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4年的某一天,我们在考古现场挖到一块残砖,上面有‘舍入塔内’的字样,于是我们估计附近有古塔的塔基遗址。”昨天,上博考古队员在青龙镇遗址发掘现场讲述当时的故事。顺着印有四个字的这块残砖,考古队员终于在青龙镇通波塘边,挖掘出一个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的古寺塔基和神秘地宫。 隆平寺古塔高约50多米 记者来到刚刚向世人露面的青龙镇隆平寺塔基遗址,这片不到1000平方米的地方已经被铁丝网围护了...
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开始在今天的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建造一座堪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在以后的2000多年时间里,围绕着这座神奇的陵墓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谜团和猜想。 秦始皇陵地宫究竟有多大?真的存在“水银江河”吗?气势恢弘的地下军阵让人叹为观止,那么,秦帝国的地下“养马场”又在哪里……11月22日,秦俑学第八届学术研讨会在临潼召开,国内1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
唐鎏金双狮纹菱花圈足银盒 集法门寺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三馆之精华的《法门寺与唐代密教艺术展》目前正在深圳博物馆新馆展出。该展是国内首次以密教为主题的佛教艺术展,由深圳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主办,西安碑林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协办,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密教法器与造像等文物,包括法门寺地宫放置佛指舍利的鎏金银宝函、供养鎏金银香炉与香宝子、鎏金银茶具、秘色瓷、玻璃器以及西安安国寺白石菩萨、明王...
浙江杭州雷峰塔地宫遗址遇到了烦心事——不少前来参观的游客不断向遗址内扔钱,全然不顾旁边“保护遗址,请勿抛物”的提示。由于钱币堆积过多,景区工作人员不得不频繁清理,一年下来竟清理出两万元之多。 对于文物古迹而言,这种“被钱砸中”的感觉并没有那么美好。遗址由于历经千年的风雨侵蚀,其本体已经非常脆弱,因此更需要得到妥善保护。尽管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回应称,目前没有发现游客所扔硬币对塔体造成影响,但...
11月25日上午,由深圳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联合主办,西安碑林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协办的“曼荼罗——法门寺与唐代密教艺术展”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幕。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国佛教全面繁荣的时期。逐渐形成了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成实宗、密宗、禅宗、净土宗等八大宗派。 密教是佛教的重要派别之一,盛中唐时期随着密宗的形成尤为兴盛,它以念...
法门寺与唐代密教艺术展 11月25日上午,由深圳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联合主办,西安碑林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协办的“曼荼罗——法门寺与唐代密教艺术展”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幕。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国佛教全面繁荣的时期。逐渐形成了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成实宗、密宗、禅宗、净土宗等八大宗派。 密教是佛教的重要派别之一,盛中唐时期随着密宗的形成尤为兴盛,它以...
2016年11月25日上午,由深圳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联合主办,西安碑林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协办的“曼荼罗——法门寺与唐代密教艺术展”将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幕。 本次展览是国内首次以唐代具有广泛政治、文化与宗教影响的密教为主题的佛教艺术展,包括法门寺地宫文物和安国寺密教造像两个单元。 法门寺地宫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1987年重新开启,千余件...
山东兖州兴隆塔地宫出土的舍利碑刻、石函、鎏金银棺、舍利金瓶等国家一级文物4月22日首次在山东省博物馆向观众展出。 据介绍,兖州兴隆塔始建于隋代,北宋为供奉“西天世尊金顶骨金身舍利”而修建六层舍利塔和七层地宫。兖州是古九州之一,是儒学、佛学交会区,自北朝起,隋、唐、宋、明、清诸朝佛教都在兖州兴盛不衰。据悉,由于兖州兴隆塔地宫常常被盗,山东省文物局2008年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省博物馆、...
山东兖州兴隆塔地宫出土的舍利碑刻、石函、鎏金银棺、舍利金瓶等国家一级文物22日首次在山东省博物馆向观众展出。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展品包括明代的鎏金木雕佛坐像,宋代的释迦牟尼佛涅槃图鎏金银棺、嘉佑八年舍利纪事碑,及南北朝时期的石雕佛、铜菩萨造像。 据中共山东省博物馆党委书记王斌介绍,兖州兴隆塔始建于隋代,北宋为供奉“西天世尊金顶骨金身舍利”而修建六层舍利塔和七层地宫。兖州是古九...
山东兖州兴隆塔地宫出土的舍利碑刻、石函、鎏金银棺、舍利金瓶等国家一级文物22日首次在山东省博物馆向观众展出。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展品包括明代的鎏金木雕佛坐像,宋代的释迦牟尼佛涅槃图鎏金银棺、嘉佑八年舍利纪事碑,及南北朝时期的石雕佛、铜菩萨造像。 据中共山东省博物馆党委书记王斌介绍,兖州兴隆塔始建于隋代,北宋为供奉“西天世尊金顶骨金身舍利”而修建六层舍利塔和七层地宫。兖州是古九州之一,是儒学、...
日前,由山东博物馆与兖州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兖州兴隆塔地宫文物特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展。据悉,兖州兴隆塔地宫文物特展为期50天,展陈面积1000平方米,主要展出2008年兖州兴隆塔地宫出土的一批珍贵文物,包含舍利石函、鎏金银棺、舍利金瓶等国家一级文物,安葬舍利记事碑、玻璃缽形瓶等国家三级文物,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舍利、钱币等古代文物。 此外,“镜头中的兴隆文化园”图片展同期展出,这些照片集中展现了从兴隆塔...
4月24日,在山东博物馆,市民在参观兖州兴隆塔地宫文物特展。 近日,山东博物馆与兖州博物馆联合举办“兖州兴隆塔地宫文物特展”,为期50天,主要展出2008年兖州兴隆塔地宫出土的舍利石函、鎏金银棺、舍利金瓶等等珍贵文物。 4月24日,在山东博物馆,市民在参观兖州兴隆塔地宫文物特展。
【摘要】1970年11月,张掖大佛寺金塔殿殿基附近防空洞开挖建设,挖掘出瘗埋于地宫中的舍利石函等文物,使金塔殿及金塔古台名噪一时。现藏于张掖市甘州区博物馆的部分金塔殿传世及地宫出土文物见证了大佛寺在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对研究张掖大佛寺及金塔殿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张掖 大佛寺 金塔殿 地宫 文物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年02期
1987年,法门寺唐塔地宫中出土了20件比较完整的琉璃器,也是我们所说的玻璃器。根据地宫出土的《物帐碑》记载,这批琉璃器为唐僖宗(873-888)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之器具,除一套茶碗茶托是典型的中国器型外,其余按年代应是早期伊斯兰琉璃器。 图一:盘口细颈贴塑淡黄色琉璃瓶 地宫中出土的盘口细颈贴塑淡黄色琉璃瓶,高21厘米,腹径16厘米。黄色透明,无模吹制成形,底部有加工疤痕。盘口、细...
地宫内用水银营造的川江河海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开始在今天的陕西省临潼区骊山脚下建造一座堪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在以后的2000多年时间里,围绕着这座神奇的陵墓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谜团和猜想。 2002年4月,我国首次对秦始皇陵进行地下考古勘察工作。在历时一年的考古勘察中,研究人员初步确定地宫的深度达到了30米,足足穿过了三层地下水,地宫的高度为15米,相当于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