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本报讯 (薛炳宏 赵天) 近日,考古人员在西湖镇司徒庙路某施工现场发现两座珍贵的西汉古墓遭野蛮施工破坏,四处散落着楠木棺材板等,一片狼藉。所幸,考古人员从“废墟”中意外发现了一面精美的铜镜和一只釉陶壶。 某施工单位在西湖镇司徒庙路进行南侧下水管道开挖时,毁坏了两座千年古墓葬。“当我们赶到时,两座古墓几乎面目全非,遭到严重破坏。”考古人员拨打了110报警。据介绍,两座古墓棺椁大约长3米、宽2米,...
绿松石图片赏析:错金嵌绿松石铜带钩 一级 战国(前403年—前221年)长17.5厘米,宽0.2厘米 1954年长沙征集 腰带配件。钩身扁长,钩颈窄瘦,鸭形首。背部饰云纹错金,镶嵌绿松石。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带扣是和带钩相合使用的,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玉等制成的。工艺技术相当考究。有的除雕镂花纹外,还镶嵌绿...
近日位于古丝绸之路东路北段上的宁夏西吉县因雨水冲刷出土了17枚经初步鉴定疑为中亚古贵霜帝国珍贵铜币,引起考古和收藏界的关注。 记者昨天在西吉县看到,出土的钱材质为铜,圆形无孔,一面是文字,一面有牛等图案。 西吉县钱币博物馆文博馆员苏正喜介绍,这批钱币是大雨后王民乡红太村村民在一堡子旁取土填坑时,挖出17枚“铜子”。根据铜质和图案,专家初步判断为与汉 代同时代的中亚贵霜王...
据新华社电考古人员日前对河南省太康县发现的宋金时期钱币窖藏进行了发掘清理,经过初步清点,共出土铜钱约800斤,包括汉、唐、宋、南宋、金等各个时期的钱币,其中宋代钱币最多。 钱币窖藏是太康县龙曲镇料城村一村民在取土垫宅基地时意外发现的,共两座。一座为砖室结构,窖藏为平底,四壁是由青砖逐层侧铺砌筑而成,放入的钱币呈东南西北向排列;另一座是椭圆形土坑窖藏,四壁和底部均无青砖,钱币排成一个圆。 专...
考古人员日前对河南省太康县发现的宋金时期钱币窖藏进行了发掘清理,经过初步清点,共出土铜钱约800斤,包括汉、唐、宋、南宋、金等各个时期的钱币,其中宋代钱币最多。 钱币窖藏是太康县龙曲镇料城村一村民在取土垫宅基地时意外发现的,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了清理,共发现宋金时期钱币窖藏2座。 一座为砖室结构,窖藏为平底,四壁是由青砖逐层侧铺砌筑而成,放入的钱币呈东南西北向排列;另...
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一组)中规格最大的两枚钱币:5盎司金币和1公斤银币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许悦 中秋临近,金银币市场一扫前半年的阴霾,行情回暖。前段时间发行的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占尽天时地利,上市不足一月,大规格的钱币价格上涨已有一两千元。 “青铜器”应声上涨 今年上半年以来,国际贵金属市场始终在相对低位横盘整理。9月13日,美...
近日位于古丝绸之路东路北段上的宁夏西吉县因雨水冲刷出土了17枚经初步鉴定疑为中亚古贵霜帝国珍贵铜币,引起考古和收藏界的关注。 记者昨天在西吉县看到,出土的钱材质为铜,圆形无孔,一面是文字,一面有牛等图案。 西吉县钱币博物馆文博馆员苏正喜介绍,这批钱币是大雨后王民乡红太村村民在一堡子旁取土填坑时,挖出17枚“铜子”。根据铜质和图案,专家初步判断为与汉代同时代的中亚贵霜王朝使...
