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考古人员正在清理该墓室底部与另外一个墓室的顶部青砖 黄陂区李集街发现一座明代夫妻同冢异室古墓,目前考古人员正对该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昨日,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了考古人员从中发掘出一枚古钱币。 昨日,市民刘先生反映,近日,黄陂区李集街方安集村方下湾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员正对该墓进行发掘。当日下午,记者赶到现场看到,古墓位于村里一座池塘边的小土包下。墓室上方封土已被清走,墓室占地10余平方米,东...
张爱玲说,自己一生所有的创作都源自《红楼梦》和《金瓶梅》。两部旷世之作仿佛两位绝色佳人,一是大家闺秀,一是青楼头牌,前者常被人津津乐道,后者则因为不符合传统道德标准,哪怕美若天仙艺压群芳,也永远“不登大雅之堂”,偶尔才被羞答答地提起。看过《金瓶梅》的都不免为它叫屈,也许其中确有陋俗,但从再现社会生活的角度,称之为经典亦不为过。就以“品茶”来说,《金瓶梅》中描写之丰富生动,丝毫不逊于《红楼梦》。 ...
“一捧雪”玉雕就被玲珑剔透,造型奇特,巧夺天工酒斟盏中,夏日无冰自凉,冬日无火自温。更为出奇的是,无论是在春夏秋冬,只要杯中斟上美酒,就会有雪花飞舞的奇观,因而,这个玉杯就有了“一捧雪”的美名。 早在400年前,明末书画大家范允临、明末清初戏剧大家李玉就以《一捧雪传奇》话本、《一捧雪》剧本告诫世人莫要收藏、莫要怀古——在传奇与戏剧中,莫怀古因收藏“一捧雪”古物,落得个丢官落职、家破人亡。是故,戏...
朱元璋在凤阳老家种地的时候,对自己贫穷的生活是束手无策的。出瘟疫、旱灾和蝗灾来临时,他的父母和大哥相继死去,他家穷得连埋葬亲人的地方也没有,在哀伤之余,他埋怨老天为何如此不公,那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命运还可能改变。所以,当他做了三年游方僧之后,又回到了皇觉寺。然而,汤和一封信让他明白:这个时代即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他竟然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随着他在义军中地位的一步步提升,朱元璋也逐渐叨白:有朝一...
7月31日,“丹青桂韵——馆藏明清人物画展”在广西博物馆开展,展期至10月31日。 人物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最早画科,明清人物画贴近市民趣味,突破传统绘画形式和审美格调,在中国书画史上颇为引人注目。本次展览呈现了广西博物馆馆藏明清时期的人物画佳作40余件。有明朝宫廷画家上官伯达表现招贤纳士题材的历史故事画;有海派人物画开山人物陈洪绶以夸张与变形为显著特征的人物画作;有以仕女画和高士画见长的宫廷...
8月3日,武当博物馆馆藏的12件(套)明代珍贵文物赴美国参展正式启程,这是武当文物继在国内知名博物馆巡回展出后首次走出国门,集中向海外观众呈现的公开展示。 为促进中美两国文化的交流,应美国佛罗里达瑞林博物馆、美国南加州大学亚太博物馆的邀请,湖北省博物馆与以上2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皇家品味:15世纪明代潘王宫廷的艺术》展览,武当博物馆共有12件(套)明代皇室文物有幸入选,这些文物主要包括:道教造像、...
7月30日,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牛河梁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牛河梁遗址博物馆举行,辽宁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宫福清、副校长李庆伟揭牌。 2013年6月,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在辽宁师范大学筹建,2015年1月获辽宁省教育厅、财政厅批准建设,并正式被认定为第二批辽宁省高校“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也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
麒麟,为古时象征祥瑞之兽,青花瓷器上的麒麟图案最早出现在元代,发展到明代早期时更为普遍。永乐和宣德时期的大罐、盘、碟等瓷器上,常见形态多姿、粗细各异的麒麟图案,并一直延续到清代初期。 麒麟纹饰在明代的官窑和民窑瓷器上均能见到,尤以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瓷器上的形象最为丰富生动。这一时期内麒麟形象仍能看出从元代发展演变而来的痕迹。或立或卧,或奔或坐,图案构图由繁密走向疏朗,用笔风格由工细过渡为简练...
我们这里说的明清,其实指明朝元年1368年开始,到解放前的1949年结束,也就是581年历史。这近600年间,瓷器的发展经历了辉煌-衰退-发展-辉煌-再到衰退这个过程,大家知道,瓷器英文叫china,所以说,当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瓷器中都能体现。古代艺人也把当时的民俗民风,用毛笔这个工具,把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绘在了瓷器上。再通过火和土的结合,使她留存百年。所以说,每一件古物,都是有灵性的,这个...
探寻仰韶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作用,庙底沟时期注定绕不过去。与半坡时期相比,庙底沟时期的聚落布局发生了哪些变化?其社会格局、社会组织形态是怎样的?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炜林。 促进不同区域的文化整合 记者:我们应该如何定位庙底沟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作用? 王炜林:渭河流域以陕西关中为中心的区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作为第一个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地区,富...
1921年,仰韶村遗址的发现和发掘,确立了“仰韶文化”,这也是中国新石器文化研究的开端,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纵贯两千年,仰韶文化形成了一个极为稳定的核心区域,深深影响着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进程。 近年来,随着河南灵宝西坡遗址、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等重大考古发现的问世,有关仰韶文化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对仰韶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围绕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
在天山以南“丝绸之路”北道的中心地区,木扎特河于2000多年前孕育了一片片绿洲,成为古龟兹国所在。《晋书·西域传》说其都城:“龟兹国有城廓,其城三重,中有佛塔庙千所”。如今的人们,从残存的石窟壁画中仍能感受到当时文明的繁盛。 克孜尔千佛洞是古龟兹国最大的一座石窟,也是新疆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石窟,石窟群共有200多个。走进之后能看到色彩艳丽的壁画,但满目疮痍也着实令人痛心,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大量切...
永州东安县新发现的400余年明代石拱桥 。唐明登摄 湖南永州市东安县文物管理所近日在全县文物古迹、遗址普查中新发现一座明代石拱桥——“舜石桥”。这座桥位于该县大庙口镇石瑞村,距今有400多年历史,被冠名“桥坚强”。 东安县文物管理所负责人刘大清介绍,新发现的明代石拱桥设计巧妙、气势雄壮,共有五孔,桥长60米、宽5米,桥体全部由条石堆砌而成,未使用任何黏合剂。从桥墩造型风格推断,此桥是明朝所修,...
昨天,江东庆安社区“金石拓印·传承文明”活动在庆安会馆举行。暑期里的大中学生在文保志愿者的辅导下学习石碑、砖雕、瓦当的拓印技法,从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其文献记载较少和遗址尚未被发现成为陶瓷史上的未解之谜。那么哥窑遗址到底在哪?为什么出现哥窑与传世哥窑?真正的宋哥窑到底是怎么回事?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沈岳明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