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华网石家庄11月26日电(记者白林)河北省邢窑遗址考古队队长王会民近日表示,为期半年的河北内丘邢窑发掘工作基本结束,共发掘窑炉11座,灰坑130多座,灰沟6条,水井28眼,墓葬19座,并发掘出罕见隋三彩。 邢窑遗址于上世纪80年代初发现,位于河北省南部的邢台市,以烧制白瓷著名。目前在河北内丘、临城、邢台、高邑四县范围内发现北朝至元代各时期的窑场遗址30多处。1996年,内丘的邢窑遗址被国务院...
11月24日,记者随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五次年会代表来到内丘。继6月发现8座窑炉遗址群后(本报6月10日3版报道),又新发现3座窑炉遗址,并且出土了罕见的隋三彩、唐代鸳鸯筒足分格盘等物品。 窑炉组合形式完整 记者在现场看到,遗址上方搭建了棚子,发掘面积相比6月来说增加了一倍多,并且多种遗迹露出真容。据了解,截至目前,发掘面积达1200平方米,共出土5种遗迹,其中窑炉11座,灰坑140多座,灰沟6条...
唐•三彩骆驼载乐舞俑 唐三彩是唐代彩色釉陶的通称,用白色黏土作胎,以含铜、铁、钻、锰等金属元素的矿物做着色剂,配制低温釉,施于坯体表面,在800℃左右的低温中一次烧成。其彩色并不仅限三色,一般有绿、黄、蓝、白、紫等多种,但以黄、绿、白为主。 迄今已发现烧造唐三彩的窑址是河南巩县、陕西铜川、河北内邱。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拉克和埃及等地均有唐三彩出土,说明当时已输出到各...
图1 景德镇官窑遗址出土明成化素三彩鸭形香熏 图2 央视《寻宝·走进晋江》活动藏友所持鸭香熏仿品 由于人们觉得神和灵魂都是飘忽不定的、虚无飘渺的,自然界除了云、雾以外只有熏烟有此特征,于是古人们似乎找到了一种与神、祖先联络的办法,这就是熏香。古代的熏香炉是金属或陶瓷做的外表有着精美图案的火炉,在里面点燃碳火,时时撒上香料散香。 香熏亦称香炉、熏笼,是一种用于熏香...
日前,记者从省文物研究所获悉,位于邢台内丘的邢窑遗址群发掘取得阶段性成果,已清理出11座窑炉遗迹,发掘出土20多万片各类残片。其中,较为重要的发现包括两组北朝至隋代“品”字形组合式窑炉群、邢窑早期灰坑和标有“高”、“上”字样款瓷片等。唐代鸳鸯分格筒足盘和北朝至隋时期的三彩、绿彩残片等较为罕见。据介绍,此次三彩器物的发现可将邢窑...
继今年6月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发现完整邢窑窑炉遗迹群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邢窑窑炉群考古队队长王会民25日称,目前该遗迹群又有重大发现,已清理出的11座窑炉遗迹中出土中国罕见的隋三彩,印证了邢窑在隋朝甚至更早就会烧制三彩。 据王会民介绍,目前该遗迹群2012年挖掘工作接近尾声,考古队从该遗迹群清理出11座窑炉遗迹,出土了20多万片各类残片,包括瓷器、陶器、窑具、砖和瓦5大类。其中尤其珍贵地是...
(申玲敏 张鹏翔)继今年6月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发现完整邢窑窑炉遗迹群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邢窑窑炉群考古队队长王会民25日称,目前该遗迹群又有重大发现,已清理出的11座窑炉遗迹中出土中国罕见的隋三彩,印证了邢窑在隋朝甚至更早就会烧制三彩。 据王会民介绍,目前该遗迹群2012年挖掘工作接近尾声,考古队从该遗迹群清理出11座窑炉遗迹,出土了20多万片各类残片,包括瓷器、陶器、窑具、砖和瓦5大...
唐三彩是唐代彩色釉陶的通称,它素以绚丽的色彩、古朴别致的造型和特有的历史文化承载而具有极高的价值。作为收藏品类,在国内外的拍卖场和古董博览会等交易场所也是经常显现唐三彩的身影。那么如何收藏唐三彩呢? 首先是其艺术水准的衡量,这个是关键的判断点。色彩、造型极具艺术价值的自然是极品。而且在具体造型中,又以人物俑、马俑和骆驼俑的塑造最为有名。就陶马而言,则以白色三彩马和黑色三彩马最为名贵。19...
窑址中七座窑洞式作坊沿河一字排开,功能齐全。作坊除窑洞顶部坍塌,其余建筑设施、生产工具、模具以及半成品均保存完好。窑址从泥料的炼制到拉胚、模制成型,从三彩釉料的配方、试烧到烧制成品的窑炉,以及配套生产的作坊,真实、生动的再现了唐三彩制烧的宏伟场景。 耀州窑唐三彩的出现绝不是偶然。首先,它与大唐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密不可分。其次不得不提到唐三彩的用途,说到此处,也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 ...
众所周知,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诞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大唐盛世已经成为遥远的往事,但近年来,在唐都长安的故址上,不断出土大批精美的唐三彩。那它们又是在哪里生产的呢?随着长达十多年的考古发掘,一件令人吃惊的消息传来:长安唐三彩的烧制窑口,就是古代北方陶瓷生产中心的耀州窑。1985年在铜川...
唐三彩骑马俑,林语堂先生捐赠。 骑士头带幞头,身着长袍,腰系宽带,足穿靴。其双臂曲于腰部两侧,双手呈握缰状,脚踩马镫,跨坐骏马鞍鞯之上。 马身骨肉亭匀,体态雄健,短尾细结,长身立于薄板之上。马匹及人物皆以灰黄色陶土为胎,先上白色化妆土,再施低温铅釉,马匹以褐色,人物则以绿色为主,褐、绿、黄、白交接,釉色饱满鲜亮。 骑士的脸部及双手原应有彩料描绘颜色,可惜已不存。
图片资料 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唐三彩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唐三彩来源的逐渐枯竭和市场价值的攀升,于是出现了许多赝品。至于唐三彩赝品何时开始出现,一般认为是民国时期。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洛阳市文物交流中心曾经征集到一些民国仿制的唐三彩,除了胎体与唐代三彩略有区别外,从造型到釉色很难与唐代三彩区分开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洛阳唐三彩仿制品的制作主要集中在市区北面邙山上的孟津县朝阳到...
图片资料 洛阳唐三彩的制作过程,首先是对胎料进行选择和加工。洛阳出土的唐三彩大多采用比较纯净的高岭土加工而成,这种矿藏洛阳周围便有出产。这种土质较为细腻,可塑性强,成型后不易开裂、变形,是制作各种陶器上等的材料。选用的矿土需要经过挑选、舂捣、研磨、淘洗、沉淀、揉搓、捏练、陈腐等系列工序加工成备用的陶泥,然后才能使用。从出土的器物胎体来看,唐代的工匠们对胎料的选择不是很精,胎质中含有石英颗粒等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