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乾隆一朝在清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经过了康熙、雍正两朝的励精图治,乾隆时期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乾隆瓷器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奢华,其品种实际上不止文献中记载的57种,而是要多得多,有很多品种是在试验当中,有的品种今天偶然可以看到。我们熟知的品种,比如青花、粉彩、斗彩以及各种颜色釉,在乾隆时期都做得炉火纯青。 冬青釉的颜色是造出来的,在自然中看不到 这是一个清乾隆年间豆青釉的方瓶,也叫壁瓶,一面是...
重工粉彩瓷为釉上彩之皇冠,享有“瓷中帝王”之称,在所有制瓷工艺中重工粉彩最为复杂。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载:“共计一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50年前,宫廷重工粉彩因工艺复杂、釉料配制烧造难度大、成品率低而逐年减少,以至工艺断代失传。 近年来,不少藏家把眼光转向1978年至1983年景德镇国营艺术瓷厂生产的陈设瓷,主要是花瓶类,还有花钵、皮灯等其他品种。这些陈设瓷不是某一个人能够单独完成制...
粉彩始创于清康熙,极盛于雍正、乾隆时期。粉彩是在康熙五彩瓷器的基础上,采用珐琅彩的进口色料绘制,经炉火烧制而成的。 珐琅彩是康熙时期宫中珐琅作在景德镇烧制的白瓷胎上,按铜胎画珐琅的方法,利用珐琅彩料绘制创烧而成的一种彩瓷。而粉彩却是景德镇受到珐琅彩的影响而烧制的。康熙后期,因宫中的进口珐琅彩料带到了景德镇,当时这种彩料在景德镇不仅少,而且非常珍贵,所以在景德镇不能像宫中绘制珐琅彩瓷器那样被广泛使...
清同治粉彩描金筒式盖罐,通高11.7厘米,直径9.8厘米。罐身画面描绘的是《西厢记》“长亭送别”的故事片段。故事背景是:因崔夫人悔婚,经普救寺长老劝说,征西大元帅杜确无形的压力……迫使崔夫人最终作出了让步,约定张生想要迎娶莺莺,必须进京赶考求取功名方可;张生为爱情和前程准备赴京赶考,莺莺在十里长亭为张生摆下筵席送行。后来张生果然不负众望金榜题名,张生与莺莺终成眷属。 画面中,莺莺渴望自由爱情的深...
乾隆时期为清代瓷器制作的鼎盛期,从乾隆开始,粉彩在彩瓷的领域中几乎完全取代了五彩的地位。这时粉彩的质量虽不如雍正时期那样的秀丽淡雅,但在装饰工艺上渐趋繁缛,形制上丰富多样,特别是用于陈设的各大器型,如转颈瓶、转心瓶、天球瓶、扁瓶、多角瓶等甚为流行。 乾隆时期粉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用色和施彩的工艺方面有了新的发展,除以粉彩绘画为主,还常加绘料彩、金彩或黑彩,或与青花五彩、斗彩并施...
明国粉彩婴戏莱菔瓶 谁是“觯斋主人”?民国初期郭葆昌是也。郭葆昌(1879—1942),字世五,号觯斋,河北定兴人。年少时曾在北京琉璃厂古玩店做学徒,聪颖好学,博闻强识,很快崭露头角。后得袁世凯赏识,任袁府总管、总务局长,被引为心腹。 这件民国粉彩婴戏图莱菔瓶(见图),花瓶高32.5厘米,圆口束颈,丰肩,因形体颇似“莱菔”(萝卜)而获称“莱菔瓶”。瓶上绘粉彩婴戏图,一小童站于岩石上,努力摇动枝...
珐琅彩是釉上彩品种之一,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著名的宫廷御用瓷。它是在已烧好的素胎上涂彩料作底,在底色上加绘纹饰,再经炉火烧制而成。按装饰工艺不同,珐琅器可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透明珐琅等。其中与瓷器有关的珐琅工艺只有一种,即画珐琅,一般称之为“珐琅彩瓷”,其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 粉彩是景德镇窑在五彩的基础上及“珐琅彩”的影响下创制成功的又一种彩瓷。它的独特之处,是在彩绘时掺...
