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批由沈阳市民无偿捐赠的书籍、画作以及“日伪”时期的文物被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接收并永久收藏。据悉,本次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接受的捐赠有文物收藏爱好者裴复、刘永斌提供的日军所用风衣、望远镜、马刀、马鞍、刻有南满铁路地图的糖果盒、书籍《满洲河川志》、老照片等日伪时期的文物史料,以及沈阳画家荆成义历时一年多创作的巨幅国画《抗联英魂》,和78岁老人耗时近20年写就的长篇历史小说《东北义勇军三部曲》。在捐赠的...
近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九一八事变84周年, 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无偿将抗战文物、抗战题材文学艺术作品捐献给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8月31日,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图书馆工作人员、青年美术家荆成义将历时近一年多时间创作的巨幅国画《抗日忠魂》无偿捐献。该画长5.4米,宽2.3米,是目前国内首屈一指的巨幅国画。画面突出展现了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周保中、李兆麟、冷云以...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九·一八”事变84周年,近日到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捐赠相关文物、作品的市民多了起来。 9月14日,78岁退休老人刘学忠将自己用近二十年完成的长篇历史小说《东北义勇军三部曲》——《抗日烽火起辽宁》《苍天可鉴》《冉冉升起的星辰》捐赠给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文物收藏爱好者裴复、刘永斌分别将他们收藏多年的侵华日军风衣、海军望远镜、马刀、马...
大型国画《抗联英魂》 近日,一批由沈阳市民无偿捐赠的书籍、画作以及“日伪”时期的文物被“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接收并永久收藏。 据悉,本次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接受的捐赠有文物收藏爱好者裴复、刘永斌提供的日军所用风衣、望远镜、马刀、马鞍、刻有南满铁路地图的糖果盒、书籍《满洲河川志》、老照片等日伪时期的文物史料,以及沈阳画家荆成义历时一年多创作的巨幅国画《抗联英魂》,和78岁老人耗时近二十年写...
记者昨天从市博物馆获悉,自去年开馆以来,市博物馆共收到社会各界捐赠的抗日战争相关展品45件,包括: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军用公文包、渡江胜利纪念章等。 展品中,有我市红色收藏家捐赠的《支那事变画报》第六期,里面详细记录了1937年9月,日军在“卢沟桥事变”后沿津浦铁路侵略沧州的事实,画报中“血流成河”“激烈”等字样和日军随军记者拍摄的照片,为人们还原了当时战争的惨烈;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军邮明...
9月2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安徽博物院在老馆推出“皖江洪流——安徽军民抗战史实展”并举行抗战文物捐赠仪式。抗战文物捐赠者代表许坚卓、乐田谷,展览协办文博单位负责人代表,安徽博物院院长朱良剑、副院长李治益以及部分媒体记者等出席了仪式。 朱良剑介绍了此次“皖江洪流——安徽军民抗战史实展”筹备情况。并表示,此次展览依托全省博物馆馆藏资源,选取各类文物350...
9月1日,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捐赠仪式。辽宁日报将今年在全国获得强烈反响的重大主题策划“1895-1945中国东北角”的全部采访报道素材资料,包括包括文字、图片和影音资料,捐献给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当天,辽宁日报和辽宁人民出版社还在这里共同举办了《中国东北角之文化抗战(1895-1945)》一书的新书发布会。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胜利日的大阅兵,一下子掀起了市民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热潮。据统计,开展近两个月,《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展览参观人数已经突破45万人次,网上展览点击量为2500万余次。 78年前,“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抗击侵略者。如今,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一派祥和,2834件抗战文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静静陈列,娓娓讲述着中华民族...
近日,阜城县人民法院法官吕海涛向阜城县烈士纪念馆捐赠了自己收藏的10余件抗战文物和70本保存完好的抗战题材连环画。9月1日开馆的阜城县烈士纪念馆已接受并陈列展出这些物品。 吕海涛捐赠的10余件革命文物包括抗战时期的铜束式红缨枪头及日本侵略者使用的指挥刀、山炮弹壳、舰炮弹壳、三八大盖子弹壳等物品。这些革命文物一定程度上真实再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的历史。 据介绍,吕海涛1987...
“既然人回不去了,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回到家乡去,那里是我的根。”这是父亲赵冷月生前时常会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赵时中一直记挂在心上。如今,他与两位兄长一起,实现了父亲的遗愿——在他百年诞辰之际,将100件极具艺术造诣的书法作品捐赠于嘉兴市博物馆。 浓浓乡情—— 历久弥新的嘉兴印记 出生于1915年的赵冷月是不折不扣的嘉兴人。他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历任上海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顾问,书法艺术从...
8月8日,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山东省文物局主办,山东省文物保护与收藏协会、山东博物馆承办的“赤子心·故乡情——姜一涵书画作品捐赠暨姜一涵书画艺术展开幕仪式”在山东博物馆举行。 姜一涵先生是山东籍台湾著名学者、书画家,1926年出生于山东昌邑,1953年毕业于台湾师大中文系,曾被聘为香港珠海书院、东海大学、金门大学、山东大学客座教授。姜一涵先生的书画作品...
8月13日,上海市台办与上海市台联共同举办了台胞捐赠抗战文物仪式。专程从台湾来沪的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秘书长方守仁代表该会,向淞沪会战纪念地上海宝山区政府捐赠了“侵华日军罪证——〈中支方面日支两军态势要图〉(1937)”。当日,两岸台胞一起座谈,缅怀祖辈奋勇抗日救亡的光辉史迹,以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近日,赵冷月子女赵明康、赵子仁、赵时中,再度将70件赵冷月书法作品,捐赠给嘉兴博物馆。这是继7月9日首次捐赠后的第二次捐赠,也最终完成了赵冷月子女提出的在赵冷月百年诞辰之际捐赠百件书法作品的愿望。 据了解,此次捐赠的百件作品,是赵老在艺术创作处于顶峰期的精品之作,字体有隶书、篆书、行书、楷书、草书,形式上有轴、对联、屏、横批、手卷等,尺幅都相当大。此次赵冷月书法捐赠不仅实现了赵老生前书法作品回归...
8月7日,郭汉东向珠海博物馆捐赠接近30件文物,这是捐赠的砚石。吴进摄 唐代舍利石棺盖、五代歙石风字砚、明代官用砚台、“乾隆四年”铭铸铁钟……上周五,珠海汉东博物馆馆长郭汉东先生向珠海市博物馆捐赠了28件文物藏品,以支持市博物馆新馆的文物征集工作。珠海市文体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博物馆新馆将于明年6月开门迎客,目前正在进行陈展布展工作,欢迎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向博物馆捐赠。市博物馆透露,珠海...
钟夫翔家人捐赠的“清点战利品”老照片。 过去一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展厅里依然人流如织,《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展览又迎来数万观众。为了避开高峰,很多观众还选择午后时段进馆,错峰参观。另外,仍有不少观众向抗战馆表达了捐赠意愿。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一位八路军老战士家属表示,希望把老人生前的抗战遗物托付给抗战馆保管,永远留住这些战争见证。 “错峰参观”补充精神食粮 昨天中午12时30分,正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