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北京市西城区计划投入190亿元,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一批重大文物建筑特别是纳入文物登记的会馆和名人故居实现腾退亮相。 这是记者8日在由北京市西城区名城委2016年会上获悉。 据介绍,这次年会的主题是“城市修补与复兴”。近年来,西城区坚持建设“记忆西城、书香西城、艺术西城、时尚西城”,积极构建“名城、名业、名人、名景”工作体系,探索了渐进式街区保护更新、整院落腾退等模式,推动了杨...
记者从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获悉,从2016年到2020年,西城区拟安排逾百亿财政资金,着力推进列为文物的名人故居、会馆腾退保护利用工作,实现一批重大历史建筑修缮亮相。据悉,这也是迄今为止西城区启动的最大规模的文物腾退保护计划。 在北京市西城区第十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西城区规划分局局长倪锋说,2016年,西城区在全市区级层面率先发布“十三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了5年间名城...
昨天上午,记者从《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环境建设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东西城核心区除继续加大力度进行区域环境整治外,文保区的背街小巷、胡同街道,将按照每年八个区域的速率逐步恢复古都风貌。 市城市管理委党组副书记吴亚梅介绍,按照规划要求,每年每区至少要划定两片区域或板块,带动市民生活区域环境建设、环境管理和社会建设的整体提升。其中,作为明年的重点环境建设工作之一,首都功...
北京核心区西城区,在“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逾100亿元启动文物腾退工作,涉及谭嗣同曾居住的浏阳会馆、京剧名伶谭鑫培故居等。这是近30年来,北京启动的最大规模的文物腾退工作。 这是记者从19日进行的北京市西城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获悉的。作为北京核心区,西城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北京的“文物大区”之一。据西城规划分局局长倪锋介绍,“十三五”时期,将继续开展文物“解危、解放、解...
12月19日,北京市西城区北半截胡同41号,谭嗣同故居。新京报记者 李飞 摄 12月19日,记者从西城区“两会”获悉,西城区启动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文物腾退保护计划,“十三五”期间将投入过百亿,重点推进47项直管公房的文物腾退。此外,地安门百货也已完成低端业态疏解,明年将改造完成。 文保 “十三五”腾退文物53800平米 “十三五”期间,西城区将重点对47项直管公房类...
今天(17日)上午,西城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西城区人民政府区长王少峰做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过去五年,西城区疏解升级市场25个、47.3万平方米。实施人口规模调控,落实居住证制度,实现常住人口总量连续三年持续下降。累计拆除违法建设32.4万平方米等。 引进金融机构522家,亚投行、丝路基金、“新三板”等落户金融街。加速推进沈家本故居等17处文物单位征收腾退,完...
昨天,西城区召开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未来五年,西城将通过实施“功能优化提升、城市环境提升、文化魅力提升”等八大工程、“疏解整治促提升”等十大专项行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年,西城区区域性批发市场疏解将全面收官,包括完成“动批”全部市场疏解任务,力争春节前实现天意市场闭市,推动官园、万通等小商品市场疏解工作。 环境提升 三年内街面沿线违建全部拆除 干净...
西城驿遗址 12月5日,国家文物局考古类专业培训班在兰州启幕,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7家考古院所、博物馆及高等院校的百余名文博系统专家、学者就中国考古现状和远景发展互享实践经验和技术。昨日,甘肃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王辉、副研究员陈国科就《河西走廊与中西文化交流》《西城驿遗址科技考古研究新进展》举行讲座。 西城驿遗址位于甘肃省张掖市明永乡下崖村西北3公里处,是黑河流域中...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西城区获悉,“十三五”期间,西城区将对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会馆、名人故居全部实现腾退保护,做到应保尽保。 部分文物变大杂院存安全隐患 近日,西城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近年来西城区改革工作进行总结。西城区委书记卢映川在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西城区力争实现一批重大文物的腾退亮相,对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会馆、名人故居全部实现腾退保护,做到应保尽保。西城区委常委...
北京谭嗣同故居外景。上官云 摄 近日,谭嗣同故居等一批名人故居的破败现状在经由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各方关注。如何保护好这些因为历史原因沦为大杂院的文物?日前,北京市西城区文委主任孙劲松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透露:西城区在“十二五”期间积极探索多种方式实施文物“解危、解放、解读”三解工程的基础上,已经启动了实施了“十三五”文物保护“5个一批”工程,从沦为大杂院的会馆...
西城区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志愿者招募活动于9月1日正式启动。活动期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兴趣的市民、游客均可参与报名。 记者了解到,2016年非遗传承人志愿者招募项目共有6个项目,包括北京鬃人、北京仿古瓷、曲艺(北京琴书、京韵大鼓)、蜡果制作技艺、烤肉季烤羊肉制作技艺和京胡制作技艺等。报名时间为9月1日至9月20日,市民可以通过关注西城非遗官方微信“西城非遗”进入公众号报名。
7月20日,由市文物局主办,市文物局宣传教育中心、全市各区文化委员会承办的《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15周年成果展》巡展走进历代帝王庙博物馆。 北京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市内分布着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北京对故宫、京杭大运河等世界遗产如何保护修缮;颐和园、皇城墙的遗址保护是“留住乡愁”的重要法宝;杨梅竹斜街如何探索北京旧城四合院...
北京白塔寺 2014年末开始,北京市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启动了一项研究课题:围绕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政府部门使用的独特保护方法即“四名”工作体系,进行政策执行效果及未来发展路径的探讨。日前,《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城区:中轴线西侧——西城区“四名”的功能和演变》课题结题。“四名”工作将成为西城区进一步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夯实名城保护内涵的重要抓手。 名城...
展览海报 7月13日上午,由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北京西城区社科联、西城区文化馆、易键天下网和双奥体育联合举办的“迎冬奥收藏展”在北京西城区文化中心举行。 国际奥委会主席签名 2015年7月31日,在国际奥委会128次会议上,巴赫主席郑重宣布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一时间,马来西亚吉隆坡会场内外沸腾了。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会员顾玉超作为民间赴马助威团成员和一同...
日前,一本可以读、可以“扫”、可以转发的新书《文物古迹揽胜——西城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在北京市西城区正式发布。 该书以西城区辖区内181处文物保护单位为纲,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各文保单位的历史沿革、建筑格局及保护利用情况,帮助公众深入地解读文物古迹。为了方便检索,书中的三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按照字母表顺序排列,每个文保单位都有位置图,每个街道还有分布点,便于静心阅读和行走阅读相结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