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辽代釉陶三彩套盒(如图)由两件浅盘组成,高4厘米,口径15厘米。浅盘为子母口,浅腹,八曲花瓣形高座,高座表面装饰印花牡丹花叶纹。浅盘大部分上施黄釉,牡丹花上施白釉,牡丹叶上施绿……辽代釉陶三彩套盒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 辽三彩即辽代生产的低温釉陶器,不仅限于黄、绿、白三色釉,绿、黄单彩器也很有特色。辽代釉陶器的生产,既有专门的窑场,也有专烧釉陶的窑炉。辽代窑场,目前发现有赤峰缸瓦窑、林东南山...
在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中,曾经建立了比较稳固的政权,在其统治区域开发经济,具有自己的陶瓷手工业的强悍民族,就是辽、西夏和金。 辽是以契丹族为主的政权。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当选为可汗,他破坏选举制,一直占据可汗宝座。公元916年即皇帝位,建立了契丹国,称为辽太祖。 阿保机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汉族的封建制生产方式,把掳去的汉人不作奴隶对待,而是向他们学种田、冶铁和陶瓷生产技术,其陶瓷...
日前,在法库叶茂台圣迹山辽墓群保护区外,一座辽代八角墓室被成功发掘,新出土葬品8件,墓主人初步推断为萧氏后族中的一名武将。 据悉,法库叶茂台当地居民9月21日发现一座塌陷墓葬,及时上报,经沈阳市文物局批准后,通过半个多月的发掘,8日中午完成墓葬发掘工作。 据了解,此次发掘的这一墓室,所用石料为火山岩,凿刻为平整的长条形,砌成等边八角墓室,墓室内发掘出绿釉壶、酱釉钵等8件葬品。经考古人员...
墓室呈八角型。沈殿成摄 被誉为“大辽福地、宰相故里”的沈阳市法库县,日前成功发掘一座辽代八角墓室,出土葬品8件,墓主人初步推断为辽代萧氏后族中的一名武将。 发掘出绿釉壶等8件葬品。沈殿成 摄 库县相关部门10月10日发布消息称,9月21日,在叶茂台圣迹山的辽墓群保护区外,当地居民发现一座塌陷墓葬,及时上报。经沈阳市文物局批准后,在市考古所专家指导下,法库县文物办带领当地群...
契丹族建立的辽王朝(公元916年——1125年)曾雄踞中国北方二百余年,其风格独特的陶瓷产品,一直为古陶瓷鉴赏者们所称道。整体来看,为满足自身游牧民族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辽代陶瓷产品无疑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其陶瓷生产又显然受到了中原先进制瓷工艺的深刻影响,带有明显的中原陶瓷文化因素,因此辽代陶瓷可称是中原与契丹两种文化互为借鉴融合的产物。 目前考古调查发现或发掘过的辽代瓷窑遗址以主要分布在辽...
8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委宣传部对外通报,近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辽代陈国公主墓因遭洪水侵袭,面临坍塌,目前当地相关部门已展开紧急抢修。 辽代陈国公主墓全称为辽代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位于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斯布格图村北。1986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进行了清理发掘。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墓为砖砌中型多室壁画墓,...
这是一件辽代定窑白釉花口折腰盘(图1),高4.6厘米,口径15.8厘米,底足6厘米;五花口,圈足,白胎,釉色泛浅米黄。 这件器物系仰烧烧成,其工艺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釉色泛黄,釉层稍厚。盘外壁釉色或深或浅对比明显,色泽过渡自然;二是盘外壁有3道明显的从上至下的垂泪痕。痕迹自然流淌,并向周边随意扩散,不做作;三是盘内壁(图2)口沿处可见细细的手工拉坯痕,靠近盘内部肉眼看不见旋坯痕迹,可能是由于...
辽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契丹人在唐末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当时的契丹人的生存状况非常恶劣,“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鱼为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马逐水草、人仰湩酪”。 契丹人有用动物骨头制作饰品和生活用品的传统习俗,例如:骨簪、骨梳、骨粉盒、骨刷柄等。1962年,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在辽上京遗址进行调查勘探时,发现了大量的骨制品和半成品。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出土于辽...
辽代铜镜出土比较少。就目前出土情况看,辽镜多为河北省出土,《历代铜镜纹饰》一书中就收录有16枚。辽镜形制基本为圆形,偶见八角形;纹饰以花草、禽兽、盘龙等为多见,主要包括花枝镜、花鸟镜、文字镜、盘龙镜等几种类型。 花枝镜多以折枝花、牡丹花或四花果纹等作为主题纹饰。花鸟镜主要有仿唐代的牡丹鸾鸟镜、飞鸟葡萄镜等。文字镜以八角形为常见。镜中字体包括契丹文和汉文两种。这种契丹文与汉文并存的现象,足见汉...
在辽代古墓中发现的玛瑙双陆棋。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驻阜新记者 蔡红鑫 翻拍 阜新市在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在辽代古墓中发现了被誉为国之瑰宝的辽代玛瑙双陆棋。 据阜新市博物馆馆长胡健介绍,从查找的全国墓葬资料看,墓中随葬品有玛瑙“双陆棋”的尚为首次发现。 双陆棋子为马形,黑白各十五枚,两人相博,掷骰子按点行棋,约在魏晋时传入中国。双陆棋在唐代、五代、辽代、金代、元代曾风靡一时,...
日前,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承德市文物局和隆化县文保所组成考古队,在隆化县尹家营满族乡上京堂行政村孙志沟自然村北部发现一六边形墓葬。 孙志沟墓群位于尹家营满族乡上京堂行政村孙志沟自然村东北1000米,当地俗称“朝阳地”的山坳南坡。“朝阳地”约呈半圆形,坡度约20°.原为梯田,现为退耕地,种植有山杏树。东侧为“窟窿山”,南为一道冲沟,俗名“小北沟”。 据隆化县文保所工作...
平泉县博物馆坐落于国家AAA景区、河北省“十佳公园”泽州园内,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展厅面积7566平方米,分为就日馆和苏颂碑林两个部分。 就日馆建筑结构遵从辽代风格,平面布局为“回”字形,以中间一大厅、周围四小厅为主体,代表辽代五京以及游牧民族四周帐篷围绕中军帐篷而布置的特色。建筑遵循“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章法,采用盝顶式屋顶、大尺度斗拱、深远的...
网络配图 图文无关 2月28日,记者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已完成对康平张家窑辽墓群抢救性发掘,10余座辽代墓葬出土。 辽王朝始建于公元10世纪初,由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立国210年,历经9位帝王,与当时统治中原的宋朝对峙,签订澶渊之盟,后被金朝所灭。其创制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与汉字并行使用。 据考古专家介绍,已勘察出辽代墓葬群5处、遗址6处,出土鸾鹤纹铜镜、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