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展出的部分文物 3月份,萍乡博物馆与鄂尔多斯博物馆签订馆际文化交流协议,共同举办《八百年不熄的神灯——祭祀成吉思汗的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文化》精品临时展览。展览将于3月21日至4月20日期间在萍乡博物馆一楼专题展厅展出,有近200件具有典型蒙古族文化特色的精品文物参展。 鄂尔多斯是蒙古族传统礼仪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自古以来,诸多文化在鄂尔多斯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熠熠生辉。十三...
成吉思汗文献博物馆的珍稀文献。李爱平摄 3月16日,中新网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职业学院获悉,位于该学院内的“成吉思汗文献博物馆”,依靠上万册罕见文献,已成为研究成吉思汗历史最权威的地方。 消息指,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以“成吉思汗文献”为专题的博物馆(下称,文献博物馆),从2016年6月成立迄今,共接待上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游客。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在这里看到这些极...
时间: 2006 类别: 民俗 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 编号: Ⅹ-34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成吉思汗陵是历史伟人成吉思汗英灵供奉之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原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霍洛苏木,这里具有独具一格的成吉思汗传统祭祀活动。成吉思汗1227年病逝后,按照当时的习俗实行了秘葬。蒙古族为了纪念自己最杰出的领袖,在漠北高原建立了成吉思汗陵寝“八...
中国农历正月初一,内蒙古成吉思汗陵举行了丁酉年大祭。 冬日的成吉思汗陵附近白雪皑皑,热情的蒙古族民众为了得到长生天的保佑,不畏严寒从四面八方早早聚集于此。 此次祭祀仪式从献哈达开始,随后分别举行了献神灯、献全羊、烧香、祭香火、诵读大祭文、献圣酒、唱十二首歌等仪式。 此次祭祀所用的祭品亦非常丰富。据成吉思汗陵管委会提供的消息显示,这次的祭品共为9只绵羊、9尊(每尊7斤)白酒,此外还...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29日对外公布,闻名中外的成吉思汗陵安防工程正式获国家文物局批复,2017年3月份将全面启动该陵园安防工程。 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的成吉思汗陵,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中国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官方消息指,成吉思汗陵现有的点位监控探头,不能达到保护区域全部覆盖且无红外功能,门窗红外报警器部分失效,文物库房等重点区域无...
成吉思汗陵,1982年3月份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吉思汗陵现有的点位监控探头,不能达到保护区域全部覆盖且无红外功能,门窗红外报警器部分失效,文物库房等重点区域无出入口监控系统,整个陵园无电子巡更系统,陵园整体安防级别较低,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防护工作,成陵旅游区管委会会同市文物局、自治区文化厅向国家文物局提出实施陵园安防工程的申请,并于近日获批。 根...
7月3日,记者从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获悉,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成吉思汗文献博物馆日前正式开馆。 据了解,起初,成吉思汗文献博物馆是由民间人士巴拉吉尼玛和张继霞经过近30年、遍布40多个国家的收集,于2013年创建的一家民办博物馆。2016年6月,该馆正式移交给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成吉思汗文献博物馆现收藏有关成吉思汗及蒙古史方面的图书、文献达13000多册,类别达5000余种,涉及50多...
记者从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获悉,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成吉思汗文献博物馆日前正式开馆。 据了解,起初,成吉思汗文献博物馆是由民间人士巴拉吉尼玛和张继霞经过近30年、遍布40多个国家的收集,于2013年创建的一家民办博物馆。2016年6月,该馆正式移交给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成吉思汗文献博物馆现收藏有关成吉思汗及蒙古史方面的图书、文献达13000多册,类别达5000余种,涉及50多个国家和地...
4月27日,成吉思汗春季查干苏鲁克大典主祭日活动在成吉思汗陵举行。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丙申年成吉思汗春季查干苏鲁克大典主祭日活动,2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的成吉思汗陵隆重举行。 查干苏鲁克,蒙古语意为洁白的畜群。查干苏鲁克大典于每年农历三月十七至二十四举行,其中三月二十一为主祭日,是内蒙古草原一年一度规模最大、最隆重的成吉思汗祭祀活动。 蒙元史专家那楚格介绍说,这项祭祀活动以祭天...
内蒙古自治区成吉思汗陵管委会20日对外发布消息,在成吉思汗祭祀中颇为重要的99匹白马,日前已全部集结在草原上。这也是该陵近80年来首度集齐同色的祭祀马匹。 消息指,这99匹白马,又叫溜圆白骏,是草原上等级最高的马,它们由成吉思汗守陵人达尔扈特人多方寻访精挑细选而来。 “99”是一个象征意义的数字,表示“众多”。 据介绍,在一年一度的成吉思汗陵查干苏鲁克大典(春祭大典)上,这99匹白马将被牵至...
据日本共同网报道,日本与蒙古的联合考古队26日在大阪国际大学宣布,在Khalzan Shireg遗址出土了木片、陶器和家畜骨片,该遗址被认为是在13世纪建立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的军事据点“镇海城”。 放射性碳年代测定结果显示,木片是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中叶成吉思汗时期的物品。考古队代表、大阪国际大学名誉教授松田孝一说:“遗址是镇海城的可能性加大。蒙古高原的历史即使在文献中也只有零碎记载,希望通过...
日本与蒙古的联合考古队26日在大阪国际大学宣布,在Khalzan Shireg遗址出土了木片、陶器和家畜骨片,该遗址被认为是在13世纪建立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的军事据点“镇海城”。 根据放射性碳年代测定结果显示,木片是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中叶成吉思汗时期的物品。考古队代表、大阪国际大学名誉教授松田孝一表示:“遗址是镇海城的可能性加大。蒙古高原的历史即使在文献中也只有零碎记载,希望通过今后的调查来...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乡南营子村的一位普通村民杨进东在挖沙子时,意外发现了一座古代墓葬。根据专家考察,判断其年代为元代初年。根据种种迹象,专家有理由怀疑这是成吉思汗真正的葬身之地。”这是这几天微信上一直在疯传的《呼和浩特村民杨进东发现成吉思汗墓葬》一文内容。成吉思汗死后葬身何处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在没有足够的考古物证之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葬在何处将会一直是个谜。而且元朝10个皇帝,世人连一个...
资料配图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乡南营子村的一位普通村民杨进东在挖沙子时,意外发现了一座古代墓葬。根据专家考察,判断其年代为元代初年。根据种种迹象,专家有理由怀疑这是成吉思汗真正的葬身之地。”这是这几天微信上一直在疯传的《呼和浩特村民杨进东发现成吉思汗墓葬》一文内容。成吉思汗死后葬身何处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在没有足够的考古物证之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葬在何处将会一直是个谜。而且元朝10个皇帝...
世界上最早的外文版成吉思汗文献——波斯文《史集》;1886年法文版《史集》;盖满世界各国印章的《千年风云第一人》上海世博会记忆书;日本最早出版的《蒙古秘史》--那珂通世《成吉思汗实录》(1907);美国最早出版的成吉思汗传记——雅各布。阿博特《历史的创造者》……12日,世界首家成吉思汗文献博物馆主人巴拉吉尼玛将其搜集到的世界50多个国家的成吉思汗文献“移步”至内蒙古博物院进行展出。 记者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