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陆琼一行四人在浙调研良渚古城申遗工作。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陈瑶,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余杭区区委书记徐文光、副区长许玲娣等领导陪同调研。 童明康一行听取了余杭区政府、良渚遗址管委会关于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情况的专题汇报,并实地考察了良渚古城遗址。在考察调研和座谈过程中,童明康一行详细了解了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工...
今年故宫博物院将迎来建院90周年。展览部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即将在故宫最大规模展厅首次亮相的“万寿庆典”展。整体改造完成后的午门及东西雁翅楼展厅,将是世界上最为独特的博物馆展厅——古代建筑外观完全保持原貌,内部则是既具有宫殿建筑氛围,又拥有现代展览设施,而陈列物将集中体现近些年故宫文物藏品清理普查的成果。 单霁翔院长表示,今年故宫博物院将开放5个新的参观区域,开放面积将由目前的52%达到65%...
昨天,雨花台文化局官微@文化雨花发布公告称,垃圾已开始清理,这些石刻未来将得到集中保护。接下来,有关部门还将请有文物保护乙级以上的设计单位制定《顾兴祖墓环境整治方案》,对石刻周边进行环境整治。 近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南京城市记录者方青松爆料,在位于雨花台区南京药械厂厂区内发现文臣、石羊等几件散落的明代石刻。经江南时报调查,该石刻确实为亲历“土木堡之变”、“北京保卫战”等重大历史事...
北疙瘩墩的盗洞 北疙瘩墩是一座明代烽燧遗址,位于皋兰县什川镇黄河边的山上。近日,有人突然打起这座古烽燧的主意,在烽燧盗挖起来,目前北疙瘩墩已经被挖出了个大洞。 4月5日,记者来到皋兰县什川镇,经过什川村西侧的大沟,爬上北边的凤凰山顶后,看到了一座烽燧遗址。当走到北疙瘩墩时,记者看到上面竟然有一个大洞,深约有40厘米,宽度在30厘米左右,盗洞一直通到烽燧里面。由于洞较深,里面很黑,看...
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明代石刻竟成了建筑垃圾?近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城市记录者方青松”微博爆料称,在雨花台区南京药械厂厂区内有几件散落的明代石刻,它们是亲历过“土木堡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明代镇蛮将军顾兴祖的神道石刻,但目前石刻周围环境脏乱差,有的石刻甚至与建筑垃圾“为伍”。该爆料很快引发文物爱好者和媒体的关注。 昨天,雨花台区文化局官方微博“文化雨花”对此回应称,目前区文化局已对...
张宗苍(1686~1756)《山水图》 蒋延锡(1669~1732)《牡丹图》 爱新觉罗.弘旿(1743~1811)《描金山水图》 董其昌(1555~1637)《溪山松涛图》 袁瑛(清代)《多子图》 金箔纸扇您见过吗?原来早在明朝的书画家就能在纸扇上粘金,更加神奇的是古人能把1克金铺成巨幅金箔画面。昨天,广东省博物馆与吉林省博物院合力巨献的“扇墨传馨——明清扇面艺术...
出现于唐代的三彩瓷器,被称为“唐三彩”。唐三彩凭借流光溢彩、雍容华贵的视觉感染力,成为我国陶瓷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关于唐三彩,至今仍有许多有待探索的未解之谜。 日前,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李蕾发表研究成果——《丝路回响——唐三彩艺术风格形成的外来因素考辨》,从唐三彩与丝绸之路的关系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唐三彩作为盛唐文明独特的物质文化形式,见证了唐代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动。 目前的...
元铁店窑火焰青釉碗 元吉州窑白地褐彩蔓草纹盖罐 黑釉剔花也称剔地留花,是金元时期晋北地区大同窑、浑源窑、怀仁窑等最突出的装饰方法,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其制作工艺是先施黑釉,再在釉上勾勒纹饰轮廓线,然后将纹饰之外的釉层剔掉,露出或深或浅的胎体本色,再以尖状工具勾划纹饰的细部。与磁州窑的白地剔花产品相比,晋北地区的黑釉剔花瓷普遍不施化妆土,纹饰风格更为粗犷。产品造型常见碗、盘、小口瓶、玉...
