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幅《五牛图》让大家记住了韩滉的名字,其父韩休墓的发掘,更是激起人们对韩氏家族的广泛关注。1月7日,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对外公布了韩休曾孙韩复的墓志,这个由韩复堂舅——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亲自撰文的墓志,用翔实的笔墨记录了韩氏大家族的跌宕起伏。 在现场记者看到,韩复墓志志盖为青石质,覆斗形,中部用篆书写着“唐故左庶子韩公墓志”。志石为青石质,高66厘米、宽67厘米、厚13厘米,志文有32行,满行3...
图为现场揭取壁画记者 田进摄 图为现场揭取壁画记者 田进摄 12月30日电,中新网记者探访了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的唐朝高官韩休夫妻合葬墓,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保护修复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文宗表示,受地下水、微生物等影响,已经出现了霉菌、空鼓、起翘变形、酥碱和剥落等病害,墓室已经无法保证壁画安全,文物部门决定进行揭取,随后搬迁保护。 史料记载,韩休直言敢谏,刚正不阿。有大臣向玄宗提出,韩休当上丞相之...
上周,《人民日报》 在头版位置刊发文章——《摒弃为官不为的消极状态》。文章指出,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只要不出腐败问题,所有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与其主动作为担风险,莫如平平安安混日子。这种把作为跟风险捆绑在一起的思维,实际上是将做清官与当庸官混为一谈。 历史上,也有些昏庸的官员,尸位素餐,毫无建树。那些庸官的故事,值得反思。 概不问事,姚崇说什么就做什么,当时人讥笑其为“陪伴吃饭的宰相” ...
墓室精美壁画。 图为韩休墓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8日通报称,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的唐朝高官韩休夫妻合葬墓已发掘完毕。墓中不仅出土了墓志、侍女俑等百余件文物,更发现了历经千年未褪色,仍清晰可见的精美壁画。 史料记载,韩休直言敢谏,刚正不阿。有大臣向玄宗提出,韩休当上丞相之后皇帝日渐消瘦。玄宗当即表示,“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韩休为相”的故事成为后世美谈。 韩休与夫...
唐朝宰相柳浑,是一位铮铮铁骨、富有正义感的诗人与政治家,其廉洁奉公的故事至今在流传。但因几度过着隐居生活的柳浑,其葬身之地一直是个谜。8月11日,记者获悉,北京、浙江、湖南等全国多地的柳氏后裔在上栗县上栗镇寻根问祖时,发现在一本传承400年的柳氏家谱中标有柳浑墓葬地的简易图,10多位柳氏后裔进而根据此图,在上栗与宜春交界的洪塘镇江村找到了始祖柳浑的墓。 后代在柳氏宗祠寻祖 族谱中...
在当今社会,官员因工作失职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及恶劣影响,或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因此主动提出辞去现任职务,叫做引咎辞职。其实,引咎辞职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由于案例实在太多,这里,仅以宋代仁宗一朝为例,谈谈几次引咎辞职事件。 宝元元年(1038年),灾异频繁发生,流民大量涌现,但当局没有采取救助措施。时任谏官的韩琦上书仁宗皇帝,指责当朝宰相王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立中四人庸碌无能,没有建树...
图:上官婉儿墓发掘现场。 图为壁龛清理情况。 图为墓志出土情况。 人们对女皇武则天或许不太陌生,但其一直重用的“巾帼宰相”——上官婉儿,却留下了众多谜团。如今,考古学家在西安咸阳机场意外发现了一座被盗扰的唐墓,从目前出土的墓志可以断定墓主人就是上官婉儿,从而让人对这位盛唐时期的“女宰相”充满了想象。 发现遗骨墓...
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古发掘与清理,考古工作者在唐代“女宰相”上官婉儿的墓内竟然没有发现棺椁,尤其是部分天井和甬道被大规模破坏的情况表明,其埋骨之地可能曾遭遇某种“官方毁墓”。 专家分析,由于上官婉儿生于武则天到唐玄宗时期,武氏和李氏家族争斗不已,其墓葬之地很可能因某种政治原因遭遇过“官方毁墓”,甚至其埋骨之地无骨可埋也有可能。中...
陆贽是唐代政治家、文学家,曾出任宰相。他性情刚烈,严于律己,以天下为己任,曾提出“立国之本,在乎得众”。别人送给他的礼物,他一概拒绝。德宗皇帝都觉得他太“不近人情”,劝说道:“卿清慎太过,诸道馈遗一律拒绝,恐事情不通,如鞭靴之类,受亦无伤。”大意是:爱卿太过清廉了,别人送什么都不收也不好,像马鞭靴子之类的,收下也没什么关系。 陆贽却坚持说:“贿道一开,辗转滋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
目前正值数九寒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现代人的取暖方式各种各样。那么,在没有电热没有空调没有集中供暖的古代,人们除了烧柴取暖还有哪些取暖办法呢? 汉代“温调殿”靠什么保温? 墙壁“以椒为泥涂室”做保温材料 在古代,冬天并没有现代“集中供暖”的说法,但这并不等于没有暖气。在秦汉时,冬天可以调节室内温度的房间已出现,时称...
目前正值数九寒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现代人的取暖方式各种各样。那么,在没有电热没有空调没有集中供暖的古代,人们除了烧柴取暖还有哪些取暖办法呢? 汉代“温调殿”靠什么保温? 墙壁“以椒为泥涂室”做保温材料 在古代,冬天并没有现代“集中供暖”的说法,但这并不等于没有暖气。在秦汉时,冬天可以调节室内温度的房间已出现,时称“温调房”,这一名词与现代的“空调房”。倒颇相似。东...
《红楼梦》第四回写道,金陵应天府门子对新到任的知府贾雨村说:"如今凡做地方官的,都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势极富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也难保呢!"这是对古代官员为何要"傍大款"的极好说明。 对当官的来说,与富人交往须注意,不可一意交结富人,不可与他们拉拉扯扯,否则易于为他们所用。富人想用手中的钱,换你手中的权,你不加防备,抵御不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