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五知斋琴谱八卷 由国家图书馆举办的“太古遗韵——中国古琴文化大展”于11月18日进行预展并于22日正式开展。“太古遗韵——中国古琴文化研讨会”同期举办,国内知名古琴名家和学者20余人与会,就典籍中的古琴文化内涵、古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以及古琴文化的传承与现状进行交流探讨。 研讨会上,国家图书馆副馆长李虹霖就国图收藏的古琴典籍、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铁琴铜剑楼中的铁琴以及国家典籍博物馆在...
11月18日,一张罕见的木质铁皮衣古琴现身中国国家典籍博物馆的“太古遗韵—中国古琴文化大展”。 首次面向公众展出的这张木质铁皮衣仲尼式古琴于1950年入藏国家图书馆,琴身长120厘米、宽约23厘米、高10厘米,琴面上可扣七弦。当年,江南常熟瞿氏第二代瞿镛正是得到了这把铁琴和一个铜剑,才有了“铁琴楼剑楼”这个藏书楼名字。 当代著名古琴及昆曲专家马维衡坦言,此前看到过类似照片,这是他首次见...
刘比建手持楚漆器作品《仿古九连墩十弦琴》 2002年出土于枣阳九连墩2号墓的战国漆木十弦琴,通体涂漆,上绘纹饰,是迄今所见先秦至西汉时最精美的古琴之一。今年8月,知名楚漆器工艺师刘比建与湖北省博物馆合作,历时两年“复原”该琴。日前,《仿古九连墩十弦琴》与全国其他23件工艺美术作品一起,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记者昨日在湖北省博物馆“刘比建楚漆器作品捐赠仪式”上见到《仿古九连墩十弦琴...
“左琴右书”张晖古琴、王凯书法视听雅集嘉宾合影 2016年10月15日下午,由终南印社主办,空空道美术馆承办的“左琴右书”张晖、王凯古琴书法视听雅集在半坡艺术区空空道美术馆举行。“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琴以咏志,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品格寄寓了文人雅士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书为心画,书法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以书见心,为历代文人叙事寄情最重要的方式。这两种文...
《广陵古琴》书影 君子之雅,琴棋书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琴一直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在扬州,古琴不仅是世界级“非遗”项目之一,广陵琴派也是国内影响最大的琴派之一。广陵书社推出了一本《广陵古琴》,由管世俊、樊继健主编,首次从“非遗”的角度解读古琴,从历史渊源到琴派介绍,从斫琴技艺到传承发展,用大量真实的图片,以及翔实的文字,首次全面解读广陵古琴。 古琴艺术源远流长 广陵...
“我所理解的匠心精神是,做一件事情,看准了之后,就要从一而终的坚持下去,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极致。人要有定力,耐得住寂寞才终有所成。” 四月初前往苏州访谈苏扇大师王健,行程结束之际,偶然间在的士上听到司机谈起一位民间手艺人——西塘“三把刀”之一的剪纸艺术大师钱锦铭。“他用刻刀做出来的剪纸非常厉害,范冰冰、易中天等名人都订制过他的作品。我自己也想要一幅做收藏呢。” 听到司机赞不...
6月11日中国将迎来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和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共同推出的经典系列“良辰美景·恭王府2016非遗演出季”将于6月10日至13日在恭王府和国图艺术中心上演。“演出季”将分为“泰山北斗:古琴名家名曲展演”和“南昆正宗:昆剧名家经典展演”两大部分。 “泰山北斗:古琴名家名曲展演”专场,主办方力邀国内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泰山北斗级琴家再次聚首,龚一、李祥霆、吴钊、姚...
“我有嘉宾, 鼓瑟鼓琴” ,新年第一天, 岛城琴友欢聚在青岛市博物馆, 以雅集活动迎接崭新的 2016年。青岛市博 “博琴雅韵” 古琴雅集从 2014年元旦开启以来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深受社会各界琴友支持与喜爱。 随着越来越多的岛城市民热爱古琴, 精熟琴艺,呼应社会需求, 今年的 “博琴雅韵” 立足百姓, 不设门槛、 不限年龄、 不拘形式, 乐道于此的琴友都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展示、 交流、 切磋琴技...
古琴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琴棋书画”中的“琴”指的就是古琴。古琴收藏从原先的冷门到现今变成热门,其背后是人们对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追求。 古琴之所以成为热门藏品,主要是因为拍场上拍出了高价的“老琴”。据了解,10年前古琴在收藏界乏人问津,转机出现在2011年。当年的中国嘉德春拍上,当代大收藏家王世襄的旧藏唐代“大圣遗音”琴拍出1.15亿元,此后,古琴就从冷门货一跃成为受到藏家追捧的佳品。不过,实...
近年来,古琴价格在拍卖会上扶摇直上,全国各地的古琴爱好者和收藏者开始成倍增长。但有业内人士发现,市场上够得上收藏级别的古琴非常稀少,而假琴的制假水平也很高,古琴的投资风险巨大。 古琴存世量仅为2000把左右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古琴早在春秋战国就已盛行,其可谓中国古乐器中历史最悠久、艺术水准最高、制作最为精致的艺术品,同时也是一种具有极高价值的收藏品。 收藏级别的古琴,一般是指19...
第二十一届法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近日在巴黎卢浮宫举行,海内外众多“非遗”、逾百家文化创意产业聚集于此,进行展示与交流。作为扬州文化的代表之一,国家级“非遗”古琴也亮相博览会,深受当地市民、艺术家青睐。图为外国专家现场了解古琴历史。
画家江文湛收藏的新制古琴“昆仑玉” 特邀嘉宾 陈志彦(稼轩琴坊创办人) 程久霖[梅庵琴派传承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理事] 肖茂国 (广陵琴派传承人、斫琴师、中国一级工艺美术师) 嘉宾主持 赵利平(收藏家、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 古人常以琴棋书画论及一个人的才华和修养,而琴为四艺之首,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八音之首。 如果是10年...
流传千年的古琴在山西太原集中展出,难得一见。 29日,唐、宋、明、清等不同时期的古琴集中在山西太原展出。其中一把唐代“万壑松”琴尤为珍贵。业内人士表示,流传至今的古琴数量稀少,唐代古琴存世不超过20把。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和七弦琴,是中国汉族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琴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必备技艺。 ...
琴是汉文化中地位最为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都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今天我们来看一件与中国近现代最著名文人张大千有关的古琴。 此琴为仲尼式,琴长119厘米,额宽16.5厘米,肩宽17.5厘米,琴尾宽13.5厘米。琴体扁而宽,为宋琴之代表,蛇腹断纹明显,琴为赭石...
8月11日由四川博物院、黑龙江省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巴蜀情韵——四川博物院藏古琴精品展”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开幕。 展览共分为“古琴的悠远历史”“松石间意——唐宋元古琴”“太古希声——明代古琴”“金声振玉——清代及近代古琴”四个版块,共展出23张古琴,时代从唐至清,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琴的演变轨迹,是四川博物院所藏古琴之精粹。其中唐代“石涧敲冰”琴形制浑厚,古朴凝重,声音圆润纯正,有典型的唐琴风韵。此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