天程铜艺打造的铜鸟笼 拆迁令一众老铺远去,惹来叹息一遍;如今以铜器为代表老枝萌新芽 铜器艺人的故事 恩宁路拆了,老铺逐渐远去。而从今年开始,以铜器为代表的老铺却老枝萌新芽,成为老店复兴的转折点。老艺人、新学徒,恩宁路上的铜器故事多了起来。新老打铜人之间有什么故事,羊城晚报记者在国庆假期走访采撷,并一一记载——— 后生仔走出铜器复兴路 ...
蒜头瓶,瓷器样式之一。造型为颈细长,溜肩,硕腹,圈足,瓶口如蒜头,故名。仿古铜器烧制,宋元时期已有所见。明万历(1573-1620年)年间盛行烧制瓶体高大的青花、五彩器物。清代的形制则趋于轻盈秀美,雍正朝有霁红釉蒜头瓶、珊瑚地粉彩花鸟纹蒜头瓶,乾隆时产有掐丝珐琅蒜头瓶等,工艺精美,风致各异,较之康熙朝茄皮紫釉螭耳蒜头瓶又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个铜鎏金掐丝珐琅贴蟠龙蒜头瓶,高40厘米,瓶底有“大...
黄叔的旧书店变身铜器店 羊城晚报记者 冯小静 铜器生意的兴旺让恩宁路又一次找到“新商机”。 这里的老铺原本百业兴旺,各具特色。旷日持久的拆迁工程,老街坊离去,老铺生意也随之一落千丈。铜器的热卖,开始让这里的业态开始有了转变。这种转变,却让人喜忧参半。 2007年6月,羊城晚报曾推出《老铺身影》系列报道,率先报道了恩宁路上残存的老铺如何在...
短短一条恩宁路有近10家铜器专卖店 羊城晚报记者 李春暐 国庆和中秋交汇的黄金周假期,金光灿灿的西关铜器也迎来了“黄金旺季”。 八天长假,荔湾上下九步行街日均三十万至五十万的人流。往年,第十甫路与恩宁路之间的红绿灯一过,就完全是另外一个宁静的世界。今年的情况却有了变化。大大小小的铜器铺积攒了相当的人气。 “铜声铜器”、“铜捞铜煲”、“铜...
茌平建设路西首一施工工地最近几天挖出大量清朝铜钱,吸引附近不少村民争相挖宝。图为村民挖到的古币。本报记者 张超 摄 “地里挖出宝贝了,赶紧去看看!”茌平建设路西首一施工工地最近几天挖出大量清朝铜钱,吸引附近不少村民争相挖“宝贝”,上百平米的工地短短几天时间被挖了个底儿朝天。 这处工地位于茌平建设路西首赵梆子村附近,记者10日赶到现场后发现,...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宗周钟。 庄重醒目的“五祀害夫钟”。 “害夫簋”,体型巨大。 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赫赫宗周——西周文化特展”昨日在台北故宫(微博)博物院正式对外开放,展出陕西176件(套)西周文物精品,最大的亮点是海峡两岸周厉王存世的3件自作器首次重逢。 西周青铜重器个个有来头 ...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报道,在塔利班武装摧毁举世闻名的巴米扬大佛12年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又变成“塔利班第二”,开采洛迦省梅斯-阿亚纳克地区(Mes Aynak)的铜矿。这一做法对当地的考古遗址构成致命威胁。 2010年11月23日,梅斯-阿亚纳克地区的一座古寺,阿富汗的一名考古学家用布遮住佛像。梅斯-阿亚纳克的未开发铜矿储量位居世界前列,同时也座落着大量考古遗址,...
本报讯 (驻广东记者 林培)日前,由深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深圳博物馆、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主办,中国铜镜研究会与深圳市收藏协会共同协办的“镜涵春秋——青峰泉、三镜堂藏中国古代铜镜展”正式与深圳观众见面。 本次展览汇聚了深圳青峰泉、三镜堂两家收藏机构的中国古代铜镜近280件,基本涵盖了商周至明清等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镜种,绝大多数展品属于首次公开展出,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 在所有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