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挖出的部分古钱 9月10日下午5时许,太康县龙曲镇料城村一村民在用挖掘机挖土垫宅基时,竟然挖出一个宋代古钱窖。 昨日上午9时,记者冒着雨赶到料城村。在该村一处大坑旁,有近百名群众打着雨伞围在坑的周围看热闹,坑内积满水,民警和该村村干部等正在维持秩序,周口市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正在向围观群众询问当时挖掘情况。 “一铲下去,一下子挖出了半洗脸盆铜钱,足有几十公斤。”...
银川 杨学礼 编者按:刊发此泉,与大家共赏。作者称一家之言,大家之言如何,供探讨,商榷! 大多收藏古钱币的泉家都知道,凡是“应”字打头的古钱无一不珍,如应运、应感、应天、应圣、应历等,“应圣元宝”就是中国古钱币中最负盛名的珍钱之一,存世极罕,钱文书体拙劣,微带隐起,肉质粗糙,轮廓不整。《历代古钱图说》刊有“应天元宝”背“万”及“应圣元宝”背“拾”二钱,为我国老一辈古钱币收藏大家张叔训先生旧...
挖出的部分古钱币 9月10日下午5时许,太康县龙曲镇料城村一村民在用挖掘机挖土垫宅基时,竟然挖出一个宋代古钱窖。 昨日上午9时,记者冒着雨赶到料城村。在该村一处大坑旁,有近百名群众打着雨伞围在坑的周围看热闹,坑内积满水,民警和该村村干部等正在维持秩序,周口市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正在向围观群众询问当时挖掘情况。 “一铲下去,一下子挖出了半洗脸盆铜钱,足有几十公斤。”在现...
省博专家克隆的汉代摇钱树 记者 伍迪 通讯员 杨理胜 孙夏 青铜摇钱树又称“钱树”,是东汉及三国时期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一种独具特色的用具。记者昨日从湖北省博物馆(微博)获悉,经过历时半年的古法冶炼、铸造,该馆文物保护专家为郧县博物馆复制的汉代青铜摇钱树惊艳亮相。 超薄摇钱树叶 让专家伤透脑筋 去年6月曾在省博参观过《荆楚英华——全省博物...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公告,定于2012年8月31日发行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一套。该套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币2枚,银币3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我国青铜器源远流长,其起源至少上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商周青铜器,尤其雄伟的造型、古朴的纹饰、丰富的铭文著称于世,是属于中国文物宝库中的瑰宝,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国青铜文化光彩夺目,与青铜器相...
专家克隆的汉代摇钱树 青铜摇钱树又称“钱树”,是东汉及三国时期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一种独具特色的用具。记者昨日从湖北省博物馆获悉,经过历时半年的古法冶炼、铸造,该馆文物保护专家为郧县博物馆复制的汉代青铜摇钱树惊艳亮相。 超薄摇钱树叶 让专家伤透脑筋 去年6月曾在省博参观过《荆楚英华——全省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联展》的观众一定对这株摇钱树不陌生,...
少数高仿者用电解法或者青火烧烤的方法,造出铜质脱胎酥脆的效果。还有的使用高压设备加快假锈生成速度。十多年前,江南一带造的青铜器表层带有玻璃透明状的锈蚀,让很多人上当,后来发现是用电解的方法做的锈迹。从目前作伪器来看,做锈仍然会有破绽,只要细心综合对比,各种做锈的方法,总有露出马脚的地方。 “南北方出土的青铜器上面的锈迹有所不同,主要是南方多潮湿地带、碱性土壤,所以出土的青铜器锈色大多...
四羊方尊(资料图) 如今仿青铜器四羊方尊雕塑矗立在宁乡县县政府的广场上,晚霞映衬下的四羊方尊更是增加青铜之美。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周恩来总理保护国家文物的指示,1952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历经探寻,终于找到了四羊方尊的碎片。在经过两个多月的修复后,四羊方尊在湖南文物工作者的努力下,恢复了原有的迷人风采。 1959年,国庆十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四...
因国际金银价上涨和发行量少的缘故,第一组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一发布就受到了高价追捧。该组产品因为题材独特以及发行量较小而备受收藏者和投资者关注,加上7月初京剧脸谱的爆红,直接将即将入市的青铜器金银币带入了高位。钱币市场人士建议,对“出土文物”感兴趣的人,可以从今年的第一套开始入手,普通市民可选择购买1盎司银币。 “青铜器是个热门题材,已经有不少客户在咨询了。&...
今日北京琉璃厂 今日北京潘家园 今日上海东台路 今日上海福佑路,现更名“藏宝楼” 今日天津沈阳道 自1986年那件爵杯后,初尝禁果的我一发不可收拾,由一个偶尔为之的业余爱好者,变成隔三差五买卖些小铜镜、小印章、带钩、玉蝉之类的中低档次小件物品的痴迷者。这期间我逐渐掌握了安徽境内,特别是寿县出土的玉器、铜器的特征、特性。什么鸡骨白、黑柒古、瓜皮绿...
青铜器:一个时代的身影 ——写在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发行之际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2年8月31日发行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一套。该套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币2枚,银币3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其背面图案分别选取了先秦夏商时期具有典型性的青铜器样式,衬以该器物纹样等装饰组合设计,并刊青铜器名称字样及面额。背面图案分别为商代兽面...
“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村”西平县仪封乡农民书画院外,陈平等人带来的《九龙过江》《大杨湾》等大铜器表演别开生面,吸引众多眼球。 53岁的陈平是大铜器演技的第四代传承人。“现在技艺都已经传到我3岁多的小孙子了。”陈平激动的说。如今,在他的带动下,西平县大铜器表演的队伍不断壮大、节目反复创新,嫣然已成为驻马店群众文化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西平县是大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