这只清乾隆粉彩花卉凸三婴戏瓶,高21厘米,口径5.8厘米,足径7.6厘米,原为清宫御用瓷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瓶呈三瓣花式,长颈,圆腹,圈足。内壁施松石绿釉。口、足沿饰红釉边,外体施白釉上绘粉彩花卉纹。紧贴外壁以堆塑法塑出三婴嬉戏。三婴或攀爬,或站立,玩耍着同样以堆塑法塑在瓶颈上的红丝带。瓶足底施松石绿釉,留白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清宫造办处档案乾隆二十年(1755)《记事档...
乾隆粉彩甘露瓶 这是一对清乾隆年间的瓷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通过EDX3600LX荧光能谱仪对瓷瓶胎、釉作双重检测,电脑数据库显示:“送检样品胎、釉元素成分含量与18世纪中、晚期(清乾隆年间)粉彩瓷器数据符合较好,属景德镇窑产品”。 这对粉彩花鸟纹甘露瓶高18.20厘米,口径2.10厘米,底径12.30厘米,重520克。圆唇口,丰肩,腹下部渐收,束颈,足部外撇。瓶身绘花鸟纹,画工细腻精湛,鸟...
黄地金花粉彩人物纹燧囊,清乾隆,高6cm,口径6.8×2.5cm,足径7.4×3cm。 燧囊长方形,子母口,盖、器身及底足侧面均有穿带孔,穿系黄绳,绳上有米珠、珊瑚珠装饰。器内施松石绿釉。外壁周边饰描金卷草、朵花及缠枝花纹。器腹正反两面有长方形开光,开光内粉彩绘西洋人物“进宝图”。底施松石绿釉,中部书红彩“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横款。 燧囊是盛装火镰的器具,佩带于身。此器外观酷似金属制品,系仿...
此套瓷器共八件,每件由两部分组成。器物底座程覆盆式,置变形鱼纹支柱,上承以莲花式座,座置圆框镂雕扁形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罐、金鱼、盘肠八宝,均施粉彩,器底施松石绿釉,上矾红彩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此套供器采用剔雕、镂雕与粉彩装饰相结合,工艺精湛,保存完整,十分珍贵。 这种器型的瓷器流行于清乾隆年间。开始只见于喇嘛庙,后道教的元君庙也以此为供物。佛教中的八宝,象征佛...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粉彩是一种釉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至900度温度烘烤而成。粉彩瓷的彩绘方法一般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
名称:青花缠枝莲纹粉彩十八罗汉图扁方瓶 年代:清道光 尺寸:高30.5cm 本品为道光御瓷特有之设计,敦实而别致,颈部与足墙外侧分别以青花绘画缠枝莲纹和对称夔龙纹,青花色泽妍丽明快,两侧耳饰精巧华美,设色绚丽,为模印贴塑祥蝠衔双桃纹,寓意福寿双全。制作颇为精奇,所垂之黄锦穗延至瓶身两边,益增其华贵之姿。瓶身前后左右铺陈出主题纹饰十八罗汉图,画中所绘胜景处,云涌峰迤,苍松参天,虬枝横斜,诸尊者...
以4150万港元创下了清朝瓷器拍卖最高价纪录的雍正官窑粉彩蝠桃纹橄榄瓶,昨天由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张永珍博士捐赠给上海博物馆永久收藏展出。 本报曾率先报道了这一文物回归盛事。 这尊宝瓶究竟珍贵在哪里?记者今天上午采访了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教授。他的回答十分专业:作为20年来上海博物馆收到的价值最大的单项赠品,这件粉彩瓶代表了清代粉彩制作的最高水平。粉彩也叫“软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