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瓷器,这些原本基于生活的精美器物,文人赋予了她思想,工匠赋予了她生命,成为人们一代又一代的精神追求。瓷器的功能也由单一变得复杂,由实用转为赏玩。在历史的长河中,汉唐无法想象宋元,宋元也无法想象明清,而我们现在却能一一追溯。当这些美轮美奂的瓷器艺术品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她给我们带来的震撼。 2011年春末,中拍国际“元明清瓷珍·雅玩”专场拍卖会作为北京整个春拍季的收官之作,总成...
读图时代 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年9月 中国瓷器初创于商代,真正创制于东汉,唐代时达到高度成熟,到宋代蓬勃发展、名窑涌现,在明清时工艺流程超越前代。每一件古瓷器上都显示着特定时代制瓷工艺的风格特点,浓缩着已然逝去年代的种种信息。特别是瓷器的器形,是瓷器式样传承演变的直接反映,对时代风格的反映更加清晰明了。古陶瓷鉴定家都十分重视对瓷器器形的研究工作,都把器形鉴定列为古陶瓷鉴定的第一要素。...
今年苏富比(微博)春拍和秋拍的图录,单色釉都很突出,秋拍收有41件拍品的《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瓷器选萃二中》图录,开卷前11件都是古朴静美的单色釉瓷器。是否预示着单色釉将引领新一轮瓷器行情高涨?《艺术评论》为此采访了苏富比中国及东南亚区董事、中国艺术部资深专家沈恩文(SAM SHUM)先生。 艺术评论:请根据苏富比单色釉瓷器近五年的成交记录,谈一下单色釉的市场行情,单色釉瓷是否存在价值被严重低估的...
中新网太原10月29日电(李新锁)“一对明代青花龙凤纹葫芦瓶1.58亿元,明代青花福山寿海大香炉1.18亿元”,此间北京中嘉拍卖携瓷器、紫砂壶、佛像、书画等513件拍品亮相太原。甫一出现,即获山西藏家赞叹。 据了解,此次拍卖活动系中嘉首次在太原的首次亮相。在多达500余件的拍品中,尤其以宋、元、明、清官窑精品瓷器引人注目,弥足珍贵。 当天下午,众多太原藏家早早来到预展场馆,准备一饱眼福。“一件...
长江商报(微博)消息 本报讯(记者 罗义)收藏陶瓷器10余吨,唯一一次出手就卖了4000元,每当展示藏品,武汉民间收藏家余长庭很有满足感。鲜有人知的是,一二十年前四处可见的米缸、油罐等马口窑陶器,目前在藏品市场炙手可热,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湖北民间器皿,目前在我省收藏界还鲜有人涉足,更谈不上系统收藏。 瓷器收藏家捡来十几吨“宝” 走进余长庭家的第一感受,用瓷器“仓库”、“博物馆”等词来形容一...
这些号称“瓷器鼻祖”的展品引发观众极大兴趣。昨天,百余件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在故宫(微博)博物院延禧宫对外展出,该展览将持续至明年3月25日。据介绍,这是国内首次大规模以原始青瓷为主题的展览。此次展品汇集浙江全省各地博物馆、考古所收藏的原始青瓷精品和故宫博物院藏品,共105件,分礼乐器、日用品、兵器和农具,带观众回溯瓷器源头。原始青瓷是学术界对商至西汉时期烧造的高温青釉窑器的统称。
昨天,百余件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在故宫博物院延禧宫对外展出,该展览将持续至明年3月25日。 据介绍,这是国内首次大规模以原始青瓷为主题的展览。 此次展品汇集浙江全省各地博物馆、考古所收藏的原始青瓷精品和故宫博物院藏品,共105件,分礼乐器、日用品、兵器和农具,带观众回溯瓷器源头。 原始青瓷是学术界对商至西汉时期烧造的高温青釉窑器的统称。 本报记者 王海欣 商西 摄影报道
相关链接:永乐中国书画部主管谢飞专访永乐2011秋拍巡展——总经理董军专访(雅昌艺术网讯 王歌)此次永乐秋拍瓷器工艺品这一块的侧重点放在了明代方面,最为吸引人的藏品有两件:一是洪武釉里红的大碗,二是永乐青花内府梅瓶,这两件器物于明代瓷器而言都是很重要。釉里红器物因为它的用铜元素做成色剂,在烧的时候窑温就比较高,这样一来它的花纹成形就比较困难,这是第一;第二,因为釉里红这个大...
