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吴长青是景宁英川镇的农民,前几天,他在收拾老房了的时候找到一件他祖上留下来的老物件,为了搞清楚这些是什么,他就找我们记者,希望我们帮忙找相关的专家给看看。 吴师傅把这些纸张小心翼翼地从一个老旧的竹篾盒子拿了出来,一张一张地铺在桌上。 吴长青:我看看好像都是乾隆年间的东西,有240年50年的东西。这张是乾隆60年的 。像这张是乾隆59年的。和现在又230几年了。 我们发现,这...
该墓葬群面向正西方,六个墓室呈一字并排,全部为灰砂砖结构,建有通畅的排水通道,占地约20多平方米。 4月16日,记者从城口县获悉,该县在修齐镇村级公路修建过程中,意外发现一处“一穴六室”的明代古墓葬。该规模的明代墓葬群在重庆境内尚属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据悉,墓群位于城口县修齐镇枇杷村5组一名叫“老鸹池”的地方,今年2月份就已被村民发现。但由于“忌讳”,村民又用泥土把洞...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朝阳建平县几座契丹族墓被盗毁严重,已经失去文物价值。 建平县博物馆馆长称,被盗墓穴为辽代契丹族的平民墓,“如果保存完好,对了解辽代当时的历史、文化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被盗墓群都是面向东南方 4月14日,记者来到朝阳建平县深井镇宽昌沟村,通过村子的315省道北侧的山,当地人叫它北山,网友反映的被盗墓群就在这座山上。 “前几年就被人盗过。”附近村民...
贵州平塘发现光绪年间摩崖石刻 考古人员盼保护 【解说】近日,贵州省平塘县在六硐河峡谷悬崖绝壁上发现了三块始刻于光绪年间的摩崖石刻,其内容涉及环保及反腐等,距今已有112年的历史。 这个摩崖石刻位于平塘县平舟镇拉引河下游,距六硐河50米,此处山高谷深,河面宽阔,河水深不见底,两岸皆是绝壁,只能乘船而至。石刻分为4处,除了左上角镌刻“观音洞”三个大字外,其余石刻还分为三个内容。 【同期声】贵州省平塘县...
谭廷选的墓地 谭廷选妻子王氏的墓地 4月15日,县政协社法民宗组民族宗教界别委员与县文化委专业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前往七曜山区调查人文景观资源和收集民间故事。在金竹乡上升村,工作小组发现了谭氏古墓葬群。 据介绍,该墓葬群为清朝光绪元年到宣统年间,当地豪门谭廷选及其妻子王氏、儿子谭原恩、谭原忠的陵墓。其分布在同一个村四处归寝,形成古墓葬群。各陵墓分外圈和内寝,正面为牌楼式,陵墓...
考古人员和市民一起走进遗址现场。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华龙网发 遗址考古现场。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华龙网发 遗址俯瞰。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华龙网发 自有慈云几复更,历经唐宋元明清。你听说过走马镇慈云寺吗?你是否知道它在何处?今(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记者随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考古人员和市民一起,走进了慈云寺的考古现场。曾经香火鼎盛的慈云寺今安在? 隐...
近日,原阳县新城区汉代墓葬群发掘工作接近尾声,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已对28座古墓葬完成了发掘。通过对发掘墓葬形制和出土随葬品的初步研究,确定了这是一个西汉早期的家族式墓葬群。 这处西汉时期的家族式墓葬群分布在面积约5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由北向南、由东向西分别排列着28座古墓葬,经过考古保护性发掘,这些古墓葬全部为空心砖墓,距现在地表5至6米以下。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期在对编号为17的一...
近日,记者接到平江县南江镇市民反映,在南江“天岳幕阜山”山脚下发现一处史前人类活动遗址,并发现大批远古石器,包括石斧、石箭镞、石锛等磨制石凿等。希望文物部门对本地文物进行保护。 据当地村民周先生介绍,前几日当地一位老农户在自家耕地时,挖出了大约1米多长带箭头的远古石器,而在此之前,附近多户农户耕地时,也会挖到这些石器。近年来,当地还出现了许多人来收购此类物件。“这是我们平江的文物,对研究平...
