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6月30日从上海世博会博物馆获悉,该馆公布了7月份的印章目录,包括1枚蜀葵月章、5枚世博会纪念展展品章以及纪念建党93周年的七一章。此外,还推出了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和“大暑”节气章各1枚,并提供全月盖章服务。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七月份进入到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小暑和大暑。此次馆方设计的两枚节气章洋溢着浓郁...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杨花落尽子规啼,转眼春尽。 4月20日是谷雨节气,本周,我们迎来了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气温升高降水多。养生保健专家福建中医学院国医堂副院长许仕纳提醒说,谷雨时节气温回升快,湿气重,公众祛湿热、防春火是关键。 舌苔厚、头晕、口苦、口干……最近,来中医学院国医堂就诊的不少患者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国医堂副院长许仕纳说,这就是谷雨天最容易出现的湿热。 许仕纳说,谷雨时节,雨多...
古人认为,一年四季变换,寒暑交替,是因为天地间有着阴阳二气。《黄帝内经》上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秋分这一天,正是阴阳交接,分割寒暑的日子。秋分的“分”是“半”的意思,秋天刚好过了一半。过了秋分,就不打雷了,小虫子也钻进了泥土,开始筑自己冬眠的窝。天地改由太阴星君月神掌管。所以秋分之夜,要祭月。《太常记》上说:秋分祭夜明于夕月坛。夜明就是月亮。 秋分之夜,在院子里月光...
春分节气详细介绍 地球每365天5时48分46秒,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度时,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在南纬23.5度时称为冬至;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经到了夏、冬两季的中间了。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了,这也就到了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