新华网江西频道10月22日电(记者沈洋 罗鑫)2011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期间,首届全国瓷器绘画大赛结果揭晓。90名参赛选手获奖,其中金奖5名、银奖10名、铜奖20名、优秀奖40名、新锐奖15名。 全国瓷器绘画大赛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与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自3月18日启动以来,吸引了江西、河北、湖南、四川等陶瓷产区近300名瓷画艺术工作者报名参赛。大赛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和景德镇市人民政府...
“盛世兴收藏”,近两年来,各家电视台的“鉴宝”栏目红红火火,每天都有百姓抱着自己收藏的古玩艺术品请专家鉴定。2011年,《富春山居图》的两岸合璧再一次让人感受到中国博大文化的魅力,也让国人看到了内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渴望和向往,同时这又为艺术品市场添加了一把火。 出于对文化的传承,中国民间历来有收藏的传统,而到了今天,艺术品收藏投资时代已经进入了最兴旺的时候。 据统计,我国的艺术品收藏者和投资...
随着近年来古瓷越来越高不可攀,藏界的目光渐渐转移到当代名家瓷器的身上,推动当代名家瓷器近年来价格稳步上涨。当中涨势最明显的当属景德镇瓷器,价格平均年涨幅达30%,一些名家作品的价格甚至一年上涨了300%。在“珠山八友”之后,九位目前在景德镇泰斗级的大师组成“昌南九老”,他们的单件作品虽然目前已经属上几万元级别,但相比古瓷价格仍然差距十万八千里,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后市还将继续补涨。 瓷器界厚古薄今 ...
本刊 雨岚 地处杭嘉湖平原西部的德清县山清水秀,物产丰饶,境内还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莫干山,素有“名山之胜、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竹茶之地”的美称。而近年来,更有一个关于“瓷之源”的话题将这个江南小城推到了一个世人瞩目的位置。 在中华物质文明史上,瓷器是中华文明的一大骄傲。几百年前,世界就是通过瓷器知道遥远的东方有个神秘的国度,并称呼她“china(瓷器)”。然而,中国瓷器的源头在哪里?大江南...
高士国 民国瓷器,一般来说是指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8年之间江西景德镇及湖南醴陵、河北磁县、福建德化等地方窑口生产的各类美术瓷和生活用瓷,在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大多专指这一时期的景德镇瓷器。但是,正如历史上各代民窑的面貌不因政权更迭、改朝换代而发生绝对纪年意义上的变化一样,就某种程度而言,自清光绪后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约一甲子左右的时间里生产的瓷器均可从宏...
刘毅 由于政体的变革和欧美文化的强力东渐,民国时期的物质生活领域出现了诸多新的因素,但这一时期过于短暂,其间又战乱频仍,很多方面都没有来得及形成鲜明的特色。与明清两朝相比,民国瓷器的时代特征不甚鲜明,而且许多窑场的黄金时代都集中于抗战爆发以前。 民国时期制瓷业的变化 从清朝末年开始,中国瓷器手工业的生产制度开始出现转型,到民国二十年代,逐渐实现了由制瓷作坊向瓷业公司转变。中国最早的瓷业公司成...
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紧锣密鼓声中,郭世五想效仿明、清历代皇帝的做法,在江西景德镇烧制名贵瓷器,供宫廷陈设使用。郭世五将这一想法禀报给袁世凯,袁世凯大为赞许,当即委任郭世五为陶务署监督,赴江西烧造“洪宪”帝号御用瓷器,郭世五成为景德镇御窑厂历史上最后一任督陶官。 “洪宪瓷”是一种通称,郭世五烧制的高级名贵瓷器并没有用“洪宪”款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