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首个由“一带一路”组合的《海帆流彩万里风——18、19世纪中国外销艺术品展》近日在广州博物馆开展,展览由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联合主办。该展是上海、宁波、广州三地创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一次尝试,主办方旨在推动广州市民加深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理解与认识。本次展览将持续到3月18日,展览展出三家博物馆的馆藏文物逾120件(套)。 从19世纪中叶《伦敦画报》刊出的《广东港全...
从电脑或手机打开网络,轻轻点击全国馆藏文物名录网站,你可以查询到全国346万件馆藏文物的名称、年代、类别和收藏单位以及普查登记号等。而新疆有6024件馆藏文物被列入其中,这是国家文物局最新公布的全国馆藏文物名录信息。 3日,记者从自治区文物局了解到,为推动文物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最新的全国馆藏文物名录信息,全国346万件馆藏文物被列入其中,这是继2...
“你看你看,这里也有一个紫阳街。”“快看这里,这是我小时候的农村生活场景。”“啊哈,铁匠打铁,多少年没看到过了。”上月29日,临海市博物馆新馆开馆。在民俗展厅,许多曾经熟悉的生活场景被神还原,前来参观的市民惊喜不断。 临海市博物馆新馆坐落于临海市大洋中心区文化广场南侧,紧邻灵湖风景区,总建筑面积21212.39平方米,展厅建筑面积约5263平方米,馆藏文物逾3万件,涵盖青铜器、书画、陶瓷...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近日国家文物局在政府网站公开346.13万件(合235.43万件/套)全国博物馆馆藏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还将在现有公布可移动文物名录基础上,逐步扩大公开共享范围。 为推动文物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近日国家文物局在政府网站公开346.13万件(合235.43万件/套)全国博物馆馆藏文物信息。这是继今年年初国家文物局首次公开40万件文物信息后,再次向社会...
近日,甘肃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分两组对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二期)、陇西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等项目进行结项验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马清林、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苏伯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赵西晨、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铁付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梁宏刚,山东省文物保护中心主任王传昌等专家应邀出席,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负责人及项目建设单位、实施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
为推动文物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近日国家文物局在政府网站公开346.13万件(合235.43万件/套)全国博物馆馆藏文物信息。这是继今年年初国家文物局首次公开40万件文物信息后,再次向社会开放文物信息,是针对公众研究、欣赏需要,利用互联网手段促进“文物活起来”的又一举措。 本次公布的信息从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登录的珍贵文物信息中提取,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日前,一个讲述金国开国故事的展览,“金·源——金上京历史博物馆藏文物展”在官博开展,带观众重回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探寻女真族崛起的奥秘。这是继去年“神秘的契丹——辽代文物精品展”后,官博再次引进与宋代并行时空中的又一少数民族政权主题展。 此次展出的共有来自金上京历史博物馆的120件(套)金代早期文物。上京会宁(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城南)作为金代的肇兴之地,奠定了整个金王朝的发展。在这里,...
图为旧石器时代“巫山人”左下颌骨化石。重庆市文物局供图 12月22日,记者从重庆市文物局获悉,该市评选出馆藏文物“镇馆之宝”354件(套)珍贵文物,种类包括古籍、书画、金属器、陶瓷、石刻、雕塑造像、近现代文物及标本化石等8大类,时间跨度200余万年。目前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之中的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入选。 “为深入挖掘重庆文物资源的内涵价值,增强文化自信,真正让文物活起来,发挥好‘...
“慈禧太后——颐和园文物精选展”10日在美国宝尔博物馆举行开幕剪彩仪式。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李爱兵告诉中新社记者,这是颐和园馆藏文物首次来到美国。 本次展览为期4个月,从非政治角度展示慈禧的艺术造诣、服饰品味和宫廷生活。展览分为4个部分,分别以颐和园皇家陈设、清朝宫廷艺术、颐和园中的西方艺术品和慈禧寿庆为主题,展出慈禧宝座、慈禧书法、慈禧穿过的衣服和花盆底鞋等私人用品以及颐和园收藏的...
当地时间11月10日上午,“颐和园文物精选展”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橘郡的宝尔博物馆举行开幕剪彩仪式。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李爱兵告诉中新社记者,此次展品共80件套,这是颐和园馆藏文物首次来到美国。
11月7日,温州市瓯海区文广新局在瓯海博物馆组织召开了馆藏文物征集专家鉴定会。 专家组对新石器时代石器、宋代石刻、古代漆器、宋代铜镜、瓷器、近现代书画等67件(组)文物进行评估甄别。经鉴定,认为孙衣言等近现代书画作品,清代温州府海防图、宋代漆器、东晋至五代瓯窑瓷器等38件(组)文物,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可有效填补馆藏空白或补充不足。 下一步,区文广新局将在官网及区博物馆公众微信...
9月16日,杭州名人纪念馆在唐云纪念馆推出“意趣琳琅雅舍撷芳”馆藏文物展,分“书为心画”“画意神传”“文事闲情”三个单元,展出书画、信札、金石碑拓、文砚件组数十件(套)精品,大多数为明末至近现代名家作品,文人气息浓厚。 在杭州名人纪念馆副馆长吴涛的导读下,记者得以一观高人雅士的精神世界,获得了一次难得的艺术享受,当然,文人雅趣多多,读者诸君可亲到唐云艺术馆一览究竟。 唐云:八把绝世曼生...
8月31日,记者从赵县文物保管所获悉,为期3年的赵州桥馆藏栏板及构件抢救保护修复工程于日前圆满完工,30件(套)修复好的相关文物将于近期向公众展出。 赵州桥建成1400多年来,桥面、栏板等构件因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历代均有修缮更换,部分更换下来的栏板等构件被收藏于赵州桥景区陈列室。因长时间处于湿度较大的环境中,部分文物出现表层起翘等问题。 2014年,赵州桥馆藏栏板及构件抢救保...
随着国家的日益重视,馆藏文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越来越近,已成为滋养人文根脉、丰富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相应的博物馆文物应该如何更科学地向公众宣传,避免因为宣传措施不当或不到位,而影响公众对它们的正确认知。笔者以为,当前,对文物的宣传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宣传连续性较差。除了配合“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等节日举办的全国性的活动外,地方上举办的各类文物活动在时间、地段上也比较集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