有文物爱好者提出,1984年10月,栖霞区燕子矶太平村发现过一件南朝陵墓神道石辟邪,曾被认为是萧统墓石刻,如今展示在南博的展厅里。对这件石刻,王志高也做过考证,他指出,这件石辟邪体形较小,与萧统身份不符,很可能是梁简文帝萧纲的嫡长子萧大器墓前石刻。 近年来,南京的考古专家对狮子冲南朝墓进行过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在距离石麒麟西北约350米处的北象山南麓,发现了两座大型砖室墓葬。考古工作...
鸟瞰明清古建筑群雄姿。 在南充市南部县梅家乡歇马坎村,山色深秀,林壑尤美,有一片明清古建筑群藏匿其间。站在山岗远望,明清古建筑群蔚为大观。然而令人遗憾:古建筑群前院坍塌,有些墙壁倾斜。16日,南充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南部县的专家,专程赶到歇马坎村,研究保护措施。 现场:古建筑墙壁倾斜 这片明清古建筑群坐落于菩莲观山下,山色深秀,林壑尤美,建筑群集殿、阁、楼、坊于一体,结构严谨,...
今天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城市记录者方青松,发微博爆料,在位于雨花台区南京药械厂厂区内发现几件散落的明代石刻,经证实,为亲历“土木之变”、“北京保卫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名将顾兴祖的神道石刻。但是石刻周围环境脏乱差,有的石刻甚至与建筑垃圾“为伍”。 “文臣”半边身子埋在瓦砾里 顾兴祖墓神道石刻,位于雨花台区南京药械厂厂区。目前广为人知的,是市级文物保护标志碑边的一座龟趺,而龟趺上...
宋元南京方志的记载,充分说明最迟在宋元时期南京即有杏花村的存在,而且颇为知名,因此,笔者认为“南京杏花村是‘明代货’”之说值得商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小小一个杏花村,因唐代诗人杜牧一首《清明》而闻名遐迩,于是全国各地冒出来许多杏花村,而且纷纷以杜牧笔下之正宗而自居。但千年以降,究竟谁才是杜牧笔下的杏花村,早已成为一个无头公案,难以考证。 前段时间《金陵晚...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微博认证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的网友爆料,在位于雨花台区南京药械厂厂区内发现几件散落的明代石刻,经证实,为亲历“土木堡之变”、“北京保卫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名将顾兴祖的神道石刻。但是石刻周围环境脏乱差,有的石刻甚至与建筑垃圾“为伍”。面对网友的质疑,南京市雨花台区文化局相关负责人给出了上述的回答。 纵横点评:我们无法想象文物能像垃圾一样躺在废墟中;...
南京博物院将于4月27日举办明代吴门书法及绘画特展、傅抱石民国时期绘画专题展、陈之佛新时期工笔花鸟画特展、胡小石临摹历代书法名迹专题展等五大展览。 其中,“江左流韵—明代吴门书法特展”“江南风华—明代吴门绘画特展”将展出沈周、唐寅、祝允明、文徵明等大家书画之作。据公开资料显示,宣德年间,苏州诞生了吴门派开宗大师沈周,继起者有文徵明、唐寅、仇英,他们在艺术上较全面地继承了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
近日,记者从城口县获悉,该县在修齐镇村级公路修建过程中,意外发现一处“一穴六室”的明代古墓葬。该规模的明代墓葬群在重庆境内尚属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据悉,墓群位于城口县修齐镇枇杷村5组一名叫“老鸹池”的地方,今年2月份就已被村民发现。但由于“忌讳”,村民又用泥土把洞口盖上了。直到本月初,考古人员才开始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在发掘现场,记者看到,该墓葬群面向正西方,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