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日上午,由省文物局、市文广新局、市文物局主办,市博物馆联合全省21家国有博物馆承办的《比德于玉——江苏·博物馆玉器精品联展》正式开展,这是我省历史上第一次集中全省博物馆馆藏玉器藏品的展览。本次展览以“比德于玉”为主题,共展出158件(套)219件玉器,集江苏省内国有博物馆藏之精粹,展览分为“良渚文化玉器”、“战汉时期玉器”、 “两晋南北朝玉器”、“中古时期(唐-元)玉器”、“明清时期玉器”等五部...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经有近万年的辉煌历史,七千年前,余姚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玉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的制作可能已发展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在河姆渡文化、大渡口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的遗址中,均有精美的玉器出土。其中有玉斧、玉铲、玉兵器等,当时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东汉袁...
图为:距今4000多年的玉器 考古工作者时隔20余年重启天门石家河遗址考古有重大发现,去年11月底至12月该遗址出土了240余件距今4000多年的精美玉器,专家认为代表当时中国琢玉技艺最高水平,并且改写对中国玉文化的认识。 天门石家河遗址从距今6500年开始有人类在此居住生活,距今4300年左右达到最鼎盛时期,整个遗址群由40处地点组成,占地面积约8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西晋的陆机说得好,“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 但在陆机生活的年代之前,距今5000多年前吧,我们的远祖已经懂得这个道理,并且喜欢上玉了,知道使用玉石制作精美装饰物件了。安徽陵家滩考古发掘便是明证,墓主人身上摆放的玉器饰物,竟多达数百件。同时出土的一件小玉人,背部的象鼻穿孔竟然比针孔大不了多少,就是今天的工艺手段,钻好这个孔都很是费力;...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公布,天门石家河遗址近日出土250余件距今4300年的精美玉器,代表了史前中国玉器加工工艺的最高峰,激发了学界对于石家河文化的新思考。 石家河遗址群占地面积达8平方公里,是目前国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聚落群。石家河文化的玉器代表了江汉平原史前玉雕的最高水平。 据了解,这一大规模的遗址群于1955年起先后进行过10余次系统考古挖掘。本次考古挖掘的核心是谭家岭遗址,于201...
最早的玉器工艺是从磨制开始的,并非后来的既雕既琢。远古先民们在磨制细石器的基础上打造出了玉器这一特殊工艺,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对材质有了更多的认识,能区分和识别美和不美,同时磨制技术有了改良和提高,对“美石”的加工更为认真和细致。“穿孔”技术划分了新与旧两个时代。当时,孔是磨出来的,“穿孔”技术的出现是“巧”的最早体现。在这些前提下便产生了玉器,由此进入了一个玉器时代。据实物考证,我们能见到的早期玉...
120余件(套)玉器今日亮相保利艺术博物馆举行的““智慧无限Ⅱ—古代玉器展览”。这些玉器涉及从唐至清各时期代表精品。 本次展出的唐宋元玉器,表现出较强的民俗化倾向,表现出当时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花鸟纹大量出现,动物纹饰也更加真实。明清及其后的玉器,器皿中大量出现茶具、餐具、文具、文玩作品,并出现了大量的玉陈设品。 故宫博物院古玉专家张广文表示,中国玉器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延续至今长达六七千年。商...
中国玉文化有着一万年的萌生发展的悠久历史。它又有着无限的生命力,2008年北京奥运徽宝就是古老的玉文化传统与当代奥林匹克人文价值相结合的杰出作品,也是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玉文化的有力见证。 古玉鉴定分为时代、功能、玉材、形饰、铭刻以及名称、价值、价格等若干信息,其中首要的是时代(年代)鉴定。时代(年代)鉴定可分为宏观的时代(年代)鉴定和微观的时代(年代)鉴定两大类。宏观时代鉴定的年代量比可以“纪”...
玉石雕刻从古至今,是中国文化中极具历史性和 代表性的“老手艺”。在社会发展和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中,玉雕行业深受所处时代的影响,被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以不同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如今,社会日趋多 元,这门手艺更是演变得丰富多姿,表现形态多样且引人注目。玉雕对玉石本身价值能提色几分?对人们审美观念又有怎样的影响呢?石博会这一玉雕师聚集的盛 宴,便成了答疑解惑的好地方。 创意:瑕疵也可为作品增添韵味 便...
古人与今人对玉的认知与定义有着很大的不同。 古人对玉的认知,可以《说文解字》为例。《说文》曰:“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理其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检索《说文》“玉部”,发现早在汉代,对玉石的认知水平已十分了得,形成了颇为完整的体系,将玉石的优劣等次区分得非常清楚,例如,瑾瑜之类是“美玉”,球、璐...
公元960年,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割混乱局面,人民生活相对安定,生产长足发展,制瓷工艺百花争艳,各领风骚,名窑迭出,举世闻名的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并驾齐驱,其产品为后世所珍视。“家有财产万贯,不如宋瓷一片”,可见宋瓷弥足珍贵!宋瓷大分年代、小分釉色、细分等级。本文将对各大窑口的基本特征逐一阐述,供爱家、藏家、鉴赏家参考。 汝瓷窑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因其宋代属汝州而得...
一套15件中国仿古玉器现身英国市场并以天价成交,成为本季秋拍的焦点新闻。而与此相反,国内收藏者中不乏一屋假玉者;市场上叫价上亿元的玉器频出,真实的交投却不理想;工艺如出一辙、作品千人一面的现象仍极为明显。 市场行家认为,目前市场存在瓷器比玉器贵的倒挂现象,而只有当收藏者不把玉器当作投资品时,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玉器审美品位和收藏水平,并使玉器的价值得到回归。 国外拍场: 干隆...
具有明显宋代风格的元代民用青花瓷斗笠碗 元代各类民用青花瓷器胎体断面及底部图示标本。 长期以来,景德镇外地区生产的元代青花瓷器(如云南的玉溪窑、浙江的江山窑和四川的会理窑等)的客观存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无论研究和收藏都相当的薄弱。 笔者通过十多年的研究和对元青花民用瓷器标本的收集,现结合元青花实物标本,对民用元青花的鉴定提出如下几点见解: 元青花瓷器的产生是在宋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