4月19日,记者了解到,我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对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的考古发掘有重大发现,证实该考古遗迹为北宋以后龙虎山道教祖庭的主体。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大规模道教遗址发掘。 2014年6月,龙虎山大上清宫二期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大片建筑遗迹,经有关部门初步探明,该遗迹为大上清宫遗址。据了解,该遗址位于上清镇东陲,距嗣汉天师府约1公里。目前发掘位置为遗址的玉皇殿区域,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
4月16日,记者从城口县采访获悉,修齐镇村级公路修建过程中,意外发现的明代古墓葬群为“一穴六室”,而不是之前所认为的“一穴七室”。这等规模的明代墓葬群,在重庆境内尚属首次发现,具有重要价值。 明代墓群位于城口县修齐镇枇杷村5组一名叫“老鸹池”的地方,最早发现在2月份。当时该村正在新建村级公路,村民在使用挖掘机时意外挖出了火砖、腐木、破碎陶片等东西。 “我们以为是一般的坟墓,出于风俗...
内蒙古包头市文物管理处17日下午对外发布,包头市文物工作者近日在九原区发现一处西夏时期寺庙遗址,该遗址规模宏大,文化遗存富集,这是包头地区首次发现西夏遗迹。 据介绍,该寺庙遗址坐落在一处半山腰上,可分为三层,每层都发现有建筑基址,地表都散落有大量的砖、瓦、绿琉璃建筑构件等遗物。此外,还发现有数量较多的瓷瓦,此类瓷瓦在包头地区十分罕见。 文物工作者发现琉璃瓦当为黄、绿、白等颜色,还有...
明代砖券墓葬与现代坟墓风格迥异。 日前,笔者从城口县文化委获悉,前不久,城口修齐镇政府在新修村级公路过程中,意外发现了地下古墓葬群,六个墓室一字排开,初步推断为明代墓葬。考古专家认为,这或为一个在当时非常富庶并很有影响力的家族墓葬,主人可能是因为避战迁来城口。这等规模的明代墓葬群,在重庆境内还是首次发现,对于渝东北地区及仁河流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丧葬观念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文物部门近日对位于腾格里沙漠附近的骆驼山岩画进行实地调查时新发现95幅岩画。至此,骆驼山岩画登记数量从原来的369幅增加至464幅。 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境内的骆驼山岩画,制作年代由新石器时代延续至近代,岩画制作手法多为磨刻和凿刻为主。古代这里曾是狄、匈奴、鲜卑、回纥、蒙古等游牧民族活动的地方,这些游牧民族用丰富多彩的岩画记录了当时的生活。 这些岩画以动物形象为主,包括牛...
近日,在酒泉市肃州区下河清农场农田滴灌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古墓葬,肃州区文物局组织考古人员对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古墓葬10座,出土铜器、陶器、铁器等文物103件。 据肃州区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古墓葬发掘用时九个工作日,发掘古墓葬10座,共出土铜器、陶器、铁器等文物103件。发掘出的古墓葬全部为汉代砖室墓,既有单室墓,也有双室,但因受早年农民开荒种地、盗掘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致...
“今天我很激动!我们去年个人筹资做了初步修缮的古庙,北京和石家庄有人看到我发表在《中国文化遗产》上的文章,愿意投资对那座庙做保护。我为这座岌岌可危的古庙迎来了春天而兴奋。”这是近日河北博物院的郝建文在网络个人日志上发出的文章,引发了网友的好奇:他们为何要个人筹资抢救一座古庙?他们又是怎么筹资的?昨天接受晚报记者专访时,郝建文说起了这段难忘的经历。 缘起: 考古人为河北民间壁画保护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