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29日香港报道:“绵亘万里——世界遗产丝绸之路”大型展览今日(11月29日)在香港历史博物馆展出。在28日举行的开幕典礼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指出,展览首次把这三个国家的珍贵文物荟萃一堂,向观众展示丝路绚丽多姿的文化瑰宝,也呈现出它丰富精彩的人文面貌。 林郑月娥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五月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曾经说过:“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
陕西省公安机关在开展的打击文物违法犯罪“2017神鹰”专项行动中,宝鸡凤翔警方历经3个多月的缜密侦查,打掉以毛某为首的7个盗墓团伙,抓获涉案嫌疑人44名,破获盗掘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案件60起,收缴包括一级文物在内的被盗文物140多件。 原标题:陕西捣毁7个盗墓团伙 追回一级文物宋瓷一套 秦雍城遗址现盗洞 警方勘查追踪 今年1月16日,有群众向凤翔警方报警称,位于城关镇高王寺村的秦...
小朋友在苏州博物馆欣赏文物展品。视觉中国 资料 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之间因举办展览、科学研究等需要借用馆藏一级文物,或将不再需要经过行政审批,就能放行。 10月31日,文物保护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取消了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之间因举办展览、科学研究借用馆藏一级文物的审批,规定“同时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现行文物保护法规定,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之间因举办展览、科学研究...
长信宫灯、兵马俑、金缕玉衣……这些以前在历史教材中介绍的国宝文物,昨天起亮相国家博物馆“秦汉文明展”。此次展览至11月30日,考虑到参展文物极为珍贵,为确保文物安全和展厅内良好的参观秩序,国博每天将安排发放3000张免费门票,观众需在“秦汉文明”展厅入口处领票入场,每人每天限领一张。 据介绍,此次展览由序厅、文治武功、长乐未央、事死如生、多元文化、丝路交通及尾声七个部分,五大主题单元构成,1...
竹木雕上乐金刚像 图片由宁夏博物馆提供 宝贝名称:竹木雕上乐金刚像 来源:1986年出土于拜寺口双塔 年代:西夏 级别:国家一级文物 描述:竹木质,底座长10.4cm,宽50cm,高15cm.莲座上直立上乐金刚双身像,身躯呈蓝色,共12臂,主臂拥抱明妃(宗教人物),双手各握一法器,其余十臂向两侧平伸,戴腕镯,脖挂两串骷髅。右腿直立,左腿屈膝,双脚下各踩一魔。 1...
陕西省公安机关在开展的打击文物违法犯罪“2017神鹰”专项行动中,宝鸡凤翔警方历经3个多月的缜密侦查,打掉以毛某为首的7个盗墓团伙,抓获涉案嫌疑人44名,破获盗掘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案件60起,收缴包括一级文物在内的被盗文物140多件。 秦雍城遗址现盗洞 警方勘查追踪 今年1月16日,有群众向凤翔警方报警称,位于城关镇高王寺村的秦雍城遗址核心保护区内被人挖出一个直径50厘米、深2米左右的...
南宋司马伋告身 本报综合消息 在今年春拍中,22件国家一级文物全部高价成交,成为一大亮点。在保利拍卖“仰之弥高——中国古代书画夜场”推出的《御笔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赞》经过多番竞价,最终以7475万元成交。在匡时拍卖中,3件宋代书画作品《宋人摹郭忠恕四猎骑图》、南宋《吕祖谦告身》、《司马伋告身》分别拍出8050万元、2875万元和2012.5万元。 另外,在2015嘉德四季迎春拍中,国家...
7月14日,全国首个大型华侨护照专题展《护行天下》在北京首都博物馆首展,此次展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华侨护照为载体设展,通过华侨护照发展、演变的进程,真实反映了清代、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三个阶段华侨华人远赴重洋、奋勇拼搏的精神。这次展览由广东省文物局、江门市人民政府主办,首都博物馆、江门市博物馆承办,江门市博物馆馆长黄志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展出筹备两年,展出内容曾三易其稿,国家一级文...
