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正在北京饭店举行的亚洲艺术大师文稿展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些展品的主人某私企经理赵庆伟。与记者往日采访的收藏家同,赵庆伟整日扛着一杆大秤在废品收购站转悠,他的绝大部分藏品是从废品回收站淘来的。 从小保姆卖的废品中收购的董其昌册页 扛着大秤收购故纸 1988年赵庆伟花365元购买邮票,赚得10万元起家,后来又在中关村与人一起开了一家IT公司。1996年,他...
中国道家哲学思想主张“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而绍兴陶堰的陶氏一族则生动诠释了这句话。陶渊明如此,他的后人陶岳亦然。唐朝末年,陶岳从赣地辗转山阴,定居绍兴陶堰,从此开启了陶氏家族以文传家的佳话。 本次将现身西泠印社(绍兴)2017秋季拍卖会的“陶祖龄[明]、陶崇谦(1582——1629)陶崇文[明]、陶履中[明]等十二人 绍兴府会稽县陶氏家族诗札一批 ”,就是陶渊明后陶氏一...
9月25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钱江管理处与天津李叔同故居纪念馆签订文物借展合同,并完成了文物点交工作,此举意味着杭州李叔同纪念馆的镇馆之宝——李叔同《断食日志》手稿将北上远行,踏上李叔同的出生之地、故乡天津,参加9月30日至10月29日在天津美术馆举行的丰子恺“大爱无声——《护生画集》真迹展”。《护生画集》是李叔同与丰子恺师生二人合著的艺术巨作,其中所体现的“仁善”、“和谐”的主旨精神与社会主义核...
8月3日下午,著名文物专家齐心打开电脑,打算检索一篇多年前的署名论文,无意中发现,自己一箱遗失的考古卡片出现在“孔夫子旧书网”,并以“齐心女士考古文献手稿”的名义竞价拍卖,而齐心本人对此一无所知。 齐心今年80岁,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曾任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长,是著名文物专家和历史学者。昨日她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手稿出现在拍卖网站,自己感到“莫名和气愤”。记者调查发现,作为国内最大的旧书交...
自文人画家董其昌倡导“南北宗论”、拈出笔墨论后,最得其精髓者莫过于八大、王原祁,是清初最负创造性的两位大家。被誉为“中国塞尚”的王原祁,其创作与理论,影响深远等。 近日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凌利中的《王原祁题画手稿笺释》一书出版,该书梳理、笺释了新发现的上博珍藏王原祁的亲笔题画手稿,首次将题画手稿彩色原大刊行,认为该墨迹的浮出水面,填补了研究王氏画学思想的实物空白。不仅几可替代百年前刊行的《王司农...
齐心,1937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1年起先后在北京市文物局、首都博物馆、北京文物研究所工作,历任首都博物馆副馆长,北京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99年退休,现任北京市考古学会会长。 8月3日下午,著名文物专家齐心打开电脑,打算检索一篇多年前的署名论文,无意中发现,自己一箱遗失的考古卡片出现在“孔夫子旧书网”,并以“齐心女士考古文献手稿”的名义竞价拍卖,而齐心本人对此...
近日,中国“文坛祖母”冰心先生的重要代表作——《春水》诗集的完整手稿在日本九州大学图书馆发现。 《春水》是冰心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新文学初期自由体小诗的里程碑式作品。手稿完成于1922年11月,1923年由新潮社出版。手稿大小尺寸为17.4×13.0厘米,以毛笔小楷竖行双面书写于无格宣纸,依次为:封面1页、周作人题记1页、自序1页、《春水》诗作正文115页,线装成册。手稿字迹秀美娟丽流畅雅...
据安徽商报消息 清朝嘉庆年间御医汪必昌所著《聊复集·怪证汇纂》手稿日前重现天日,其中记载540种(约650个)偏方秘方。据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古籍善本部原总经理拓晓堂介绍,此稿本的市场估价达到2.16亿元。不过,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先行认为,其究竟价值多少,还需要中医界专家发掘论证。 该稿本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委员会执行主任彭令发现。 2017年1月,中国收藏家协会书...
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委员会供图摄 清代御医未刊手稿重现 记载500余偏方秘方 清朝嘉庆年间御医汪必昌所著《聊复集·怪症汇纂》手稿日前重现天日,其中记载540种(约650个)偏方秘方令人大开眼界。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原所长、博士生导师余瀛鳌,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冯世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史文献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郑金...
“大英图书馆的珍宝”展21日在北京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开幕。展览展出了英国标志性作家如莎士比亚、拜伦、华兹华斯、夏洛蒂·勃朗特、查尔斯·狄更斯、柯南·道尔等人的9部手稿、2部早期印本,涵盖诗歌、戏剧和小说三大领域。 其中最令人动容的当属几百年前那一页页带有体温和故事的手稿,它们分别出自夏洛蒂·勃朗特、拜伦、华兹华斯、查尔斯·狄更斯等英国文学巨匠之手。 此次展出的1847年《简·爱》手稿是英...
4月15日,由天一阁博物馆举办的《天一阁藏张寿镛手稿》首发及赠书仪式在天一阁状元厅举行,宁波市图书馆、宁波市档案馆、宁波帮博物馆等收藏单位获赠此书。 张寿镛先生(1876—1945)字咏霓,号伯颂,别署约园,浙江鄞县(今宁波市)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民国间历任浙江、湖北、山东、上海、江苏财政厅长、财政部次长。1925年,偕同仁创办光华大学,并任校长二十年,直至去世。历时十余年,...
日前,记者报道了著名考古学家牟永抗去世后,留下的三只箱子的故事(详见本报2月24日A4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在对手稿、标本陆续整理,日后将存档于所里的档案馆,这里既是这位浙江考古开拓人的“娘家”,而珍贵的资料又能为所里的后辈所用,延续了文物的生命。 昨天,浙江省档案局的工作人员给记者打来电话问道,除了留在所里的文物之外,牟老家里是否还留有一些手稿没有整理?作为一个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文...
扬子晚报2016年9月30日曾报道,南京六合法院开庭审理一起侵犯著作权案,原告是著名文学家茅盾的三位孙辈,诉南京某拍卖有限公司在未经合法继承人的许可下,公开发表和展览了茅盾毛笔手稿原件,侵犯了他们享有的该作品的发表权、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1月20日,该案在六合法院第二次开庭。 起诉书中称,上述手稿作品在被告南京某拍卖有限公司的2013年中国书画专场进行展览拍卖,最终以...
12月2日,故宫博物院获赠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唐兰先生的学术手稿,《唐兰全集》新书发布会暨学术座谈会同日举行。 唐兰先生的第四子唐益年代表家属将唐兰先生毕生学术手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作为珍贵的学术档案收藏。作为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唐兰先生对古文字学及中国文字学学科体系的建立、甲骨文字整理考释及自然分类法的提出、西周金文、青铜器及东周古文字材料研究、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简牍帛书的整理...
为得见鲁迅手稿真迹,全国多位“鲁研大咖”昨天下午齐聚绍兴鲁迅纪念馆,举行了一场鲁迅手稿与《古小说钩沉》研讨会。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郁、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黄乔生、北京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高远东和上海鲁迅纪念馆原馆长王锡荣等鲁研专家,以及美术史专家、书画鉴定家、收藏家,群贤毕至,以一种特殊的学术研究方式,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35周年暨逝世80周年。 鲁迅手稿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大多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