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凡玩收藏的人都知道,钱币有错版,邮票有错版。虽然从设计稿样到制版,再到付印,从中经过多道程序的严格审核,但最后还是出了差错。这是不争的事实,由此也使得错币错票显得异常珍贵。那么,在专为皇家烧制的御瓷会不会出现错版器呢?这只有在瓷胎画珐琅中有可能,其他种类的御瓷在送京城前督窑官派专人进行严格挑选,不敢出丝毫差错,否则会掉脑袋的。而瓷胎画珐琅就另当别论了。因据清宫档案记载,珐琅彩瓷因太为珍贵,即使烧坏...
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珐琅彩瓷是极为名贵的品种,也是我国陶瓷装饰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尤其在清代,珐琅彩瓷一直是专为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更是“庶民弗得一窥”的御用品,其瓷质细润、色泽鲜艳,与宋汝瓷、元青花并驾齐驱,被称为“世界上最奢侈的艺术品”。 在天津博物馆内,收藏着一件清代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这件珐琅彩瓷器器型小巧,高16.3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5厘米,瓶胎质细腻洁白,胎...
瓷器藏品经典之作 雍正款珐琅彩珊瑚红地花鸟象耳尊 一双巧手,携一抔净土,经揉泥做坯到开窑检验打磨,十多个步骤才得一件精美瓷器。世人都知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但是在中国五千年的滚滚历史长河之中,真正谈得上是瓷器经典之作的,却寥寥无几。 中国瓷器的发展,自商代开始,宋代为鼎盛时期。但元明清时期的瓷器却是中国最具收藏价值的瓷器。按照瓷器造型上的价值来看,陈设器是最具价值;装饰价值上又是彩饰为最高...
清 康熙 高7.6厘米、口径15.6厘米、足径6.1厘米 碗撇口,弧壁,深腹,圈足。外壁以黄釉为地,珐琅彩绘缠枝牡丹纹,四朵富丽的牡丹花俯仰盛开,色彩绚丽,其间点缀数朵各色小花。花朵硕大饱满,枝蔓缠绕,寓有“年年富贵”吉祥之意。内壁施白釉,外底蓝料彩双方栏内书“康熙御制”四字双行款,字体笔画粗宽,挺拔端庄。 珐琅彩是康熙时期创烧的名贵彩瓷品种之一,康熙三十五年(1696)始制,其...
该瓶高16.5厘米,直径8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造型秀丽,瓶口和颈部相对彩绘莲纹,期间用宝石红料彩绘瑞花,附设双灵芝纹耳。腹部装饰各色大小葫芦,枝叶繁茂,几只蝙蝠翩翩飞舞。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代表象征。此器小敞口、细颈、圆腹,圈足,颈部饰双耳,造型新颖,轻巧秀美。器物通体施白釉,光滑莹润。颈部饰粉红色吉祥纹,色彩艳丽,瓶腹绘蝙蝠葫芦...
这件清乾隆款古铜珐琅彩出脊四龙罍(见图),高32.2厘米,口径长13厘米,宽10.5厘米,腹径23.7厘米,现藏沈阳故宫(微博)博物院。 该罍系仿古代青铜器式样而制,撇口,短颈内束,溜肩深腹呈弧形,底足较高,圈足外撇,胎体较厚;肩部左右侧对称饰有兽首双耳,兽口吐水呈环形;颈部、肩部、腹部、足部在四角和前后面中央均出戟,戟沿凸螦起伏,戟面刻以回纹;腹部前后面中央另有圆雕兽首环状装饰;颈部四面雕...
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盛行。其特点是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靓丽,画工精致。 三代珐琅彩瓷的发展有各自的时代特点。康熙时候的珐琅彩绘大都仿照铜胎画珐琅时的色彩图案。施色匀净是康熙珐琅彩的最大特点;雍正初年时珐琅彩绘变化不大,构图仍是呆板的对称,但写生画开始多了起来,有了些活力,背景地仍是胭脂红...
