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7年9月12日上午,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开班仪式在陕西省宝鸡市周原博物馆举行。国家文物局文化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唐炜、考古处副处长王铮,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贾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中共宝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赟,宝鸡市文物旅游局局长陈小平,中共扶风县县委副书记、扶风县人民政府县长齐军建,中共扶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新龙以及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仪式。发掘领队、北京大学考...
2016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通过,成为中国第49处世界遗产,实现了中国岩画申遗、广西世界文化遗产、壮族世界文化遗产三个“零”的突破。作为花山岩画的研究者,广西省崇左市宁明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朱秋平与花山岩画结下的不解之缘已有26个春秋,他全身心致力于花山岩画的发现、研究和保护工作,全程参与和助力花山岩画申遗工作。 1991年10月,朱秋...
昨日,在来宾观众集体列队默哀后,《民族殇·海军魂——隔世对话的致远舰与中山舰展》,在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舰体陈列大厅隆重开展。 两艘战舰的文物在大厅对开排列展出,好似穿越时空与历史烟云的“对话”。 123年前的9月17日,代表清政府北洋海军风貌的致远舰,在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英勇殉国;79年前,武汉沦陷前夕,中山舰被日军击沉于长江金口水域。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昨日...
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的秦汉文明展17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展。 该展览从全国30多家文博机构精选出170件组300多件重要文物,其中包括著名的“皇后之玺”玉印、长信宫灯、兵马俑、金缕玉衣、“西王母”陶座青铜摇钱树等文物,基本涵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秦汉时期的重要考古成果。
长信宫灯、兵马俑、金缕玉衣……这些以前在历史教材中介绍的国宝文物,昨天起亮相国家博物馆“秦汉文明展”。此次展览至11月30日,考虑到参展文物极为珍贵,为确保文物安全和展厅内良好的参观秩序,国博每天将安排发放3000张免费门票,观众需在“秦汉文明”展厅入口处领票入场,每人每天限领一张。 据介绍,此次展览由序厅、文治武功、长乐未央、事死如生、多元文化、丝路交通及尾声七个部分,五大主题单元构成,1...
昨日,170件组、300余件秦汉文物从全国30余家文博机构齐聚国家博物馆,为观众揭开2000年前璀璨的中华文明。 1000平方米的展厅里, “皇后之玺”玉印、长信宫灯、兵马俑、金缕玉衣、纸地图、“滇王之印”金印、青铜方斗、“中国大宁”鎏金青铜镜、“西王母”陶座青铜摇钱树、海昏侯马蹄金等均已就位,其中“国宝级”展品约占45%.它们分散在序厅、文治武功、长乐未央、事死如生、多元文化、丝路交通及尾...
昨日上午,青岛大学与中国文物协会在青岛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双方达成合作共识,将在青岛大学建设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并成立台湾研究所。 本次合作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应两岸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需要,积极助力山东经济社会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 双方约定,将在青岛大学建设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并设立中国文物展览馆、海峡两岸美术馆、台湾文创馆,定期举办、联办海峡两...
9月15日,由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与吐鲁番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汉唐火洲、丝路风采——新疆吐鲁番文物特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对公众开放。 本次展览由“汉代吐鲁番”“唐代吐鲁番”以及“吐鲁番与丝绸之路”三个单元组成。参展文物共55件(组),其中二级文物9件,三级文物6件,均为汉唐墓葬和遗址出土的生活用品、随葬器物和不同语言文字的文书,包括丝织物、纸质文书、陶器、木器、兵器、金银器、陶俑、货币、宗教...
9月12日,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在扶风县法门镇召陈村的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培训学员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生等共计 80多人,将参加为期 4个月的田野考古培训和实习,这是我市和北京大学地校合作的又一重要项目。 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由国家文物局委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举办,培训和教学实践将结合周原遗址考古发掘开展。周原遗址中心位于今宝鸡扶风、岐山一带,是周人灭商前...
北京文博会上,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观众大开眼界。文创产业在国家政策环境利好的情况下蓬勃发展,而文化、文物单位文创开发借此东风也开始遍地开花。观察目前博物馆行业文创产品的发展,不难发现,“抱团”发展、搭建“联盟”的发展形势已经蔚然成风。 京津冀博物馆 推出文物“梦之队” 在文博会上,京津冀三地十家博物馆联手为大家展示了“燕国达人梦之队”。“燕国达人”是博物馆创新型文化品...
还记得许多文学、影视、游戏等作品中那个圣杯吗?它金光闪闪,甚至还有传说,如果能找到这个圣杯而喝下其盛过的水就将返老还童、死而复生并且获得永生。 一度,张献忠宝藏也是传说。但随着对江口沉银遗址的发掘,先后出水各类器物三万余件,这些器物今在何处?有哪些类别?下一步如何打算? 根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其官网上发布消息显示,初拟赴京参加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展的文物共599件。9月12日,...
近日,在上饶市横峰县葛源镇黄溪村,近400年历史的邓氏宗祠旁,在该县博物馆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的指挥下,一幢未封顶的违章建筑物被拆除。 据了解,这幢邓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晚期,占地约700平方米,有门厅、正厅和12间厢房,两边各有一个天井,还有4根青石柱、拱顶等,门梁上的花纹图案清晰可见。 在接受相关部门的教育后,黄溪村“秀美乡村建设”理事会理事长邓春明深感惭愧。“原本理...
今后,“高科技”将应用到博物馆观展中,市民可以体验在正阳门用VR身临其境“看”乾隆出巡盛况。9月12日上午,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科技——博物馆未来之路”研讨会在首都博物馆举行。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后将有更多高科技技术应用到博物馆中,让文物“说话”,让历史“活”起来。 近年来,科技、互联网与文博事业融合已经成为我国当下新的发展趋势。AR/VR、云平台、...
鄂州市鄂城区近日出台文化扶贫实施方案,全区161个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点的看护工作,与精准扶贫在册贫困户“结对”开展。 按照文物就近保护原则,一个文物保护单位或一个文物点由一个贫困户看护,要求每天巡逻,留下痕迹管理依据。 区政府拨出专项经费,看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每户每年补贴3000元,看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点每户每年补贴2000元,看护区级文物点每户每年补贴1000元。 ...
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历时3年多,对赵州桥30件栏板实施的抢救保护修复工程日前完工,这是这座千年古桥完成的首次文物修复。 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赵州桥又称安济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南的洨河上。它始建于隋朝,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跨度最大的单孔圆弧敞肩石拱桥,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天下第一桥”“世界桥梁之祖”。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认定赵州桥为“国际土木工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