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Laurent Le Bon 日前,法国文化部长Aurélie Filippetti任命蓬皮杜-梅兹艺术中心总监Laurent Le Bon为巴黎毕加索博物馆新任馆长,接任上月被免职的前任馆长安妮·巴尔达萨里。 由于巴黎毕加索博物馆员工反映,在巴尔达萨里的管理之下“深感痛苦”,5月13日,法国文化部长Filippetti将毕加索方面的研究专家兼任职博物馆馆长9年之久的安妮·巴尔达萨...
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6月2日报道,在法国北部的一座城市,建筑工人正准备施工建房,无意间发现了4个坟墓,考古学家随即赶往现场打开坟墓拍照以便进一步了解各种细节。然后,这几个坟墓被运往他们的实验室,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专家们最终得出结论:这是公元前三世纪的墓室。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法国波尔多大学的专家们发现其中一具尸体是一名年轻的女性。该女子去世时间大约为公元前250年,年纪约为二三十岁。除...
1977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规定了每年5.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以此号召世界各国关注博物馆和文化事业。1992年起,每年国际博物馆日都会设定主题。今年的节日主题是"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中国文物网借此机会视频连线法国公立博物馆馆长协会秘书长唯罗尼卡布诺女士,来听她对本届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有怎样的理解。
法国公立博物馆协会总干事Véronique Burnod博士写给中国文物网读者的寄语 中国文物网讯 (张艳)今年5月18日是第38个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大会提出以“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 Museum collections make connections)为主题。为了了解法国博物馆行业的相关情况,中国文物网专访了法国公立博物馆协会总干事Véronique Burnod博士,请...
法国黎塞留展览开幕式揭幕仪式。李梦清摄 黎塞留市长诺维利一行参观展览。李梦清摄 “黎塞留正努力发展成为乌镇这样的旅游城市,希望在未来几年能接待乌镇这么大的客流量,也期待接下去两个城市在旅游、文化甚至教育等方面有更多交流。”20日,在浙江桐乡乌镇景区举行的法国黎塞留展览开幕仪式上,黎塞留市长诺维利说。 乌镇是中国江南的封面,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是一代文豪茅盾的故乡。...
凡尔赛宫一楼走廊实景(c)版权Rmn-Gp 摄影Franck Raux 我们轻装去看鲁本斯(Rubens)、布拉克(Braque)或毕卡比亚(Picabia)的展览,走出博物馆时却满载而归:或戴上埃及式的手镯、印有毕加索作品的手表,或是购到一条绘有蒙娜丽莎图案的餐布……在法国,购买艺术衍生品留念仿佛已成为看展必经的一道程序。逢节庆期间,博物馆(美术馆)内的艺术品商店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从...
图为印象派大师雷诺阿的《煎饼磨坊的舞会》,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 周楚卿 “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于4月11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此次特展囊括了法国五家著名的博物馆联的精品力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呈上一份特别的厚礼。此次展出的法国10幅画作,古老与现代并存,带广大中国艺术爱好者从文艺复兴到二战后,穿越500年历史,来一次艺术时空之旅。 首次海外联展 5个法国博物馆来华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为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特展”题写序言。法国总统奥朗德也为展览题写序言。 习近平在序言中表示,中国和法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两国人民在历史发展中各自创造的独具特色、充满魅力的文化,使两国人民始终相互吸引。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和法兰西文明不断相互借鉴,为中法友好增添了绚丽色彩。 习近平指出,中法两国博物馆展示...
法国出土约6000年前女性雕像 近日,考古学家在法国北部地区发现一尊约6000年前的丰满女性小塑像,被称之为“维莱卡博内勒夫人”(Lady of Villers-Carbonnel)。这尊小塑像曲线丰满,虽然经历了数千年的岁月变迁,仍保存完好。据推测,小塑像用于拜祭生育女神的仪式。 这尊保存完好的小塑像高8英寸(约合20厘米),采用当地的泥土或者黏土烧制而成,造型与在地中海地区发现的小塑...
作为法国“亚洲艺术”国家博物馆的“吉美博物馆”表示,目前正在讨论将馆藏的两座被盗雕像打包并归还给尼泊尔政府。吉美博物馆方面发言人表示:“两件工艺品将在2016年尼泊尔工艺品大展上亮相,因此我们希望能够尽快就此事达成共识。” 尼泊尔方面媒体报道称,两件文物于十几年前被转至法国吉美博物馆,其中一件为12世纪毗湿奴(LordVishnu)石像,于上世纪70年代被盗掘;另外一件是造于13世纪的Shiva-...
12世纪毗湿奴石像 作为法国“亚洲艺术”国家博物馆的“吉美博物馆”表示,目前正在讨论将馆藏的两座被盗雕像打包并归还给尼泊尔政府。吉美博物馆方面发言人表示:“两件工艺品将在2016年尼泊尔工艺品大展上亮相,因此我们希望能够尽快就此事达成共识。” 尼泊尔方面媒体报道称,两件文物于十几年前被转至法国吉美博物馆,其中一件为12世纪毗湿奴(LordVishnu)石像,于上世纪70年代被盗掘;...
《读信》巴勃罗·毕加索184cm×105cm布面油画1921年毕加索博物馆藏 《63岁时着加冕服的路易十四全身像》 《木匠圣约瑟》 4月11日至6月15日,“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在国博迎客,这是法国五座顶尖博物馆首次联袂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介绍,这10幅作品能够集体在国博展出,实属难得一见。此次展出的10幅作品连贯起来堪称一部微缩的...
卢浮宫博物馆、凡尔赛宫和特里亚农宫博物馆、奥赛博物馆、毕加索博物馆、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法国5家世界著名博物馆的10件精品画作,4月11日起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 本次展览展出的全部作品,均为首次来华。卢浮宫博物馆精选的3张画作,分别是让·克鲁埃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像》、乔治·德·拉·图尔的《木匠圣约瑟》和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的《门闩》。...
煎饼磨坊的舞会(布面油画) 131×175厘米 1876年 奥古斯特·雷诺阿 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像(木板油画) 96×74厘米 三个肖像的构图(布面油画) 128×230厘米 1932年 费尔南·莱热 巴黎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藏 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法国博物馆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于4月11日至6月15日亮相国博,为中国观...
海关开箱查验、工作人员搬进展厅、法方检查画作……8日,正在布展的《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中,雷诺阿的《煎饼磨坊的舞会》第一个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惊艳露面。 这个即将于本月11日开幕的展览,在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的背景下,云集了拉·图尔、弗拉戈纳尔、雷诺阿、毕加索、费尔南·莱热、苏拉热等8位大师的10幅极具代表性的法国绘画杰作。作品涵盖了法国从16至20世纪的重要艺术成就...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