烽火已熄,旗帜犹在;英雄虽逝,英魂永存。7月3日,展期一个月的“黑旗军魂——刘永福生平事迹展”在广西博物馆开展,以纪念这位我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英雄诞辰180周年。展览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首次展出的国家一级文物——刘永福两广督标管带福军后营“刘”军旗。 刘永福为钦州人,在抗法援越、抗日保台反侵略斗争中,建立了卓著功勋。其英雄事迹更被列入我国中小学历史教材。此次展览以大量的文字、图片史料,配以精...
4月9日,微博网友@SXYWB发博文称,“4月8日去乾陵,看见了这些没有素质的游客。”并@阳光报咸阳站官方微博。 4月11日,@阳光报咸阳站官方微博对此事进行关注核实并及时联系了乾陵保护单位。 当天下午,乾陵景区官微私信@阳光报咸阳站官方微博,并回应关于4月8日发生游客攀登文物现象的处理结果。 记者了解到,游客所攀爬的文物为露天石刻群,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距今1300余年。 ...
20世纪70年代初,山东高密某村庄一村民在地里捡得一块石碑,看着还有利用价值,便运回家,垫在了自家院墙外的一条下水沟上,后又被砌补在土墙上。再后来(20世纪80年代初),此石碑被乡镇一文化站长发现,认为是一件文物,用一袋水泥和一百块砖把它从墙上换了下来,移交至文化部门保管。那时经费紧张,据说当时的文化站长为报销这笔钱跑来跑去花了有半年的时间。期间,有人质疑此碑为假,原因是所刻文字里的“高”字为简体...
藏于巫山博物馆中的西周骨雕神鸟像。记者 杨晨 摄 我国象牙雕刻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此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巫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就整理出一件西周时期的骨雕神鸟像,2012年被市文物鉴定小组鉴定为一级文物。 这件象牙质地的骨雕神鸟像长3.5厘米、宽3厘米、高4.7厘米。神鸟俯伏而坐,头向上昂,嘴大张,似作鸣叫状,雕刻纹路精密而清晰,栩栩如生。 据了解,这件文物于2001年在双堰塘...
鼎是中国青铜时代最为重要的器物,原为贵族们祭祀、宴飨时使用的食器,后来逐渐转变为政治权力的象征。从“三足鼎立”这个成语中我们认识到鼎为三足,四足方鼎并不多见。最熟悉的莫过于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后母戊大方鼎。其实,四足方鼎在青铜时代出现的时间并不晚,但流行的时间不是很长,大约从商代中期到西周早期。 国家一级文物四足凤纹方鼎的来历 安徽是中原夏商周三代王朝与南方各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发...
资料图 图文无关 日前,长武县博物馆馆藏的30余块北朝时期造像碑,被认定为一级至三级文物。这些造像构图、雕刻手法精湛细腻,堪称佛教雕刻中的艺术瑰宝,其中近一半有明确纪年。 据了解,此次发现的30余块造像碑中,有24块于1996年7月出土于长武县丁家镇直古村。还有10余块造像碑发现于长武县昭仁寺。根据碑上铭文判断,这些造像碑涉及年代为北朝时期的西魏和北周,距今至少也有1500多年...
从疑似“炸弹”变成文物窖藏、从普通民间青釉瓷变身宋瓷龙泉窑精品……经过当地文保专家近半个月的仔细清理,本月初在广汉市向阳镇新桥村出土的宋代文物窖藏已全部“华丽转身”,其精美程度在德阳出土瓷器中无出其右。 经过清理的器物包括:8件瓷碗,7件瓷盘,1支瓷三足炉和1支废弃的香炉。除了已经破损的铁质香炉以外,所有出土瓷器的釉面光洁,外观柔和淡雅,有玉质感,部分瓷碗、瓷盘表面还有莲瓣纹及开片。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