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揭秘 “摸金校尉” 常葬身古墓 知道“摸金校尉”的传说吗?相信看过盗墓小说《鬼吹灯》的人,对这个所谓的盗墓门派印象深刻。没错,摸金校尉即是盗墓者的“雅称”。 那么盗墓贼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他们如何作案?是否真如盗墓小说等文艺作品描写的那样充满奇幻色彩呢? 文物保护工作者揭露,盗墓其实是十足的猥琐行当,在漫长的盗墓史上,这些所谓的“摸金校尉”干的尽是伤天害理之事,刨人祖坟,盗挖、损毁文物,...
中国古代的三大性畸形现象:娼妓、太监、女子缠足。而女子缠足则是中国古代所特有,甚至成为古代女子审美的重要标准,三寸金莲也成为女子最隐私的部位,绝不可让陌生男子看见。 资料图片 中国古代的三大性畸形现象:一是娼妓,二是太监,三是女子缠足。其中,娼妓和太监在国外也有,而女子缠足则是中国古代所特有的现象。所以,过去西洋人视中国人为“东亚病夫”的时候,总以中国男人的长辫子和中国女人的小脚作为中...
居民证——现代意义的身份证制度始于75年前 严格来说,中国古代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身份证,或者说不是所有人都有身份证的。现代意义的身份证制度,只有短短的75年时间。从史料上看,其始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当年,宁夏省政府制定了“居民证制度”,这便是中国现代身份证的雏形。在中国古代,普通人是没有身份和地位的,身份证只是对有身份者有地位者而言,所以普通老百姓是不会拥有身份证的。那年头有身份证...
这是我省东部唯一的清皇室后裔聚居村——古老的御路“罕王路”穿村而过,几棵百年古榆遒劲而沧桑。 村里,显示荣耀的“上下马石”被村民保留着;皇帝祭祖的行宫“东、西安乐堂”遗址上,犹存的卫墙圈出了当年的轮廓;村民家里传下来的红带子,显示了祖上身份的特别。 村里,满族人口占97%,满族的传统习俗还在传承——幼子继承制、清明上坟插佛托、在祖宗板前祭拜祖先…… 他们的先祖阿塔是皇族 腰站村的后山,远望...
叙利亚内战后被破坏的古迹(图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 一头卷发井然有序地覆盖额头,五官端正,大眼直视着我们,下巴的胡须卷曲但是非常整齐,和刘海互相辉映——这是一尊来自帕尔米拉的石雕。 帕尔米拉位于今天的叙利亚东部。一直到公元2世纪左右,位于贸易航道上的帕尔米拉一直是游牧者穿越沙漠的绿洲,也是连接安息帝国和罗马帝国的桥梁。但从2011年叙利亚内战开始后,这个美丽的古城就受到空前的破坏,...
钱匡道墓志铭拓片(局部) 2012年4月,我市三星村夏庄出土了“大吴故钱府君墓铭记”墓志,经考古人员确认,墓主为杨吴时期的钱匡道。这个钱匡道究竟是谁?与扬州有何渊源?近日,我市考古人员编撰的《江苏扬州出土钱匡道墓志考释》出炉,对墓志进行了全面释读。 考古 五代十国砖室墓出土墓志 2012年4月,在扬州市城北乡三星村夏庄某基建工地上发现了一座墓葬,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进...
瓯窑地处浙江南部,窑址主要分布在以温州为中心的永嘉、乐清一带。这里东临东海,南邻福建,西北面为括苍山区,瓯江、飞云江由西向东直入东海。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说:“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袵,收瓯越之民也。”有人考证说,瓯字从“瓦”,说明瓯越人在远古就会烧制陶瓷。 瓯窑瓷胎色泽浅灰白,釉色清淡,有玻璃质感。晋人潘岳在《笙赋》中说道:“披黄苞以受甘,倾缥瓷以酌酃。”这个“缥瓷”很可能就是瓯窑青瓷。 ...
图为铜胎掐丝珐琅麒麟。 资料照片 3月1日,法国枫丹白露城堡的中国馆被盗,约15件珍贵藏品被窃,其中包括1860年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掠的文物。这一事件着实让人痛心。 据枫丹白露负责人让-弗朗索瓦·埃贝尔介绍,盗贼在3月1日清晨6点潜入馆内,逗留不足7分钟后即逃走。目前,馆方尚未估算失窃藏品的价值,不过他强调这些艺术品都是“无价珍宝”。他说,盗宝者手法专业,很有把握,也很决断,很清楚要什么东西。...
3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通过X射线透视、CT扫描和核磁共振检查,揭晓了2900年前一具埃及木乃伊的真实身份及其死因。 在大约2900多年前,一位远古埃及男子,年龄大约二十多岁,因患有一种罕见的类似癌症的疾病导致死亡,这种病症使他出现类似糖尿病的症状。当他死亡之后被制作成木乃伊,尸体防腐者移除了他的大脑(通过鼻孔),灌注类似树脂的液体进入头部和血管,取出他的一些器官,并在他的...
展出的唐朝《簪花仕女图》(局部) 《明皇击球图》(局部) 近日,国宝级珍品《簪花仕女图》等39幅仕女图亮相辽宁省博物馆。这个名为《横翠含丹》的中国古代仕女画展向观众展示了晋、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仕女的穿着时尚及生活仪态—— 国宝级珍品《簪花仕女图》《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等39幅仕女图于日前亮相辽宁省博物馆,画中女性美丽的容貌、优雅的服饰,为观众揭开古代宫廷女子生活的神秘面纱。 ...
在沈阳故宫春节期间推出的清代宫廷艺术珍品展上,一件清乾隆款剔红飞龙宴盒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这款宴盒器身绿地剔红,盖上部雕“圣”字,两边“辅”“弼”二字,间有卷云纹,下有飞龙海水江崖,制作精细,雕刻刀法流畅,尤其是飞龙海水更显皇家气象。 专家介绍,此宴盒为沈阳故宫院藏漆器中的国家一级品文物。飞龙宴盒里面还有一些小盒子,是清宫年夜饭时,用来为皇上送饭用的,因为御膳房做好饭,为了保温或便于装载,需要...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羊年春节马上就要到了,有人选择回家过年,也有人选择外出旅游。要问北京旅游哪最火?首屈一指的当然是故宫。如果您春节期间去故宫游玩,在这要提醒您一声:除夕和正月初一,故宫只开放半天。除夕(2月18日)上午开放参观,下午闭馆;初一2月19日上午闭馆,下午开放。 回顾2014年的故宫,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顶戴花翎款式的雨伞、“奉旨旅行”的行李牌,还有写着“朕就是...
一块价值几万元的玉石原石,被注入创意十足的精致雕刻后,价值达到几十万元。记者昨天(23日)在天津市创意策划研究会石文化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暨首届“东华天运”中国玉石文化论坛上获悉,创意元素的融合不仅给石文化注入更多内涵,也让玉石价值不断飞升。 在昨天的论坛上,天津市创意策划研究会石文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东华天运旗舰店经理杨丹告诉记者,创意元素的融入为玉石增添了艺术及收藏价值,市场价格也随之翻倍增...
仿古行为源自复古思想,复古思想从孔子初启。孔子自称“信而美古”,“好古敏以求之”。崇古不仅成为儒家思维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表面上看是崇拜“古之制”,实际上是崇拜“古之叙”,而最根本的是崇拜“古之人”,正是中国古人终其毕生的追求,这也是崇古的最终所在。 中国铜镜的仿古,出现于铜镜发展的鼎盛期——唐代,北宋时期政府崇古,文人好古,于是构成了收藏、著录、研究的风潮。北宋之后,金、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