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年来,徽州区充分利用古建筑保护利用成果,以古建筑为载体和媒介,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和旅游、文化、休闲、创意等要素,探索启动特色小镇建设,为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小镇注入生机和活力。 “西溪南镇已成功引进来自北京、深圳、上海等地的投资人,实施了26个古民居保护利用项目。土人学社前几天在这里举办了重走刘敦桢古建之路徽州行暨第三届‘建筑师与文学艺术家交流会’,把西溪南的古建筑保护利用推介给世人,还将吸...
近日,国家重点文物修缮工程---曲阜“三孔”古建筑彩绘保护工程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全部工程预计于2021年完成。该工程于2015年5月起进行了小面积的试验性施工,试验阶段获得国家文物局科技专家组认可后,开始全面实施工程。 这次彩绘保护工程是三孔建筑群百年来的首次彩绘维修,工程严格遵循保留文物原样的原则,坚持古建筑传统技艺做法,由文物古绘专家与技术骨干,针对不同部位、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施工方...
为进一步加强“京津冀”三地非遗保护工作的沟通交流,创新非遗保护工作方法,日前,“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在北京市朝阳区规划艺术馆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论坛,津南区文体局局长李彦青、副局长梁洪斌、区文化馆馆长刘炳山出席活动。 此次论坛以“传承创新·价值再生·合作共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联盟各成员单位专家学者、非遗传人们,围绕非遗传承创新与城市特色、传统文化的价...
人类文明史上存在多重的“双城记”,“东长安、西罗马”的近代话语体系就长期闻名于世,尤其汉长安城及其遗址更以汉族为主体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诞生地而彪炳千秋。近年来,为保护这处西安城区“腋下”的古都遗址,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西安市创新践行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理念,初步促成了丝绸之路跨国申遗等文化战略的实施。然而,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践,汉长安城遗址这个“文化名片”也面临着“特区欠特”的制约,亟...
6月30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童明康出席由四川省文物局主办的德格印经院申遗专家座谈会,并提出了指导意见。 童明康通过大量实例介绍了世界遗产的概念、目前申遗的严峻形势、世界遗产申报的工作要求和标准,以及我国世界遗产申报的策略。他指出,德格印经院具有潜在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较好,但仍需开展大量的基础工作。他强调,世界遗产申报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有专业人员和经费的保障。要以充分...
7月1日,炎陵县启动炎帝陵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对整个陵区进行全面修缮,预计整个工期约两百天左右。 炎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圣地,1959年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炎帝陵进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修复工程,受当时技术力量不足和建筑材料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加上陵区特殊气候影响,导致现在墓冢、陵殿等重点文物...
7月2日,国务院参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嵩龄一行12人莅攀调研三线建设遗产保护与利用。 徐嵩龄一行参观了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大渡口十三幢、攀钢轨梁厂、桐子林火车站、二滩水电站,并听取了我市对三线建设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汇报。 据悉,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尤其加强了对三线工业遗产的调研、发掘、保护及研究工作,重点修缮保护了一批三线工业遗产,及时抢救保护了一批三线...
6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刑事法院共同重申,不会再任由蓄意破坏文化遗产者逍遥法外。当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Irina Bokova)对国际刑事法院进行正式访问,并与国际刑事法院院长西尔维娅·费尔南德斯·德·古尔门迪(Silvia Fernandez de Gurmandi)就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等问题进行商讨。 博科娃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刑事法院已有很...
在“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将大力健全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戏曲人才培养体系、鼓励戏曲创新发展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完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的体制机制,加强对戏曲创作的规划引导,推动戏曲艺术创作生产不断发展,提升戏曲艺术服务群众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培育有利于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环境,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戏曲发展的良好局面。昨天,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市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湖北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核心区之一。在这块红色的热土上,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到新中国成立的28 年间,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活动及其领导下的武装斗争从未间断,走出了5 位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包惠僧、刘仁静,分别代表武汉、上海、广州、北京共产主义小组)、2 位共和国主席(董必武、李先念)、236 位开国将帅、70 万革命英烈,历经了二七大...
扶沟文庙大成殿 李之龙革命活动旧址 扶沟文庙大成殿位于扶沟县城东南隅。文庙自元朝至今的600多年中,先后重修12次,扩建6次,改建3次。经明末战乱,文庙很多建筑被毁,目前仅存大成殿。大成殿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清康熙二十年(1683年)重修,至今保存较好。 该旧址位于淮阳县城清廉街一中院内,建于1903年,为一座两层楼房,砖木结构,青砖灰瓦顶,中间大门为圆券门...
强占“文物保护地”密云法院强制腾退
近年来,云霄县旧城不断进行拆迁、改造,城区内的秋瑾出生地(故居)、 紫阳书院、七先生祠、水月楼等一大批文物古迹面临遭破坏的危险。 为保护古文物、遗址,近日,云霄县司法局主动配合县文物古迹、遗址管理及城管等部门,在文物古迹四周重新树立明显标示,到拆迁现场开展《文物保护法》宣传活动,把《文物保护法》相关章节印制成宣传单,发放到施工人员手中,提升施工人员文物保护意识,同时安排人员跟班监视施工作...
古色古香的柳合山堂堂屋 如果说,日前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布只是展示了我省近年来文物保护工作的最新成果, 那么近日刚刚发布的《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则标志着我省文物工作已经正式全面开启了新局面。为此,记者采访了我省文物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市民,就我市《黄河母亲》雕塑、柳合山堂晋级第八批省保的深远意义,以及如何让甘肃文物“活”起来进行了深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