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经过7个月的勘探、近两个半月的发掘,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在大兴城区西北部边缘的原三合庄村址发现了从东汉到辽金时期的古代墓葬129座,现共清理出75座,预计今年五六月份结束发掘工作。”今天上午,北京市文物局公布了大兴三合庄墓地考古发掘情况,其中两座完整的辽代壁画墓因真实再现墓主人生前生活而被列为此次发掘最重要的发现。 大兴惊现朝鲜遗民墓葬 7座东汉墓全部为小型砖室墓,均为单人葬,墓葬用砖做...
3000年前,古蜀金沙王国在成都平原创造了一个辉煌的时期,古蜀人在这里世代繁衍。金沙王国以如今的金沙遗址为中心,辐射开来,延伸至郫县等地。昨日记者获悉,成都市文物考古队在对西华大学内一工地进行勘探时,意外发现了一处殷商遗址。该遗址是否与金沙王国联系,它是一个村落,还是一处重要聚落,这些谜团需要静待进一步考古工作来解答。 昨日记者赶到西华大学东门发掘现场时,这里已被好奇的学校师生包围。两个9米见方...
出土的瓷碗。 华西城市读本讯(记者 谢颖 白川东)昨日,记者从巴中市巴州区文广新局获悉,近日,巴中市恩阳区渔溪镇方池垭社区二组村民在新居建设工地开挖地基时,发现一座宋代古墓。遗憾的是,该古墓已经被盗,墓室内仅残留一只施褐色半釉瓷碗。据考证,这只碗距今有900余年的历史,系珍贵文物。 3月9日下午3时许,巴州区文物管理局接到恩阳区渔溪镇文化站站长报告,该镇方池垭社区二组村民在新居建设工地开挖地基...
元青花海水龙纹大香炉 元青花海水龙纹大香炉局部 京口闸,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镇江城区西侧古运河出江口,为历代漕运咽喉和交通枢纽。如果说镇江地处长江和运河的交汇处,那么,京口闸则是交汇点上的标志性水利工程设施。镇江京口闸遗址发现,有着丰富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对研究镇江的津度文化和古代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3年4月16日上午,镇江市文广新局召开2013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新...
13日西华大学一教学楼附近的工地引发网友围观,因有网友发微博称,保安及工人都表示现场有考古挖掘队作业,而发掘区域疑似为殷商遗址。 今(14)日下午,有考古工作人员向四川新闻网记者透露,考古工作队刚刚进入现场不久。目前已发掘面积约200平方米,仅发掘了2个探方,尚未得到更多详细的讯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聚落年代在商周时期。”他表示。 记者注意到,著名的金沙遗址也是商周时代遗址。...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在莎车县兰干遗址发掘了一座古城遗址,据推测属于青铜时代,可能是新疆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城。 这座古城遗址位于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喀群乡恰木萨勒村兰干自然村东北约2.4公里的叶尔羌河北岸,古城最长处约200米,城内面积约1万平方米,考古人员初步推测古城可能属于青铜时代。 据发掘出的马鞍形石磨盘、打制石器等石器推测,这里的古代居民可能进行农业生产,古城中大量羊、牛、马...
位于惠山区钱桥街道的赤墩遗址考古又有新发现。昨天,无锡日报记者从钱桥街道获悉,去年5月以来,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对赤墩遗址进行了第二次挖掘,共发现崧泽时期墓葬31座,出土玉器、石器、陶器等器物190件,为研究太湖地区崧泽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2013年3月,钱桥街道在显山路延伸段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考...
若羌县楼兰遗址发现的残缺铜弩机 兵戎相见,也曾离不开弩的身影。《孙子兵法》中,弩和甲盾等一起列为重要的作战物资;《三国演义》记载,三国时期,弩被用来装备蜀国部队。 在古西域,弩也曾一次次出现在攻城略地的沙场之上,并成为重要的作战武器之一。 弩非西域造 新疆考古人员在新疆的楼兰、鄯善遗址中,发现了一些汉晋时期的铜弩机,尽管这些弩机都不完整,缺少弓弦和弩臂,但依稀可猜测...
村民路过村边掩埋垃圾的土坑,无意间发现土崖上露出半截青石板,好奇之下刨开上面的土,竟然发现是一座明朝古墓。日前,咸阳市泾阳县云阳镇居智村发现一处明朝古墓葬群,经上报县市两级文保部门后,已对该处墓葬暂行掩埋,等待省文保部门批复意见,是否进一步发掘清理。 村民无意发现明朝墓葬群 “当时发现也挺偶然的,我开车从村边填埋垃圾的大坑边过,发现坑边土崖上露出了半截石板,好奇之下就停车下去查看,...
云阳镇居智村村民无意间发现的明朝古墓 韩明山供图 日前,泾阳云阳镇居智村发现一处明朝古墓葬群,经上报县市两级文保部门后,已对该处墓葬暂行掩埋,等待省文保部门批复意见,是否进一步发掘清理。 墓碑上有字 还刻有兽形图案 “当时我开车从村边填埋垃圾的大坑过,发现土崖上露出半截石板,好奇之下就停车去看,没想到竟然发现一个墓碑,上面写着‘明太学生云门韩公之墓’。”昨日下午,发现古墓葬...
考古专家正在现场勘测 3月5日,谯城区城父镇蒋曹村葛土楼、烟叶行两村分界处的一干涸小沟旁,有村民整地时无意中发现一处船型的墓葬,并第一时间报告了市文物管理处。 “这个干沟旁栽的都是树,沟东侧是葛土楼,西侧是烟叶行,发现的这个墓属于烟叶行村的地面。”当地村民蒋庆波介绍说,墓葬被发现后,村民们觉得古墓应该会有助于考古,便及时报告了市文物部门,希望文物专家能够前来勘测,看看到底有没有价值...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根据最新发现的下颚骨化石,第一名人类祖先大约出现在280万年前的非洲,这比之前预想的早了约40万年。这一部分完整的下颚骨发现于埃塞俄比亚阿法尔州,据称它属于或可能是人属第一名成员的一个物种。这意味着他可能是现代人类——智人——和他们已经灭绝的近亲,包括能人、直立猿人和尼安德特人的共同祖先。 科学家们表示这个名为LD 350-1的化石可以被视为属于人类的,但他具有更多...
中国考古研究所10日发布201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共有25项考古成果入围,其中扬州蜀岗古城遗址的木构及其他遗存成为江苏唯一入围的考古项目,这也是扬州去年继隋炀帝陵考古之后,有望再次摘得这一考古界重要荣誉。 据悉,本次入围的25项考古发现来自18个省、市、自治区。
长安区郭辛庄韩休墓壁画 清涧商代建筑遗址俯瞰图 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于3月9日揭晓,清涧县辛庄商代建筑遗址和长安区郭辛庄唐韩休墓两个陕西考古项目入围终评,分别位列第7和第20。 本次入围的25项考古发现来自18个省、市、自治区。传统考古大省依然占据重要位置,其中河南省以四项入围名居榜首,陕西、山西、湖北各有两项入围,北京也有两项入围。 2014年2月...
蜀道之一的荔枝道,因为《旧唐书》、《新唐书》记载给杨贵妃运送过荔枝,而在险峻之外多了几分浪漫色彩。然而荔枝道究竟发端哪里?经过了哪些地方?四川省考古研究院3月13日对外宣布:经过全国考古学、交通史等方面的16位专家实地考察,已初步确定了荔枝道在四川境内的大致走向。未来,荔枝道的清晰路线图有望绘出。 根据《旧唐书》、《新唐书》等史料记载,荔枝道已基本被学术界认为是从涪陵至长安、全程1000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