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发掘出土的仗马。记者侯智摄 我省文物工作者最近在乾陵陵园内城北门--玄武门遗址获得许多新发现,展示的遗迹与以往史籍记载并不吻合,将刷新今人对唐代帝陵石刻组合的固有认识。省文物部门将对这一地域实施保护措施,同时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 为实施唐陵石刻保护和环境整治项目,乾陵博物馆与省考古研究院最近对乾陵陵园遗迹进行勘探调查,在乾陵陵园内城北门(玄武门遗址)发现出土了残石马、残石虎、石虎基座、小型石...
巨型雕塑《金犊》 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行将于本年9月15至16日举行《我脑海中永存的美丽》拍卖会,内容是著名当代艺术家赫斯特的新作系列。赫斯特这场拍卖会绕过画廊和中介商人,拍卖收入直接“入袋”,估计成交价可达6500万英镑。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我脑海中永存的美丽》汇集了赫斯特近两年来不同类型的创作,包括动物标本、点画、旋转画和蝴蝶翼拼贴画等。重点作品为他近来的巨型...
孔螈复原图 据美联社报道,科学家挖掘出最原始四腿动物化石,距今3.65亿年。此发现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鱼类是如何进化成陆地行走的高级动物的。此发现成果发表在6月26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这个化石是水生动物孔螈,学名为“Ventastega curonica”,在拉脱维亚发现。尽管孔螈很可能是进化的尽头,但这项发现为从鱼类进化到四腿动物提供了新的知识。四腿动物是有四...
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市正在施工的地铁站工地,考古人员挖掘出大量1300多万年前的动物化石。 据西班牙《阿贝塞报》日前报道,这些动物化石是在马德里市地铁6号线一个地铁站电梯拓建过程中被发现的,考古人员在已挖掘的20平方米区域内找到了1500多块动物骨骼化石碎片,其中包括犀牛、巨型龟等多种动物的化石。 西班牙历史遗产专家马丁内斯·阿尔梅达指出,这一考古发现有助于人们了解远古时期的气候状况、...
想象图:一群名为“披羽蛇翼龙”飞行爬行动物在草原上吃小恐龙 暴龙雷克斯凶残无比,然而,古生物学家发现一种远古巨型飞翔的爬行动物更为凶残,可能吃过暴龙雷克斯宝宝和其它陆生的小型恐龙。 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群生活在恐龙时代――大约2.3亿年-6500万年前的飞翔的爬行动物虽然不能在飞行中捕获猎物,但却可以在陆地上制服猎物。至今为止,古生物学家一直将这种所谓的“有翼...
记者今天从陕西有关部门获悉,经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晓晨等研究鉴定证实,地处秦岭腹地的镇安县黄家湾乡一河流相沉积层中,发现的大规模早更新世肉食类动物群化石,距今大约一百万年。其种类之丰富,在同类发现中尚属罕见。 镇安县位于秦岭东段南麓,属长江水系汉江支流。二00一年八月,该县黄家湾乡农民在乡政府附近发现了大量动物化石,经过科学工作者的保护发掘,采集到大量的哺乳类动物化石。这些化石埋藏集中...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昨天透露,在实施环境整治工程中,锅炉房砖墙内偶然发现了一批“宝藏”——4箱近千件珍贵古动物化石。 这批化石以周口店古人类时期曾经盛行的肿骨大角鹿的化石居多,并包括猴、马、熊、狼、犀牛、野猪和淡水鱼等化石。其中大部分化石出土于1951年发掘的周口店第21地点。 据管理处原副主任刘振扬介绍,1968年,为防丢失,管理处曾在山神庙外的松树下埋藏了约10筐...
日前,经过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晓晨等研究鉴定证实,在镇安县黄家湾乡发现的罕见大规模早更新世肉食类动物群化石,初步分析距今约100万年。 2001年8月,该县黄家湾乡农民在乡政府附近发现动物化石,李晓晨教授等开始保护发掘,采集到大量的哺乳类动物化石。化石埋藏集中,种类丰富,均为大型哺乳类。经初步鉴定,该动物群共计哺乳动物4目、11科、24种,主要有变异狼、鬣狗、似剑齿虎、巨剑齿虎、山西猞...
中国东北省份黑龙江的两位村民在采沙时无意发现一批远古动物化石,包括猛犸象牙、猛犸象门牙、古犀牛角和其他古代动物骨骼化石。经专家鉴定,这些化石是生活在距今1.2万年至4万年之间更新纪晚期的远古动物的化石。 化石的发现地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水师营满族镇。据当地文化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化石表明在一万多年前,这里曾经绿阴蔽日、水草肥美。在嫩江两岸生存着大量体型高大的古代动物。它们喜欢在江边饮水,...
Funisia dorothea化石(研究人员认为,其应该是地球第一种进行有性繁殖的动物,这将地球的生物性爱史往前推了约三千万年)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科学家最近在澳洲发现曾存活在距今至少五点七亿年前的新物种化石标本,见证地球第一场动物性爱。这种管状生物称为“弗尼瑟.多萝西”(Funisia dorothea),会成群地将自己固定在砂质浅滩的海床上,当初的栖息地现在已成为澳...
昨日上午,赣州市文物管理局接到章贡区沙河镇华林村村民廖某电话报告,称在该村石壁组一山坡边的水沟里发现恐龙骨头化石。 赣州市博物馆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出专业考古人员前往现场,工作人员经过对现场周围环境的勘察、清理、发掘,从山边水沟里的一块石头中完全剥离开一只哺乳动物骨骼化石。该哺乳动物骨骼化石,长42厘米、宽12厘米,这件骨骼化石已被考古人员带回赣州市博物馆妥善保护、收藏。 据赣州市博物馆副研究员...
巴西古生物学家日前对外宣称,他们发现了一种史前掠食类新物种的化石,这种新物种是现今鳄鱼的祖先。这一发现填补了鳄鱼进化史上的空白。 具有哺乳动物特征 这具骨骼化石是于2004年被发现的,保存十分完整,古生物学家将它命名为“Montealtosuchus arrudacamposi”。这种动物的体长在1.5米至1.7米间,重约40公斤,生活在距今0.8亿年至0.85亿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