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片资料 1994年,宋庄还是沙田贫瘠的北京郊区农村。 那一年开始,中国著名的当代艺术家方力钧、刘炜、岳敏君等人决定来这里买房,作为自己的生活创作栖息之地。自此,这片庄稼地开始了新的变化,逐渐形成以小堡村为核心、分布在大兴庄、辛店村、喇嘛庄、任庄、白庙村、北寺村、疃里等十几个村的艺术家群落。 10年里,宋庄除聚集了全国最多的艺术家,还拥有着画廊、民营美术馆以及其他艺术生态环节。...
杨简,宋明州慈溪县城(今属宁波江北区慈城镇)人,字敬仲,因曾筑室德润湖(慈湖)上,号慈湖,也称杨慈湖、慈湖先生。 他的主要哲学贡献在心学的发展,他于宋孝宗乾道五年登进士第,授富阳主簿。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杨简的墓,就在县的西南30里处,按照今天的位置,就在车厩山下的黄岙。而根据史料记载,杨简的父亲封承郎杨庭显的墓也葬在这里。 据当地村民说,这次发现的石碑,是之前山上挖笋时发现的。今年一些老同志...
(记者 张志乾)日前,浙江省武义县公安局破获了一起近年来该省最大的系列古墓盗窃案。警方走访了江西、安徽、福建、浙江和北京等地,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破获发生在金华、丽水等地的宋、元及三国、两晋时期古墓盗掘案20余起,追回南宋朝散大夫徐谓礼“录白告身”、“录白敕黄”、“录白印纸”等17卷纸质文书及文物57件。
9月10日,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接到太康县文化局报告,太康龙曲镇料城村村民霍某在取土垫宅基地时挖出一些古钱币。随派人进行了清理。 清理工作得到省文物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太康县政府、县公安局的大力支持。经过5天的清理,共发现宋代窖藏2座,一座为砖室结构,开口于第5层,开口距坑地表1.6米,南北长0.96米,宽0.55米,上部被施工所破坏,仅存一层,残深为0.15厘米。该窖最底西部南北向平铺三块青砖...
深圳商报记者 楼乘震 在美国的各大博物馆里收藏有许多中国古代书画珍品,都是因各种原因流落在海外的。宋徽宗所摹唐代画家张萱之作《捣练图》,是公认的宋代工笔人物画的代表作,中国古代书画的稀世珍品,原属圆明园收藏。但在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后流落海外,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记者昨日获悉,时隔152年后,这幅宋徽宗《捣练图》将和其他珍品一起回国省亲,在11月2日上海博物馆开幕的“美国藏中...
9月10日,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接到太康县文化局报告,太康龙曲镇料城村村民霍某在取土垫宅基地时挖出一些古钱币。随派人进行了清理。 清理工作得到省文物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太康县政府、县公安局的大力支持。经过5天的清理,共发现宋代窖藏2座,一座为砖室结构,开口于第5层,开口距坑地表1.6米,南北长0.96米,宽0.55米,上部被施工所破坏,仅存一层,残深为0.15厘米。该窖最底西部南北向平铺三块青砖,...
一、哥窑瓷器的特征: 1、胎色分两类,一类是紫黑、深灰、浅灰,多有“紫口铁足”。一类是土黄,没有“紫口”,仅是足端多呈酱褐色“铁足”。 2、釉色多为乳浊状,滋润肥厚。以灰青为主,也有浅灰青、炒米黄、浅米黄,其中炒米黄油层尤厚。 3、炒米黄釉面布满开纹片,开片有大有小,大者深褐色,小者褐黄色,匀整清晰,故称“文武片”,或称“金丝铁线”,也称“鳝血”。 4、灰青...
宋汝窑瓷器鉴定的方法一般从胎体特征、釉色特征来鉴定,当然从造型特征,纹饰特征也是汝窑瓷器鉴定的重要因素,其工艺特征也是不可缺少的,具体详情如下! 1、胎体特征 胎骨薄,胎色呈浅灰、灰白,俗称“香灰胎”,褐灰和深灰色的极少,而出土残片其断面色调多接近土黄和灰中泛白,这是与泥土长期接触土蚀造成的,非汝瓷本色。烧成温度越低胎色越淡,烧成温度越高胎色就越重。与同时期的民汝相比,官汝瓷胎...
定窑,是继唐代邢窑而起,在邢窑的影响下烧造白釉瓷的我国北方的一个著名窑口,也属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此窑原为民窑,北宋年间,因一度烧造宫廷定烧瓷而声誉鹊起。定窑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和东西燕山村。这个地方,在唐宋时属定州,定窑也就因此而得名。其实,定窑的瓷器烧造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五代时开始烧造以白瓷为主,到宋金年代,是这个窑口发展的鼎盛时期,元代以后逐渐衰落,至明代宣德年间终至落幕。 ...
宋官窑创建于北宋徽宗时期,在宋瓷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堪称宋瓷之粹。南渡后,因袭故京遗制,重建官窑。故宋代官窑有南北之分,南宋人叶置的《坦斋笔衡》曰:“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及其精致,釉色润澈,为世...
官钧窑是继官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北宋官窑。考古工作者据“花石纲”史料及有关方志记载,结合宫中传世的钧窑瓷器,对其产地今河南禹县进行过多次调查。1965年,终于在禹县城北门内的八卦洞发现了古窑遗址,发掘出土的器物在造型、釉色方面均与宫中传世钧窑瓷相同。从而证实了禹县窑址即是北宋官钧窑遗址。 北宋后期,在苏、杭设置“造作局”,以应皇室之需,竞相制作各种奢华奇巧玩物。尔后,有设“应奉局”搜罗各...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南宋《坦斋笔衡》称:“本朝以定州白磁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 南宋周辉《清波杂志》则记有“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釉),惟供御拣退,方可出卖”等记载。 近年考古发现表明,汝窑中心区位于河南宝丰县清凉寺村一带(宋代属汝州管辖),并揭示出了大量烧瓷遗迹、遗物,从而解开了汝窑烧造地之谜,但其究竟是官营御用窑还是供御的民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