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2月14日——15日,由浙江省文物局、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北仑区人民政府指导,浙江省博物馆学会、宁波市北仑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主办,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中国知网承办的“2017博物馆与文化浙江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宁波市北仑区的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举行。浙江省文化厅党组成员、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柳河,省文物局副局长曹鸿,浙江省博物馆学会会长康熙民,北仑区政协主席陈召华、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
12月18日,由浙江省考古学会主办的2017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在宁波揭晓。宁波奉化下王渡遗址I期发掘、宁波大榭史前制盐遗址Ⅱ期发掘、良渚古城钟家港及池中寺遗址、绍兴平水镇兰若寺南宋墓地、永嘉坦头唐代瓯窑遗址、开化明代龙坦青花窑址、杭州西湖景区南高峰遗址、杭州市临安区政府五代古建筑遗址8项考古发现成功入选。 今年的汇报会上,来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物考古研...
在近日召开的“2017博物馆与文化浙江建设学术研讨会”上,浙江省博物馆学会与同方知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浙江省博物馆学会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就进一步促进浙江省博物馆学科建设、博物馆行业发展,借助浙江省博物馆学会的影响力及同方知网丰富的文献资源、成熟的数字化加工系统、领先的数据挖掘技术、先进的知识元处理能力,加大对博物馆行业的知识服务力度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成功...
2017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参评项目汇报会现场 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12月18日,由浙江省考古学会主办的2017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在宁波揭晓。宁波奉化下王渡遗址I期发掘、宁波大榭史前制盐遗址Ⅱ期发掘、良渚古城钟家港及池中寺遗址、绍兴平水镇兰若寺南宋墓地、永嘉坦头唐代瓯窑遗址、开化明代龙坦青花窑址、杭州西湖景区南高峰遗址、杭州市临安区政府五代古建筑遗址8项考古发现成功入选。 今年...
12月7日,在浙江省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会议上,浙江自然博物馆志愿服务团队“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亲子教育小分队”获评“2017年度全省优秀文化志愿服务团队”,个人志愿者彭斯鸥获评“2017年度全省优秀文化志愿服务者”。 浙江自然博物馆的志愿者队伍已成为开放服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队伍。这支由来自社会各阶层的由在职和退休人士为主组成的志愿者骨干,以及连续多年共建合作的高校及企业合作团队...
诸暨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是古越文化发祥地之一。所属的27个镇乡街道,无一不蕴含着历史留下的痕迹。 据倪杨氏族谱记载,次坞镇沈坞村的大片山地早期是倪杨氏先祖的安息之地,司法参军杨钦、朝散大夫杨舜臣、中山王杨贤;千十三公派的共祖:承事郎杨克彦、永宁县令杨宾,均安息于此。 日前,倪杨氏后裔对位于次坞镇沈坞村的倪杨氏千十一派第五世祖舜臣公南宋墓进行了保护性发...
12月6日至7日,由普陀山佛教协会主办,普陀山佛教造像研究院承办的“佛教文物科学研究研讨会”在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召开。与会人员就佛教文物科学研究中的新技术运用、新材料研究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普陀山佛教协会会长、普陀山佛教造像研究院院长道慈大和尚,舟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邱平海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研讨会上,清华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教授沈卫荣、故...
据微信公众号“浙江发布”消息,12月2日,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在安徽池州公布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100处,加上2016年9月29日公布的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98处,共计198处见证重要历史、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建筑,其中浙江有5处入选,钱塘江大桥、西泠印社、蒋氏故居、杭州西湖国宾馆、杭州黄龙饭店入选。 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评选并公布“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位于浙江省庆元县月山村的如龙桥,明朝天启五年(1625年)修建,其造型美观、结构复杂、工艺精湛、功能完备,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作为文化遗产,传统村落渗透着中国传统“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
12月4日至7日,根据浙江省文物局《关于开展2017年度文物执法监察交叉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省文物执法监察交叉检查组赴宁波开展文物监察工作抽查。 本次文物执法监察交叉检查组由金华市及其所辖部分县(市、区)文物执法监察机构骨干组成。检查组一行先后抽查了宁波市宁海、江北、镇海等县区的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近30处,重点巡查了文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公布及保护情况,标志说明设置情况,以及是...
今年3月,国家文物局启动了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就在前两天,第三批12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32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新鲜出炉了,“安吉古城和龙山越国贵族墓群考古遗址公园”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安吉古城和龙山越国贵族墓群考古遗址公园到底有啥来头?这里经历过什么历史故事?来听听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田正标的介绍。 古城遗址位于安吉县递铺街道古城村的上、下古城自然村。...
12月5日,由浙江自然博物馆和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主办的“国门生物安全展”举行开展新闻发布会。 “国门生物安全展”以党的十九大提出“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等生态建设内容为契机,通过外来生物入侵的危害、物种资源保护、当前面临的形势、如何保护国门生物安全等内容,引用禽流感、疯牛病等典型案例,并用纪录片、科普动画、实物演示等方式,引发公众...
党的十九大提出,“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国门生物安全作为生态安全和国家非传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外来生物入侵危害不断加剧,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由于对生物物种重要性的认识不深,我国长期以来生物物种资源丧失比较严重。维护国门生物安全就是有效防范外...
12月1日,由浙江省文物局主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的“2017年度浙江省田野考古实训班”结业典礼在杭州举行。 本次实训班于9月5日正式开班,课程分为理论培训和田野考古实训两个阶段。理论培训阶段,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大家授课,分别为徐新民《旧石器时代考古》、王海明《浙江新石器考古概述》、黄昊德《浙江商周概况》、刘建安《浙江汉六朝考古》、郑嘉励《浙江宋元时期考古》、郑建...
作为开展历史建筑图则和保护利用导则编制的技术依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日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层面的《浙江省历史建筑保护图则编制导则》和《浙江省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导则》,覆盖尚未纳入文物保护单位(点)的建筑物。新政策针对的历史建筑包括经市、县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保护点的建筑物、构筑物。《导则》要求,历史建筑保护采用的措施应避免对历史...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