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松阳县文物普查队在西屏镇普查时新发现一处重要名人故居——何连奎故居。 何连奎故居位于松阳县西屏镇中弄,建于清末,建国后收归国有,由县房管处管理出租。该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513.3平方米,前厅后楼格局。前厅五开间二进四厢房,门厅三架梁,上施“卐”字纹天花。后厅抬梁穿斗结构,五架梁前后双步梁。五架梁上置花篮墩承。由虾弓梁和吊柱组合而成的三架梁。屋顶施望砖覆小青瓦,前...
最近,温岭市在坞根镇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一座富于地方特色的乡土建筑王家炮楼。 王家炮楼位于坞根镇小坞根村。炮楼坐东朝西,木石结构,共四层。炮楼下宽上敛,底边长9.5米,宽5.9米,高9.5米左右。墙体用不规则块石砌筑,厚实坚固,厚约0.8米。炮楼外原有石砌围墙,今残存左侧一段,残长3.1米,厚0.75米。墙面开方形、券形窗,并密布枪眼。枪眼形状各异,有圆形、桃形、篓形等,内宽外窄。有木楼梯从底层...
入夏以来,气温越来越高,对野外普查是一个严峻考验。江山市文物普查办针对长达数月的高温天气,及时采取措施,应对高温天气挑战。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对普查的乡镇进行相应调整。在天气热的月份,普查工作安排在相对较为凉爽的山区的乡镇,便于工作的开展。 二是落实普查队员降温防暑福利。除了给每位普查队员配备必要的毛巾、防暑药品、矿泉水之外,还特地根据野外普查时间,发给相应的降温补贴。 三是重视榜样的作...
新岙村古戏台坐落于苍南县括山乡新岙村娘娘宫内。娘娘宫坐南面北,由门厅、正殿组成合院式院落,第一进门厅明间九架四柱,后部为戏台梁架,后檐柱与中柱间为抬梁式,五架梁上立短柱承脊檩,前带单步梁带双步梁,后檐出两跳,用垂柱,垂柱有花瓣头、花篮等,每跳悬柱间置镂空花板,下置花牙子,均镂空雕刻牡丹等花卉图案,屋面双落翼硬山顶;明间后檐与戏台搭接,戏台平面呈方形,分前后台,前台用木板并排直铺成台面,高出地面1....
日前,平阳县文物普查队在钱仓镇普查时,发现多处创办于清末民初的传统老字号。 钱仓镇是平阳县南雁荡风景区南大门,为远近闻名的浙南古镇,五代时已称钱仓。据清乾隆《平阳县志·古迹志》记载:钱仓以石罅中有钱流出;一云,吴越钱王游此。北宋时即为温州四大镇之一,古时设有城堡,商业繁荣,饭店、客栈鳞次栉比,百姓生活富庶,相传“钱仓”因此得名。宋至清初,曾名前仓,为平阳通往福建...
日前,温岭市温峤镇上街村发现了一批精美石像生。据当地百姓所言,这批石像生原为附近大岭坦一座墓前所有,该墓早年间已被破坏,墓前石像生亦有遗失,后村民将剩下的一个石人、一个石羊、一个石虎移至上街村的戴氏宗祠内保存。 石人为武将形象,高2.2米,身宽75厘米,身厚60厘米。浓眉,大眼,须短而稀,面容丰润,体态安详。头戴盔,身披甲,双手交叉于胸前握剑,剑拄地。衣纹刻画细腻,线条流畅生动,其中甲纹刻画尤其...
今年6月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旧石器时代专家们在参与德清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惊喜地发现,在龙里萤石加工场四周高约3米的土坡剖面上,有一层厚约30厘米的黄褐粘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旧石器时代专家徐新民顺着这层黄褐粘土,不时用手铲挖出在常人看来很普通的石块,并最终找到一件长14厘米、宽9厘米的扁平状石块。 徐新民兴奋地表示,“这就是旧石器时代更新世中期的地层,它的特点是稀网纹红土上有黄褐粘土...
