离隆安县城13公里。2014年发现,总面积约100多平方米。 据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研...
中新网石家庄9月28日电 (郝烨)《神·奇·古蜀——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展》28日在河北博物院正式揭幕。来自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金器、陶器等共计138件套文物首次亮相河北博物院。 三星堆遗迹是迄今为止中国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金沙遗址亦是中国先秦时期重要的遗址之一。“三星堆—金沙”前后辉映,共同构成了先秦时期长江上游文明的灿烂图景。 本展览共分为两个单元:“三星伴月...
编者按:2017 年8 月2——4 日,由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信息资料中心、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主办的“考古资料与库藏文物科学管理和活化利用研讨会”在河南郑州召开。 考古资料与库藏文物科学管理和活化利用是适应新时期形势学科发展的要求,系统梳理文化资源,服务社会大众,让库藏文物活起来的重要举措。考古资料与库藏文物的科学化管理与利用应与田野考古发掘...
1959年,山西省石楼县桃花者村出土了一件青铜器,这件器型独特、纹饰奇绝的青铜器,宛如一艘停泊在水波里的龙舟。这件被学界命名为“龙形觥”的青铜器(右图所示)今收藏于山西博物院。 龙形觥高19厘米,长43厘米,宽13.4厘米。前端龙首昂翘,瞪目张角,龇牙咧嘴;长腹弧鼓,后端截平,背部为弧曲形长盖,内有横榫与器腹扣合;盖面中央有一蘑菇形钮;器身口沿外附有两对贯耳,用来把龙形觥吊起加热酒;另一端没...
图为展览的文物。郝烨摄 9月28日,《神·奇·古蜀——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展》在河北博物院正式揭幕。来自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金器、陶器等共计138件套文物首次亮相河北博物院。 三星堆遗迹是迄今为止中国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金沙遗址亦是中国先秦时期重要的遗址之一。“三星堆—金沙”前后辉映,共同构成了先秦时期长江上游文明的灿烂图景。 本展览共分为两个单元:“三星伴...
记者从黑龙江小南山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今年以来,该遗址已出土数百件玉器、陶器和石器等新石器时代早期文物,这为研究我国东部边境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小南山遗址发掘现场。图片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小南山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饶河县,紧靠中俄界江乌苏里江。记者在现场看到,小南山上树木成荫,遗址所在的南山公园是当地人锻炼的场所。 据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