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新网2月3日电 河北省邢台市考古工作队日前在张夺2号遗址区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汉代窑址2座及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墓葬104座。 河北省文物局消息,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河北省邢台市考古工作队在张夺2号遗址区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汉代窑址2座及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墓葬104座。 这两座保存较为完整的烧制陶瓦的窑,均由窑室、烟道、烟囱、窑前工作面组成,在该窑址上发现了大量变形或残断的陶瓦以及有使...
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河北省邢台市考古工作队在张夺2号遗址区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汉代窑址2座及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墓葬104座。 这两座保存较为完整的烧制陶瓦的窑,均由窑室、烟道、烟囱、窑前工作面组成,在该窑址上发现了大量变形或残断的陶瓦以及有使用痕迹的盆、釜等器物残片。由此推断该遗址应以烧制陶瓦为主。值得一提的是,汉代陶窑在邢台市尚属首次发现,此次发现为研究当地汉代建筑构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广州发现大型先秦古墓群 出土文物一千多件(图) 广州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然而在此之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在这片土地上耕耘收获、繁衍生息了。去年8月初,考古工作者在距离市区80多公里外的增城市增江街白湖村扶浮岭发现了先秦古墓的痕迹。经过几个月的发掘,共发掘出古墓350多个,而这只是预计古墓数量的三分之一。 在已经出土的1000多件文物中,涵盖了石、陶、铁、青铜、玉等多种器具。它们做工精细、花...
这个青铜小人仅拇指大小,造型和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有些类似,非常罕见 这次出土文物中极为少见的铁器 古墓里的陶器横跨多个朝代 增城发现广州最大先秦古墓群 估计有古墓千座 已发掘350座出土文物千余件 具体位置:增城市增江街白湖村扶浮岭 发现时间:去年8月初 墓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 文物种类: 以墓葬随葬品为主,...
尊重和保护坟墓,不仅是对祖先的尊敬、对逝者的怀念,也是对生者自身的尊重,是一个群体、民族以至人类的需求。以“需要证实”为由,企图开挖名人古墓,这不仅是荒唐的,也是不智的。 尊重和保护坟墓,不仅是对祖先的尊敬 人类很早就懂得应该尊重死者,不同的民族、人群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方式。但尽管形式各异,内心的情感是共同的。古人都相信死者会在另一个世界延续其生命,或者获得了新生,所以对...
这个青铜小人仅拇指大小,造型和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有些类似,非常罕见。 这次出土文物中极为少见的铁器。 古墓里的陶器横跨多个朝代。 夔纹之谜形如两个连写“F” 图/海国 增城发现广州最大先秦古墓群 估计有古墓千座 已发掘350座出土文物千余件 具体位置:增城市增江街白湖村扶浮岭 发现时间:去年8月初 墓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 文物种...
这是广州增城浮扶岭大型古墓群发掘现场(1月30日摄)。 考古人员近日在广州增城浮扶岭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处商周至南越国时期的大型古墓群,已清理出墓葬350多座,出土文物1000多件(套)。经考古专家认定,浮扶岭墓群是迄今为止广州地区考古发掘面积最大的先秦古墓群。新华社记者周强摄 1月30日,考古工作人员展示广州增城浮扶岭大型古墓群发掘出土的青铜器。新华社记者周强摄 广州增城...
日前,在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邢台市文物管理处考古队在内丘张夺2号遗址区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汉代窑址2座及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墓葬104座。 据悉,考古队在汉代窑址区发现了两座保存较为完整的烧制陶瓦的窑,均由窑室、烟道、烟囱、窑前工作面组成,窑室、烟道、烟囱、窑前工作面均在生土上一次挖成,烟囱与烟道用单砖垒砌分隔,窑室呈鹅卵形。在该窑址上发现了大量变形或残断的陶瓦以及有使用痕迹的盆、釜等器物残...
记者27日从河北省邢台市文物管理处了解到,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邢台市文物管理处考古队在这个市内丘县张夺2号遗址区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汉代窑址及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墓葬104座,其中29座为战国晚期墓葬,其余为汉代早期。 考古队发现的29座战国墓葬形制为竖穴土坑直壁和斗形两种,墓葬器物较为丰富,出土有铜带钩、铜璜形器、铁带钩、玉环、陶鼎、陶壶、陶坊、盒、陶俑等。并在编号为M3的墓葬内出土了十二干...
图为文物研究所工作人员展示唐代瓷器“三彩炉”。中新社发 翟羽佳/摄 1月27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透露,南水北调文物保护项目、位于河北内丘西关村和南中冯村的墓地、遗址发掘工作接近尾声。发掘完成的36座古墓,经鉴定为十六国、北朝、唐代、金代、明清等时期。其中,唐代墓葬出土的精美三彩炉、按剑武士俑、瓷杯、斗笠瓷碗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
近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考古工作者在内丘南中冯墓地发掘出墓葬36个,经专家论证,这些墓葬的年代涉及到晋代至清代的几个时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领队王会民介绍,南中冯墓地遗址位于内丘西关村西约1200米、南中冯村东1500米,考古工作者于2002年开始对该墓地进行调查,2009年10月再次勘探,其中共发现十六国至北朝时期墓葬2座,唐代墓葬13座,金代墓葬13座,明末清初墓葬8座。王会民说,通过近期发掘,除...
1月21日,湖北荆门严仓古墓考古发掘又有多批竹简、兵器、铁器、漆木竹器残片、铜套饰、生活用具和甲片等器物出土。1月20日下午,中部棺室外围已清理完毕,横纵隔梁被抬出墓坑,预计将继续对棺室进行清理。严仓古墓距楚都纪南城约25公里,系以纪南城为中心的高等级墓群的组成部分之一。 中新社发 付永锡 摄 湖北荆门市严仓战国古墓抢救性挖掘近日结束。此次挖掘发现,该古墓至少曾三次被盗,首次出土的楚国指挥战车...
河北省文物局在南水北调文物考古发掘工作中,在河北省内丘县西关村发现了45座古墓组成的古墓群,目前已发掘36座。根据出土的文物和构造,专家初步推断该墓群大致由十六国时期北朝、唐代、金代和明清等几个时期的古墓组成。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1月26日,考古人员在展示从内丘多朝代墓群唐代墓室内出土的邢窑按剑武士。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从内丘多朝代墓群唐代墓室内出土的邢窑三彩炉(1月...
(①第105号墓为此次抢救性考古发掘中规格最高、出土文物保存最好的一座汉代古墓葬。) (②出土的青铜圆壶,其纹饰之精美、保存之完整在南方考古界中均少见。) (③此次出土的汉代陶器——无耳异型鼎为全国首次发现。) “中方县新城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一批精美文物,其中汉代陶器——无耳异型鼎为全国首次发现。”今天,怀化市博物馆副馆长田云国兴奋地向记者介绍。目前,中方县新城共抢...
连日来,肥西文物部门对该县境内的一处战国至西汉古墓群实施了挖掘清理,近170座古墓即将展现“真容”。据了解,古墓群位于肥西新港工业园庭湖社区附近,于1982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并命名为乱墩古墓群,总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为该县迄今为止发现最大的古墓群。截至目前,已出土罐、鼎、灯、灶、石壁等文物200多件和各类古钱币,肥西文物所所长席为群介绍说:“这批古墓大部分是土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