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康熙、雍正两朝,器型更加丰富,仅瓶类就有蒜头瓶、双连瓶、葫芦瓶、双耳瓶、棒槌瓶等多种造型,茶壶、酒盅、方盒、盖碗、圆盘,碗、碟类器皿数也明显增多。 乾隆珐琅彩花鸟纹碗 乾隆一朝史称盛世,文化、艺术达到高峰。前期,乾隆皇帝对珐琅彩瓷也像其父与祖父那样热衷。乾隆中期以后,他的兴趣已由珐琅彩转向其他工艺的制作。到了后期,珐琅彩的制作就...
珐琅彩瓷器是由景泰蓝演变而来。景泰蓝是铜胎上珐琅釉而成,若改为瓷胎上珐琅釉则叫珐琅彩。 珐琅彩起始于康熙后期,顶盛时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正期的珐琅彩水平最高, 工艺最美。乾隆时期慢慢转向粉彩,故珐琅彩终止于乾隆后期,同时还有一部分瓷器其釉料有珐琅釉和粉彩共存。这是过渡时期的珐琅彩器,你说它是珐琅彩吗,它有粉彩,你说它是粉彩吗,它又有珐琅釉,但瓷艺水平都很高。 珐琅彩的制作是由景德镇烧...
鉴定要领 瓷胎:瓷胎细薄,修胎规则,完整无缺,大多为小件,超过一尺大的都少见。 造型:多为碗、瓶、烟壶之类的日用小件瓷器和动物摆设品。 底轴:为纯白轴,不偏青也不偏黄,轴面光滑洁净无疵。 珐琅彩色:色极鲜艳且柔和,很少为纯色而为粉彩型偶合色。色种多,同一物上可出现七八种颜色,多达十多种。 色料特点:每一图案均由多种色料调配而成。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质反光感,有时还可反...
珐琅彩是一种非常名贵的釉上彩,为釉上彩之冠。珐琅彩瓷是清康熙朝中晚期时,将西洋金属胎画珐琅的珐琅彩料,移植到瓷胎上的一个的创举。 “清三代”珐琅彩瓷制作十分考究,除预制的上等精细素瓷在景德镇御窑厂按宫廷出样的烧制外,其余的工艺全部在宫廷内务府造办处进行,雍正六年起始有自制珐琅彩料。“清三代”珐琅瓷均由宫廷画师彩绘,极费工时,兼之其成本极高,产量不多,多为小件器。珐琅彩瓷制成后全部由皇家垄断...
碗撇口,弧壁,深腹,圈足。外壁以黄釉为地,珐琅彩绘缠枝牡丹纹,四朵富丽的牡丹花俯仰盛开,色彩绚丽,其间点缀数朵各色小花。花朵硕大饱满,枝蔓缠绕,寓有“年年富贵”吉祥之意。内壁施白釉,外底蓝料彩双方栏内书“康熙御制”四字双行款,字体笔画粗宽,挺拔端庄。 珐琅彩是康熙时期创烧的名贵彩瓷品种之一,康熙三十五年(1696)始制,其制作先在景德镇烧制坯胎,运送至京,由宫内如意馆挂彩烧 造,将铜胎画珐琅...
珐琅彩,创烧于康熙时期,在雍正、乾隆时,达到顶峰。单从名字上看,就不像青花、斗彩、影青或者是五彩那样本土化。其实,最早珐琅彩的原料是舶来品,从欧洲进口的。但是珐琅彩瓷器的出现,却是清朝康熙皇帝下令宫廷匠师把铜胎画珐琅的技术移植到瓷胎上的。此种技法的成功运用使得瓷器大家族又增加了一个新成员。 珐琅彩瓷为清朝宫廷御用瓷器,有时也赏赐给一些有功的大臣,而普通百姓连见到都是很困难的。在烧制过程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