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暮归庄图》故宫博物院藏 三峡博物馆供图 今(12)日下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四楼展厅里,市民李先生站在傅抱石的一幅画前对他的朋友说:“我最敬佩的现代画家就是傅抱石,他有自己的才气和灵气,他的画让人看得激动”。阔别70余年,当傅抱石的作品再次来到重庆,无数市民游客同李先生一样,来到三峡博物馆瞻观他的作品,纪念他的“归来”。 故宫珍藏亮相 傅抱石抗战时期作品首次在重庆集中展出...
前晚于北京保利春拍“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上,傅抱石最后一件山水巨制《茅山雄姿》拍出1.87亿元。买家为甘肃的一家民营博物馆。近20年间,这件作品曾四度出现在拍卖场上,可谓艺术市场行情的试金石——1999年拍出308万元,2004年拍出2090万元,2007年拍出2420万元,最近十年增值近七倍。 《茅山雄姿》创作于1965年初夏。这也是傅抱石去世前三个月创作的一幅巨作。当时,傅抱石应邀赴南京...
5日晚,画家傅抱石作品《茅山雄姿》亮相拍场,最终以近2亿元成交。 当晚,北京保利十二周年春季拍卖会举行,傅抱石作品《茅山雄姿》亮相“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 据保利拍卖官网资料显示,《茅山雄姿》创作于1965年6月。画作纵106.5厘米,横276.5厘米,画幅近26.8平尺。题识有“茅山雄姿”、“一九六五年六月,傅抱石南京写”;印文包括抱石之印、江山如此多娇、乙巳。 整幅作品浓墨重...
5月17日记者获悉,著名画家傅抱石的《茅山雄姿》将亮相保利春拍,这件画家生前创作的最后一幅巨制目前估价过亿。 《茅山雄姿》创作于1965年的6月。三个月以后,傅抱石猝然离世。该作是傅抱石在世的最后一件山水巨制。该画尺幅近26.8平尺,洋溢着画家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与瑰丽巧思,为目前书画市场上唯一一件可流通的傅抱石大尺幅山水画作。 和《茅山雄姿》一同亮相的傅抱石精品还有创作于1945年的《...
傅抱石《云中君和大司命》 傅抱石书画作品在艺术市场上是“先抑后扬”,早期市场上精品很少,是长期被冷落的对象。到2000年后,过千万元作品频频出现后,傅抱石的作品才得到收藏者的逐步认识,成为近现代书画市场关注的焦点。 傅抱石 观瀑图 傅抱石作品存世量相对较少 傅抱石是中国近现代中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大家。无论在美术理论还是绘画、篆刻上傅抱石都有着很高的造诣,为新金陵...
6月4日,傅抱石巨作《云中君和大司命》现身保利春拍,最终以2.3亿元成交,刷新了傅抱石作品拍卖纪录。创作于1954年的《云中君和大司命》是傅抱石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在作品中,可以看到傅抱石娴熟的水墨技巧,以及他表现雷霆暴雨的空间关系以及具有神话象征的特殊的气象。 在近代攀登上艺坛高峰的中国画大家中,有从传统的文人画中脱颖而出的巨匠,如吴昌硕、黄宾虹,也有以融合西方的观念和方法来改造中...
3月15日,由南京博物院、宁波港口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笔墨当随时代——新金陵绘画特展》在港口博物馆开幕,为广大市民奉上一份“艺术大餐”。 此次展览展出以傅抱石为首的“新金陵画派”14位画家的90幅绘画图轴,时间跨度从1942年至现当代。与中国传统绘画中高山流水所营造的淡泊简远不同,新金陵绘画呈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时代精神。在这些作品中,一些精品画作更加引人注目。如傅抱石的《西陵峡》,是他在进行二万...
