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红山文化遗址”即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际,本月14日,“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沈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牛河梁遗址管理处联合主办,齐聚百余位国内专家。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滕卫平、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等出席。 牛河梁遗址被发现已近30年 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我省朝阳牛河梁遗址发现了规模巨大的坛、庙、冢,出土了大量精美玉器...
在“红山文化遗址”即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际,本月14日,“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沈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牛河梁遗址管理处联合主办,齐聚百余位国内专家。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滕卫平、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等出席。 牛河梁遗址被发现已近30年 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我省朝阳牛河梁遗址发现了规模巨大的坛、庙、冢,出土了大量精美玉器,代表这里曾存在过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
近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与内蒙古敖汉旗博物馆在敖汉旗兴隆沟红山文化遗址进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三期测绘、调查时,抢救性发掘出土一尊整身、盘坐、戴冠、口呼状磨光红陶人像,人像通高55厘米。 据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队长刘国祥介绍,这尊写实人像距今约5300年,似属红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新华社记者汪永基 摄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技师王瑞昌(左)与敖汉旗博物馆馆员王泽在修复陶人(7月3日摄)。 近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与内蒙古敖汉旗博物馆在敖汉旗兴隆沟红山文化遗址进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三期测绘、调查时,抢救性发 掘出土一尊整身、盘坐、戴冠、口呼状磨光红陶人像,人像通高55厘米。据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队长刘国祥介绍,这尊写实人像距今约5300 年,似属红山文化晚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