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4月9日,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在京揭晓,经过专家委员会初评入围的全国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共15条,陕西省榆林市米脂窑洞古城一条街成功入围,排名在本届全国15条入围名街的末位。 2008年颁布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明确历史文化街区是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
日前,陕西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扶持少数民族博物馆或民俗博物馆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突出少数民族特色的博物馆。 《意见》指出,陕西是一个少数民族分散杂居的省份,有回、满、藏、蒙古等54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全省各地,80%的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在西安、宝鸡、咸阳、汉中、安康等市,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共有20...
陕西省政府近日就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出台实施意见,包括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突出少数民族特色的博物馆。 据了解,陕西省是一个少数民族分散杂居的省份,有回族、满族、藏族、蒙古族等54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全省各地,80%的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在西安、宝鸡、咸阳、汉中、安康等市,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有20余万人。 实施意见中强调,全省各市特别是少数民族居住相对集中的地区,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征地区域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底张镇和周陵镇,分布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南侧、西侧和东侧,占地面积约8000亩。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陕西省文物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6月开始对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征地区域进行文物勘探,截止2009年4月,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征地区域内已发现古代墓葬443座、灰坑179座、窑址32座,其它遗迹18处。总计古代文化遗迹672处...
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位于西安南郊凤栖原上,地处秦汉时杜县东部,东距西汉宣帝杜陵约6公里,西北距西汉长安城约40公里。 2008年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配合西安航天管委会基本建设中,发现该家族墓地,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并对其进行了勘探发掘,目前已有许多重要斩获或突破。出土重要文物1800多件,其中700多件彩绘陶甲士俑和不少新人耳目的鎏金银、错金银青铜器,有着重要学术意义。 一 墓地阶段发掘几项主...
西汉帝陵考古工作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西汉帝陵考古工作方案>的批复》(文物保函【2006】1087号)于2006年9月开始实施的大遗址考古项目。 四年多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汉陵考古队汲取了汉景帝阳陵田野考古的经验与教训,采取“全方位调查、大面积普探、重点地区详探、关键部位试掘、高精度测绘及资料数据化”的工作思路,田野工作與資料整理齊頭并進,取得了較大成果。 截...
4月5日,随着结业典礼的隆重举行,为期12天的中国博物馆学会2010年第一期讲解员培训班,在西安培训中心落下帷幕。 本期培训班是西安培训中心举办的培训班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共有来自天津、上海、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3家文博单位的88名讲解员参加了培训。 根据学员情况,结...
2010年4月6日,《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于历博馆西展厅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是历博馆继基本陈列《陕西古代文明》之后,推出的又一重要的常设专题展览。 1970年10月发掘的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发现的十分偶然。当时一单位的基建施工人员在挖地基时,突然发现了一个陶瓮和一个提梁银罐,里面装满了金银宝物,他们立即将这一发现报告原陕西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前身),文物工作者迅速赶至现场,接收了...
4月7日,“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系列活动”开幕式在西安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全哲洙,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省长袁纯清,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魏民洲,省人大副主任赵德全、省政协副主席张生潮,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新陆,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理事会主席张柏、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屈盛瑞、省政府副秘书长孟建国出席仪式。副省长郑小明...
4月6日下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一行25人参观陕西汉阳陵博物馆,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省文物局局长赵荣陪同参观,汉阳陵博物馆馆长晏新志接待。 杜青林副主席一行参观了汉阳陵地下博物馆,饶有兴致地观赏了丰富多彩的出土文物,对汉阳陵博物馆独特的展示方式给予赞赏。(陕西省汉阳陵博物馆)
2010年4月2日下午,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在三楼多功能厅召开“三秦学者”选聘会。应邀参加选聘会的专家有国家文物局科技专家组副组长、故宫博物馆研究馆员陆寿麟先生、陕西省文物局赵荣局长(教授、博导)、刘云辉副局长、陈长奎处长、赵强处长、孔昱调研员、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吴永琪馆长(研究员)、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王建新教授、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张建武书记、张颖岚副主任(研究员)、齐扬副主任(研究员)。 “三秦...
2010年4月1日,经过一个多月的前期进场准备,四川省江油云岩寺岩体抢险加固工程正式开工。陕西文物遗产保护研究院黄光琦副院长带领文物岩体专家张忠永教授,来到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2010年4月2日,黄光琦副院长、张忠永教授参加了岩体抢险加固工程周例会。黄光琦副院长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江油市云岩寺岩体抢险加固工程难度大、工期紧、社会各界关注度高,因此陕西文物遗产保护研究院和西安文物保护修复有限公司...
2009年3月至7月,承担国家文物局大遗址项目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直道考古队,为配合国家青(岛)兰(州)高速公路建设,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直道遗址陕西富县桦沟口段进行了考古发掘,同时,还对富县以南的陕西黄陵、甘肃合水的直道进行了调查。 一、秦直道简况 秦直道始修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迺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秦代经营的...
3月30日,陕西省副省长景俊海在省政府办公厅、省文物局和省考古研究院相关领导陪同下到陕西省文物普查标本库调研。他强调,要珍惜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做到标本入库、文物入馆、遗址入册,确保文物能得到妥善保存和保护。 景俊海查看了库房建设、库存标本、数据管理等情况,听取了省文物局、省考古研究院的工作汇报。景俊海指出,陕西文物普查工作走在全国前面,收到了认真普查、方法科学、成果丰硕的效果,特别是文物标本...
4月2日上午,“圣都美石——陕西宝鸡出土先秦玉器精品展”开幕仪式在浙江省余杭博物馆举行。展览特地从陕西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宝鸡市周原博物馆、扶风县博物馆、岐山周原博物馆引入先秦玉器精品145件(组),其形式多样,年代久远,造型别致,制作精绝,是一次难得的先秦玉器盛会。 陕西宝鸡古称陈仓,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和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曾经创造了光耀史册的姜炎文化,孕育出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