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2月2日,第四届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浙江桐乡乌镇国际互联网会展中心开幕,400多家企业参加。作为唯一参展的文化文物单位,国家文物局主办的“互联网+中华文明”数字展首次亮相博览会。 在博览会现场,国家文物局展台前3D打印的“秦兵马俑”、高度清晰的敦煌莫高窟等文物视频吸引观众纷纷驻足,与帅气的“秦兵马俑”亲密合影。此次展览也是充分运用互联网科技手段的结果。整个展厅,没有一件文物实体,却利用互...
11月21日,冰心生平与作品书画征集展在福州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开幕。 《繁星·春水——冰心在燕大》《冰心故居》《横海的燕子》…… 时逢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冰心先生诞辰117周年之际,冰心生平与作品书画征集展21日在福州的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展出的四十五幅书画精品是从社会各界书画名家创作中选出的部分精品,同时精选了国内书画名家赠与冰心的部分书画作品。 冰...
11月16日消息,“沉睡的图坦卡蒙宝藏:金饰”特展15日在埃及博物馆开幕,80多件被遗忘在文物库房近百年的精美黄金饰品历经3年修复,首度公开亮相。 在出土的5000多件陪葬品中,纯金面具和纯金人形内棺等作为埃及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已展出多年,而同时出土的各类服饰随葬品一直在库房沉睡。 这批金饰形状大小各异,纹饰题材多样,有圣甲虫等传统古埃及元素,也有地中海东岸风格的动植物形象,反映了古埃及...
工作人员换上《秋风纨扇图轴》 近日,上博书画常设展再度微调,25件新换作品明起与观众见面。其中包括在上博人民广场馆从未展出的唐寅《秋风纨扇图轴》。 唐寅的水墨人物画《秋风纨扇图轴》笔墨生动,一气呵成。这幅作品也被看作唐寅的自我写照。然而,当它在上博公众号上打出预告,作为“新面目”亮相时,不少观众都惊讶,“这幅作品不是见过吗?”其实,这幅《秋风纨扇图轴》在上博人民广场馆二十年中从没有...
海上丝绸之路在秦汉时期已经初露雏形。展览首选的几件琉璃珠饰和陶熏炉就是广州地区出土的秦汉时期文物,富有一定的异域特色,或从海外输入,或虽在本国制造,但在制作工艺和风格上明显吸收了海外元素。 本次展览展出的孟加拉银币铸行于15世纪,银币从发行到成为广州市舶官员的陪葬品,相距仅四十年,广州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关系之密切可见而知。1897年为纪念新航海线路发现400周年而特别定制的纪念盘“广彩描金开窗...
芦苇画、白洋淀布艺、可触摸的3D大运河……为期三天的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简称北京文博会)9月11日开幕,美、法、英等5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组,以及中国内地26个省区市组团参展参会,展示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其中,雄安新区、大运河首次亮相文博会就实力“吸睛”。 雄安新区首次亮相文博会 本届北京文博会以“文化科技融合 传承创新发展”为主题,中国各地各...
今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全民抗战 伟大壮举——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主题展览于近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超千平米的展览共展出各种图片286幅、文物512件。大部分图片、文物、视频、史料为近几年搜集拍摄,多数资料系首次向社会公开展出。 多数资料首次向社会公开展出 抗战馆表示,在全民族抗战爆80周年之际,举办该展览...
图为外国客商参观古董地毯。孙睿摄 “我很喜欢中国文化,一直在收藏中国古董地毯,从收藏研究中挖掘中国文化的内涵。为此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书,分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展厅内都有销售。”来自荷兰的收藏家、荷兰海牙市艺术馆馆长库斯·德容6月3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2017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以下简称:藏毯展)在青海省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来自中国29个省(区、市)市以及伊朗、尼泊尔、印度、...
敦煌研究院5月8日晚披露,由敦煌研究院和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丝路·敦煌壁画精品展”8日首次登陆奥地利维也纳,并作为2017年联合国中文日的主题展览向欧洲观众开放。 此次以丝路文化、千年敦煌为主题的展览,再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民族人文风貌、历史画卷,这也是享誉世界的敦煌壁画首次在维也纳亮相。 2010年,联合国新闻部发起并主办联合国语言日。缘于轩辕黄帝的史官仓颉在...
川博工作人员小心布展 电影《博物馆奇妙夜》让很多人向往夜游博物馆。四川博物院自元宵节举行“川博华灯欢乐之夜”后,每周六晚的延时开放政策也受到市民的热烈响应。 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规范,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和需求实现了从行政性“维护”到法律“保障”的跨越。3月4日,川博延时开放至晚8点,近千名观众走进博物院,和院长摆龙...
川博工作人员小心布展。摄影吕甲 保管员展示齐白石画岱庙扇面。摄影吕甲 市民走进川博修复实验室。摄影吕甲 国宝级文物斯瓦特风格铜佛像首次与观众见面。摄影吕甲 电影《博物馆奇妙夜》让很多人向往夜游博物馆。四川博物院自元宵节举行“川博华灯欢乐之夜”后,每周六晚的延时开放政策也受到市民的热烈响应。 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
2月17日,位于美国旧金山的亚洲艺术博物馆推出中国汉代贵族生活与文化考古特展。包括金缕玉衣在内的160余件汉代珍贵文物首次在美国亮相,参观者可从中领略2000多年前汉代贵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此特展名为“王陵瑰宝:中国汉代考古新发现”,展出的陶俑、漆器、玉器、金银器等文物均出土于江苏大云山江都王陵和徐州楚王墓。其中大部分展品从未离开过当地博物馆。 展览策展人之一、亚洲艺术博物馆...
清代景德镇青花瓷豆(“小白礁I号”出水) 河姆渡文化双鸟木雕神器(田螺山遗址出土) 陶盉(田螺山遗址出土) “四明八百里,物色甲东南”。宁波,7000年文明史从河姆渡开源,两千年“海丝”路自三江口起航。源远流长的文明脉络,积淀深厚的历史蕴藏,通江达海的交通贸易,博大精深的思想宝藏,无不汇集于宁波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与国际化港城。 时值宁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
美女古籍修复师现场展示古籍修复王东明摄 11月4日,在厦门揭幕的第九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上,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携手福建省文化厅推出“中华典籍创意元素暨创意作品(产品)展”,众多中华经典古籍以文创产品形式亮相,让不少观展者赞叹文创让古籍“活起来”。 今次展览由福建省图书馆(福建省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承办。走进展厅,即可感受其展厅设计蕴含的“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