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加强不可移动文物长效管理和合理利用,杭州市余杭区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全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利用资金补助项目申报工作。日前,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区财政局经过认真审核申报材料,同时结合实际成效,联合发文下达了2018年度杭州市余杭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利用项目补助资金。补助一共涉及15个镇(街道)的71处文物,补助内容包括文物日常养护、安全巡查、展示提升、开放管理、安防设施配备或更...
吴越国“一军十三州”的前世今生,去哪里看?1月28日,位于杭州市临安区锦城街道天目路800号的临安博物馆正式开馆。 临安博物馆北依锦溪、南至杭昱公路,占地一万余平方米。五代十国中的吴越国立国72年,辖一军十三州,版图包括今浙江省全境、福建北部、江苏南部和上海部分地区。 临安博物馆馆长鲍伟华说:“吴越国君主钱镠的出生地就在眼前的锦城街道区块,博物馆建在这里还可以和规划中的吴越文化公园相互...
日前,杭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发文批复《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以下简称《大运河规划》),明确《大运河规划》是实施杭州市大运河保护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 自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大高度重视大运河保护工作,市运河综保委委托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编制《大运河规划》。 “本次规划积极落实大运河申遗文...
1月24日,第二届全国博物馆学优秀学术成果评选初评会在浙江杭州召开。评选活动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文物报》和《中国博物馆》联合承办,中国知网协办。 本次初评会评委由13人组成,主任由主办单位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博物馆学专委会委员、国家文物局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专家库随机抽取的专家组成。评选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实行回避制度。 经资格审查,中国知...
日前,杭州市人民政府发文正式批复《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以下简称《大运河规划》,明确《大运河规划》是实施杭州市大运河保护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 批复要求,《大运河规划》主要措施应当纳入《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016年修订),并与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土地利用、城市建设、道路交通、河道整治、水环境保护、防洪排涝、旅游发展等专项规划相衔接。《大运河规划》要严...
如果穿越回几百年前的杭州,拥有了长达18天的春节黄金周,你会怎么过?这份古代杭州人的春节攻略,送给即将过年的你。 注意看,我们还划了重点,毕竟古人在过年这件事上,真的比我们讲究太多了。 这些早已消失的习俗规矩,现在细细读来,是不是觉得特别有意思——古人呐,不要太会玩。 送灶要体面 送灶神升天,是从唐代就有的风俗。灶神是家中常驻“观察员”,每年腊月二十三日,都要上天向玉帝汇报...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文物局关于做好2018年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节日期间文物安全工作,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日前向各镇(街道)、文博单位下发了《关于加强2019年春节期间文物安全工作的通知》,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应急预案、全面细致检查、限期落实整改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尤其是针对2018年以来考古项目数量较多的实际,要求属地镇街加强安保力量,以防文物被盗...
1月14日下午,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翁文杰来到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调研和座谈,区党委办、信息中心负责人陪同参加。 翁文杰认真听取遗产中心负责人关于西湖申遗成功6年多以来来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文化宣传及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汇报后,对遗产监管中心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遗产中心各项工作能够扎实开展,亮点多,成效好。同时对遗产监管中心接下来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大运河水,延绵流淌,千年不息,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近日,杭州的大运河保护又有了新动作——由市运河综保中心编制的《中国大运河(杭州段)世界文化遗产要素分类、代码与图式》和《中国大运河(杭州段)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规范》两项市级标准,经市质监局批准发布并正式实施。 2017年9月,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两项标准申报立项。遵循协同保护、科学合理、...
绕行6公里、多花费近3亿元为国宝让路,这是杭州尊重历史、保护文明的一段佳话。调整原有方案、让道路为文化遗址让行,在城市建设与尊重文化中作出的选择,彰显了杭州这座城市的文明与真正的文化软实力。 据报道,日前取得重大进展的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工程(也称杭州“二绕”)建设,自2009年设计开工以来,为避开良渚古城遗址多次修改施工方案,前后绕行了6公里,多花费近3亿元,在保障工期顺利完成的同时也保...
为加强文物安全监管,防范文物电气火灾发生,杭州市余杭区文广新局自2017年8月以来,根据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印发的《杭州市余杭区推进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建设工作方案》要求,认真分析梳理,选取了区内可能存在用电安全隐患的部分木结构文物保护单位,主动与各有关镇(街道)、管理使用单位联系沟通,积极推进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建设工作。 该监管服务系统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对电气引发火灾的...
1月9日下午,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召开干部大会。市政府副市长缪承潮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西湖风景名胜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翁文杰主持。会上,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常务副主任陈键宣布市委干部人事任免决定,新组建的市园文局(运保委)党组书记、局长高小辉作表态发言,名胜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翁文杰代表党委班子成员作表态发言。 缪承潮副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对新组建的市园文局(运保委)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
1月5日至6日,浙江省考古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第六届理事会换届会议暨2018年度浙江重要考古发现汇报会在杭州召开。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浙江大学等50家会员单位派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1月5日召开了浙江省考古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第六届理事会换届会议,浙江省考古学会原会长毛昭晰、曹锦炎,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
2018年,杭州市余杭区从三个方面开展地下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成果丰硕。 一是开展土地出让前的考古。杭州市余杭区文广新局联合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认真审核拟出让地块资料,向余杭国土分局、各用地主体出具既不在文物埋藏区、面积又小于5万平方米的104宗地块出让前无须考古的意见。完成34宗地块共160万平方米的勘探发掘,清理战国时期至明代古墓葬108座,墓葬类型有土坑墓、砖椁墓和券顶砖室墓等,出...
穿堂风、青石板、雕花檐、油纸伞……小巷子是杭州的根,沉淀了上千年的故事。2018年,为了让老街巷陌“开口讲故事”,下城区提出了“美丽街巷”提升改造工程,对辖区内的同丰巷(天水巷)、麒麟街(观巷)、窑瓶巷、东园街、文昌巷、打铁关巷南段6条背街小巷进行试点改造,总长约3000米。 这次改造可以说是之前背街小巷改造工程的升级版,侧重于挖掘这6条小巷的历史典故和文化故事,修旧如旧。 2018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