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7日,笔者见到宣恩县李家河镇高桥村五组的龙如庭老人,仍津津乐道地介绍自己前不久参加宣恩县首届稻草人艺术节打草鞋比赛的情况。 近年来,宣恩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自2005年以来,通过建立健全“非遗”保护机构、开展全县“文化遗产”普查、抢救与整理,组织“文化遗产”展演和宣传等措施,卓有成效的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 截至目前,已有《宣恩薅草锣鼓》《...
昨日,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图为论坛现场。本版摄影 深圳商报记者 韩墨 昨日上午,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之“第二次主题会议/平行论坛”在五洲宾馆深圳厅、华夏厅同步举行,来自国内外的文博界专家们就“战乱时期的文化遗产保护”等话题展开主题演讲及讨论。 德国柏林佩加蒙博物馆古西亚地区分馆馆长马库斯·希尔格特和波兰西里西亚大学民法教授沃伊切赫·科瓦尔斯基分别担任两场论坛的召集人...
11月9日,举办的“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培训班”在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曲阜基地结束。 根据国家文物局部署要求,本次培训班以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保护,提升大运河山东段的管理和监测水平为宗旨,由山东省文物局主办,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曲阜基地、山东省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研究重点基地、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共同志承办,山东省大运河段的20多位管理代表参加培训。 培训...
临浦镇、欢潭村、惠民街、宁围街道……不少萧山市民眼中,这些浸濡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地名,蕴藏着萧山这座城市曾经的味道。近年来,随着城市改造步伐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不少地名只能封存在遥远的记忆中。让人感到欣慰的是,眼下,相关单位已高度重视地名的保护与传承,公布了萧山区首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今后这些地名不能随意更改了 地名作为最常用的社会公共信息之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
廛溪学校已改成了侨捐学校再利用的展示馆。 南方日报记者 黄叙浩 摄 在江门白沙镇冲泮村委会,有间已有80多年历史的侨捐学校——冲泮学校。 1929年,陈氏宗族华侨和乡亲筹集资金,动工兴建了谟翁陈公祠,一方面用以纪念先人,另一方面让氏族子弟有个舒适的上学场所,这就是后来的冲泮学校。1991年停止办学后,冲泮学校曾被用作村委会办公场所,也被用作过老人活动中心,目前处于闲置状态。 “台...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海宁江南皮影戏。 高剑平 澎湃资料图 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就在中国落地生根了。 2004年中国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十多年来,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 但较之于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保护,“非遗”保护的概念还很新。“非遗”是什么,又...
11月9日,由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与文化资源委员会主办,尤溪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协办的“福建尤溪土堡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尤溪县举办。来自全国考古、博物馆、文化遗产、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农业历史等多个方面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就尤溪土堡的保护利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建县,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出生地,素有“闽中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当中最精彩、最生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植根于人民群众,被人民群众所喜爱。山西则有着“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的美称,是璀璨华夏文明的“摇篮”,其间藏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贝可谓数不胜数。目前,山西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16项。 一眨眼,于2006年12月成立的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满十周岁。 近日,在对该中心主任赵中悦进行访问之时,他向记...
近日,从临汾市文化局获悉,由临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著的《临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临汾文化立市工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阶段性成果,标志着临汾市非遗保护成果在国内和全省的影响日益增强。图典收录了当地涉及的国家、省、市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31项,以14万字和600余幅图片生动翔实地诠释和展现了最早中国尧都——临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和广泛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一种稀缺的人类文化遗存资源,蕴含着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一些非遗可以形成文化产业资本、发展成为文化产业,从而带来巨大经济收益。从国际经验看,单靠政府投入保护非遗是不可能的,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市场机制对非遗进行保护和开发,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市场操作模式,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形成了“以文养文、以文兴文”的良性循环。 上...
11月1日,世界银行贷款山东省孔孟文化遗产地保护项目成果推介会在曲阜市召开。项目总投资8.73亿元人民币,其中利用世界银行贷款5000万美元,约合3.33亿元人民币,这是系国内首次利用国外资金对世界文化遗产地进行保护。 2011年4月,财政部和山东省政府分别与世界银行签订协议,决定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对曲阜和邹城两地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协议于2011年9月正式生效,同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
法国总统特使访华 邀请中国加入濒危文化遗产保护 11月2日至6日,法国前文化部、教育部部长雅克·朗先生作为法国总统私人代表访华。雅克·朗此行的目的,是向中方介绍由法国和阿联酋共同发起的旨在保护冲突地区濒危文化遗产的倡议,并就将于12月2日至3日在阿布扎比举行濒危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会议寻求中国的支持。 雅克·朗表示,在叙利亚、伊拉克、也门、马里、阿富汗等冲突地区,众多文化遗迹以及博...
第七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 11月1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与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共同主办,陕西省文物交流协会、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西安思源学院联合承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西安思源学院国学馆开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华文物交流协会副会长刘曙光,陕西省教育厅常务副厅长梁宝林,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台湾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主任李丽芳,台湾沈春池文教基...
28日上午, “乐乡传奇——大型音乐节目《乐乡传奇》暨湖北歌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展 ”在武汉音乐学院内湖北音乐博物馆拉开帷幕。本次陈列展记录了中国大地18个地区的非物质遗产和音乐文化精华,并以广播节目、在线视频和实物展览等多种形式全方面展现中国音乐之乡的神采。 据悉,本次《聆听乡音——大型音乐节目〈乐乡传奇〉暨湖北歌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展》由“荆歌楚舞”和“神州乐乡”两个部分组成其中,“...
日前,第六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意拳高峰论坛在深州举行,来自北京、山西、内蒙古等全国各地的200多名形意拳大师、流派代表人和武术爱好者参加了论坛。 据了解,深州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四大名拳之一的形意拳的发源地,全国武术之乡。此次论坛旨在研究、挖掘、整理形意拳文化精髓,推动形意拳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参会人员还就该县即将进行的拍摄弘扬形意拳文化的电影《神拳》、电视纪录片《中国形意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