此画于一九六五年三月傅抱石瞻仰中山陵之后所作。五十年代兴起的“新山水画”讲究写生,多以革命圣地为题材,此幅亦不例外。中山陵的建筑设计非常完美,设计师鲁彦直因劳累过度而为此殉职。陵园处于群山之中,苍松翠柏环护其周,气氛庄严肃穆。傅抱石的这幅画以精湛的技艺营造了这一氛围。构图饱满,但是密而通透,不板不塞,黑白浓淡的对比使画面层次清晰又浑然—体。他用笔勾出陵园的建筑,周围的山峦与遍布山野的松柏则纯以浓重...
9月29日,在三峡博物馆,观众正在欣赏“嘉陵江上——馆藏抗战时期美术作品展”。记者熊明摄 抗战时期的重庆,是中国美术的中心,在这里,一批中国现代美术史上辉煌的名篇巨制诞生,一批影响着美术发展方向的艺术大师出现了。今日,“嘉陵江上——馆藏抗战时期美术作品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展,其中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等大师真迹都尽数亮相。 此次展览共精选馆藏的91件(套)抗战时期美术作品。其中,...
抗战爆发后艺术家纷纷投身救亡运动,著名画家傅抱石曾言—— 抗战爆发后,全国处于大动荡的局势,各地爱国艺术家怀着满腔激情,投身于救亡斗争中,用各种美术形式和手段,表现前线抗日将士的英勇事迹,揭露侵略者的残暴罪行,鼓励和激励民众投入抗战的洪流中,中国美术界走向了波澜壮阔的局面,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文化传奇。 抗战时期形成了 大板块多中心艺术格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人的抗战情绪日益高...
图为被认为是沈佺 (1682-1765) 创作的《鸳鸯》,以 6.49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40.25 万元)成交。 中国文物网 7 月 1 日编译报道:在 6 月 22 日 Michaan 举办的亚洲艺术精品专拍上,一批中国现当代绘画大师的拍品尤为引人注目,相继以令人咋舌的高价拍出,刷新以往最高拍卖纪录。其中,中国画家傅抱石绘制的《佳人》立轴成为此次专拍的领衔珍品,甫一亮相便引发激烈争夺,最终...
父亲有一方非常著名的白底朱文闲章,刻着“往往醉后”四个字,通常会钤在他的得意之作上,颇有些自嘲的意味! 但父亲确实是爱喝酒的,一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是艺术界人所共知的。酒对于父亲有很特殊的意义,尤其是在他的绘画艺术里,酒更是起着微妙的作用。比方说,父亲构思画作时总是有一杯在手,以畅思路;在画的过程中,也要有一杯来振奋情绪;画得顺手时,则要喝一杯一鼓作气;不顺手时,更要喝一杯来排忧解难。如大功告...
端午佳节,品思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永远是端午节节日中绕不开的话题。纵观屈原这一生,无论是他高居“庙堂之上”,还是处“江湖之远”时,他心中思考最多的还是楚国的社稷安慰。 屈原的爱国精神也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加浓厚,普遍而深刻,对历朝历代的书画家的人格与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山水画大师傅抱石笔下的“屈原情结”尤为表现突出。 易名“抱石”折服屈原高尚人格 1921年,十七岁的傅抱石为了贴补家用,课余帮人...
端午佳节,品思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永远是端午节节日中绕不开的话题。纵观屈原这一生,无论是他高居“庙堂之上”,还是处“江湖之远”时,他心中思考最多的还是楚国的社稷安慰。 屈原的爱国精神也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加浓厚,普遍而深刻,对历朝历代的书画家的人格与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山水画大师傅抱石笔下的“屈原情结”尤为表现突出。 易名“抱石”折服屈原高尚人格 1921年,十七岁的傅抱石为了贴补家用,课...
1938年,傅抱石应郭沫若之邀,进入国民革命委员会。1939年辗转到达四川重庆,寓居西郊金刚坡下,从此开始了羁留川东的八载时光。在此期间,画家以超常的勤奋和无限的热情,成功的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以前无古人的 “抱石皴”令画坛为之一振。此幅《松荫观瀑》画家自题:癸未大雪后二日抱石写于东川,由此可见此幅作品亦为画家金刚坡时期的创作之一。 傅抱石曾说:“画山水的在四川若是没有感动,实在是辜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