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4月2日是清明小长假首日,市属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共迎来游客50万人次。其中,玉渊潭樱花节吸引了近8万人次游客,为游客量最大的公园。针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玉渊潭公园昨天(2日)对两名攀折花木的游客各开出了20元的不文明游园罚单。 “暖风拂面春意浓,朵朵樱花齐盛放”,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樱花盛开、落英缤纷的时节。玉渊潭公园的樱花进入最佳观赏期,前来踏青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但是,在赏花过程中,一些游客的...
吴冠中巨幅油画 《周庄》 昨晚,吴冠中巨幅油画 《周庄》 于保利香港春拍以2.36亿港元 (约合1.97亿元人民币)成交,创造了吴冠中个人作品的最高拍卖纪录,同时也刷新了中国油画拍卖的最高纪录。 《周庄》 长约3米、宽约1.5米,是目前出现于市场上尺幅最大的吴冠中油彩作品。1997年创作这幅作品时,吴冠中已经78岁高龄,《周庄》 可谓他的压卷之作,也代表了他创作生涯的高峰。 吴冠中晚年曾在著...
张大千的《拟宋人山寺图》局部 《2016胡润最畅销中国艺术家》榜单发布。“如果说钱能衡量艺术品的好坏,那这100个人可以算是中国艺术史上最具价值的艺术家了。” 3月30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6胡润最畅销中国艺术家》榜单。榜单内容为2015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排名前100位的中国“国宝”艺术家(包括在世的和已故的)。 这份前100位最畅销艺术家的名单中既包括生于明代的沈周、唐寅,也...
黄帝文化寻踪——杨官寨、石峁考古发现的启示”展览1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据介绍,此次展览是目前中国史前规模最大城址石峁遗址考古成果的首次集中展览。出土的陶器、玉器等重要史前文物首次亮相。 杨官寨、石峁遗址是距今5000年前后的两个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记者了解到,此次展出了近年考古发现的杨官寨、石峁遗址出土文物129件(组),并运用了大量的文献图版、遗址照片等。 “此次展览是过去几年相关考...
3月2日至28日,新西兰迎来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复活节,新西兰Te Papa国家博物馆组织了多场展示各国精粹的文化日演出。应主办方邀请,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推荐并组织的“中国文化日”演出,于3月25日在博物馆毛利剧场率先亮相。 “中国文化日”演出由惠灵顿市东方文化艺术团担纲。作为开场节目,其少儿演唱队用毛利语、汉语演唱的经典毛利族歌曲《八方朋友来相聚》及英文公益歌曲独唱赢得热烈掌声。 该艺术团...
日前,鄞江古镇迎来法国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联盟(简称REMPART)副主席玛利亚·布鲁斯、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秘书长丁枫一行。鄞江镇主要负责人、它山堰文化旅游负责人与法方代表共同探讨了在鄞江古镇组建中国城市遗产保护志愿者鄞江工作营项目的相关事宜。 玛利亚·布鲁斯一行对它山堰、它山遗德庙、光溪西路、老年协会等适合建造营地的地方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它山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就组建方案进行了座...
水墨缘——孙龙超中国画作品展开幕式现场 2016年4月2日,由河南省美协人物画艺委会、河南美协教育艺委会、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开封市美协主办,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工艺美术系承办,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等单位协办的“水墨缘——孙龙超中国画作品展”在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开幕。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周保平致辞 原开封市副市长、河南省美协顾问、开封市美协主席陈国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副书记、河南省中...
关于乌里·希克 乌里·希克,1946年生,瑞士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瑞士馆总代表。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来中国的外国人之一、第一家中外合资工业企业迅达(中国)电 梯有限公司的参与创始人,是目前为止中国当代艺术最大也是最具权威的收藏家,系统搜集了中国当代200位艺术家的近2000件代表作品。现任纽约现代艺术 博物馆(MOMA)国际理事会成员等职务。 捐赠千余幅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给香港一家博物馆,国际...
头、身分离的河北石家庄版“狮身人面像” 曾一度引起争议的石家庄版“狮身人面像”于4月2日被拆分,拆除原因并未公布。据了解,该建筑还曾被埃及文物部门投诉。 另外,记者发现,在全国范围内至少有6座山寨建筑被拆除。 建筑被拆 调用三台起重机 分离头部与躯体 目前,河北石家庄的这座“狮身人面像”建筑物的头部与躯体部分已经分离。据现场图片显示,建筑周围用蓝色金属挡板围挡。当地居民称,该狮身人面像由...
由陕西历史博物馆与邯郸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骁腾万里——中国古代马文化展”于4月1日开展,将持续至5月10日。 4月2日,观众在邯郸市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马文化展”。自古以来,马在人类生活中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活动的主要动力,还丰富着人们的娱乐生活与艺术创作。 由陕西历史博物馆与邯郸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骁腾万里——中国古代马文化展”于4月1日开展,将持续至5月...
德清窑从东汉,经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结束,上下延续近2000年,是我国自成体系、历史悠久的陶瓷系统。无论是生产时间、窑址规模、种类、数量,还是产品质量、装烧工艺等方面,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是中国制瓷史上的第一座高峰,誉之为“瓷之源”可谓实至名归。
中国文物保护原则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人们对于保护对象认识的深化。 关于恢复古建筑的历史原貌 在我国早期的文物保护法规中,提到了文物保护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保存现状,二是恢复原状。对于古建筑而言,恢复原状在我国很受重视,在日本、韩国也很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这是东亚地区对于修复的共识。这与东亚地区大多数从事文物建筑保护的专业人员最初多从事建筑史研究的学术背景有关。人们从建筑史研究的角度把文物建...
中国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30日透露,目前国家文物局正研究相应措施,鼓励社会力量投入资金保护修缮文物,可在依法依规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给予捐资方一定期限的使用权。 日前,中国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研究制定文物保护补偿办法,采取社会募集等方式筹措资金,解决产权属于私人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维修的资金补助问题。对此,国家文物局政法司司长朱晓东在当天文化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
王巍所长与江苏织圣丝绸科技中心主任李德喜交换协议书 纺织考古是对考古发现的纺织品、纺织工具等进行发掘、提取、保护、修复、复织等一系列研究的一个考古学分支。通过对出土纺织品、纺织工具的考察与分析,对其所反映的各个历史时期纺织技术的水平、纺织品的工艺特点等进行研究。2016年3月18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苏州织圣丝绸科技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在苏州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纺织考古科...
31日,黑龙江省举办了《桂叶形石器特展》,展出的桂叶形石矛为目前中国发现最大的压制石器。该石器被发现于黑龙江省饶河县,是当时这一地区新时期时代首领人物墓葬中的随葬品,系首次公开展出。 1965年,黑龙江省饶河县中学的学生在小南山遗址发现了桂叶形石器即桂叶形石矛。该器物制作精美,形制独特,属中国国家一级文物,在当时作为一种礼器所使用。这件桂叶形石器为黑龙江省发现的细石器中个体最大的一件,也是目前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