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聚福井,这一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不可移动文物”、长沙古井,日前被拆除。 2011年1月31日,聚福井所在地——长沙市芙蓉区东牌楼地块,以56.3693亿元人民币被香港九龙仓集团的子公司邦源投资有限公司拍中。自此,聚福井的命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长沙市民及文史专家纷纷致电有关部门,要求保护聚福井。湖南多家媒体刊发连续报道,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长沙市内古建筑的保护力度。 然而,在经历了各方近一年的...
本报讯(记者 黄华)截至2011年底,我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已全面完成各阶段工作目标和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全省不可移动文物数量由原来的5300处增加到14704处,增幅近300%,极大地丰富了我省文化遗产的数量和类型,为我省的文化事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优势资源。 我省对此次普查工作高度重视,省政府于2007年6月成立了云南省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省129个县市区成立了3...
聚福井损毁前井水依然清冽。光明日报记者 龙军摄 2002年9月长沙市政府立的保护牌。光明日报记者 龙军摄 聚福井,这一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不可移动文物”、长沙古井,日前被拆除。 2011年1月31日,聚福井所在地――长沙市芙蓉区东牌楼地块,以56.3693亿元人民币被香港九龙仓集团的子公司邦源投资有限公司拍中。自此,聚福井的命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长沙市民及文史专...
2012年1月13日,开封市文物公园局会同开封市城乡规划局并在开封日报专版刊登开封市城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全部名录,为下一步的保护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7年4月,开封市城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后,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经过广大文物工作者艰苦努力的工作,顺利完成了文物普查前期准备、实地文物调查、资料整理三个阶段的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
中广网沈阳1月11日消息(记者 郭威)葫芦岛市第三次文物普查于2011年12月末全部结束,全市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529处,其中新发现759处,复查770处。登记已消失不可移动文物31处。调查发现水下文化遗存点11处。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普查工作于2007年9月30日正式开始。分三个阶段对全市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全面的普查,期间共完成全市127个乡镇(街道)、1209个...
对古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将加强。昨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召开第六次全体委员会议,住建部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北京市副市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陈刚,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等出席会议。 仇保兴表示,3年以来,全国住建系统共纠正了600多起破坏不可移动文物的行为。目前,北京已经准备好旧城中轴线申遗的工作,这几年的工作将为保护不可移动文物创造更多的经验。 ...
在国家文物局不久前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数据中,笔者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全国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总量当中,约4.4万处不可移动文物登记消失。而根据“三普”办副主任刘小和的解释,4.4万处文物消失的原因,除了部分因为居民的自行拆改而造成文物价值丧失的情况外,因为经济建设与文物遗产保护产生摩擦而拆除的,在登记消失的文物中所占比例不小。 不难想象,正是由于不少城市将发展模式...
本报枣庄1月3日讯(记者 李淼) 3日,记者从枣庄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获悉,枣庄市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喜获丰收,新发现文物数量居全省前十名。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省政府继续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通报了全省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总体工作情况和普查成果。 枣庄市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共调查64个乡镇街登记不可移动...
29日,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电视电话会议上传来消息: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山西省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 据悉,5年来,在各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下,经过全体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全省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不含长城资源调查数据),其中新发现36365处,复查17510处,许多乡土建筑、传统民居、工业遗产、农业遗产、交通、水利等重要新发现,首次纳入了文化遗产保护范畴。根据国...
不同的不可移动文物,可能面临着不同的情境,每一处,或许都有历史的冲突、现实的纠葛,让“用”还是“不用”成为哈姆雷特式的两难。而这些,都是管理者、使用者乃至每一个关心文物保护者面对的考题。持续近5年的文物普查结束,一组数据,让人骄傲:调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达76万多处。另一组数据,让人心惊: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中,保存状况较差和差的,占到26%,消失...
中国国家文物局29日在此间发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总量达到766722处,其中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536001处。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坦承1/4不可移动文物的保存现状差或较差。单霁翔介绍,近5万名普查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社会志愿者用5年时间完成了全部国土(港澳台除外)的普查工作,此次普查实现了中国2871个县级普查基本单元不漏行政村、自然村,普查覆盖率和到达率均突破了历史。从目前...
我国摸清了不可移动文物的“家底儿”。29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其中536001处属于新发现文物,占到登记总量的69.91%。据介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文物普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介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覆盖了除港、澳、台以外的全国范围,涉及地上、地下、水下的全...
29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召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新闻发布会,首次正式对外公布具体的普查数据。从2007年4月开始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经过5年调查和数据汇总,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较第二次文物普查结果增幅超过200%,其中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536001处,占登记总量的69.91%。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此次普查是首次由国务院统一领导的重大文物保护基础工程,堪称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不...
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三普”)百大新发现图片展近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百大新发现是从“三普”确认新发现的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共70多万处中评选出来的。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三普”全面掌握了不可移动文物的基本情况及其生存状态,为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和建立比较完备的文...
经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河南省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共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5519处,居全国前列。其中,新发现55176处,复查10343处。 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后,河南省共组建了159个文物普查工作队,2855名专职人员投入文物普查工作。文物部门将加快普查成果的汇集整理,加强新发现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利用,积极打造新的文物精品景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