近日,仙居县文物普查队在大战乡白岩村发现一完整清晚期建筑——白岩下新屋里台门。该台门保存相当完整,整体规模宏大。 新屋里台门位于仙居县大战乡白岩村西面,建于清中晚期,具体年代不详,坐北朝南,三台三进。第一进门楼三开间;第二进穿堂(座楼)和第三进正屋均三开间带2弄堂;明间梁架设中柱带单步前后檐廊,七柱九檩;一、二、三进间设二层厢房均二间带2弄堂,第三进正屋后附设后花园,有青石质长方形防火池两口,石...
笔者从安吉县博物馆了解到,位于安吉良朋镇长隆村的牛头山石构遗存,近日经考古人员考证,系南宋定都临安时期的军事瞭望和传递军情设施,即岳家军抗金瞭望台。这一发现目前已由省考古机构申报国家第三次文物普查的重点发现。 笔者在现场看到,遗存位于海拔297米的牛头山山顶,山脊犹如鲫鱼背,北侧悬崖峭壁,南侧相对平缓。石构遗存发现了8台石灶及大规模的建筑基址。据推测,当时的牛头山山顶最多时可容数十乃至上百人栖息...
日前,湖州市博物馆普查工作队结束了南浔区千金镇的普查工作,登录了各类不可移动文物61处,其中有10处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期的遗址,千金古遗址现存数量之多,大大超乎了普查队员的预计,是南浔区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的重要收获之一。 金镇地处湖州东南,是一个古老的水乡集镇,当地至今还保留着多个与历史故事相关的古地名,如“千金”因与储藏古铜钱而得名,传说汉吴王刘濞在德清莫干山麓...
“首届畲乡民间手工艺展”剪彩仪式 为充分展示畲乡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营造人人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社会氛围,离全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还有4天的时间,景宁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就提前举行庆祝第三个“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 一是宣传展示本区文化遗产项目。6月10日—16日在县城人民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图片展示活动。以图...
陈元甫老师在指导普查人员做登记 裸露的石室结构 日前,上虞市文物普查队在省普查办业务指导陈元甫老师的指导下在东关街道金鸡山村新发现一处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石室土墩墓。 鸡山位于我市东关街道的东南面,海拔150米。据《越绝书》记载,“鸡山,豕山者,勾践以畜鸡豕将伐吴以食也,鸡山在锡山南,去县五十里。”鸡山石室土墩墓位于鸡山山脊上,现地表...
6月3日中午,缙云县博物馆得到信息,说壶镇工业园区施工地段有恐龙化石出现,我们立即派工作人员前往,通过到实地了解、查找,于当天晚上21:00在壶镇工业园区开发地即原壶镇镇李庄村一个土名叫树叶山的山脊,被挖土机挖开露在地面约60×50㎝的一个凹坑内呈现出恐龙化石,表皮多处被破坏。这时我们立即向当地壶镇镇政府作了汇报,并要求安排警力在现场进行守护。21:30壶镇镇政府派来了三位民警来到了现场...
文明塔因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塔体围廊缺失,塔身砖块掉落,塔刹塔檐损毁,塔顶树木丛生。本次维修将严格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维修原则,对原塔体跌落的塔砖进行复原并加固,恢复文明塔的塔刹、塔檐及一层塔体的回廊。维修工程计划于9月底竣工。 文明塔位于乾元镇北郊,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距今已有400多年,为我县仅存的二座古塔之一,由时任知县连继方和教谕彭同魁共同发...
近日,江山市文物普查又发现一处商周时期的古遗址。遗址位于双塔街道缸甫底村塔山上,由一位负责兼顾双塔修缮工程监理工作的普查队员意外地发现。遗址所在的塔山位于须江东岸,是一个较为平缓的小山坡,山上多种植桔树和竹子,塔山顶建有道光年间修建的百祜塔,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修缮中。在通往山顶的小路上,可见数量较多的陶质碎片,大多数为近现代的瓦片或陶器碎片,但在距离百祜塔约100米处的一段上坡小道中,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