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深州市永昌大街58号,一处不起眼的胡同里面,留存着一处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式建筑群。据当地文物部门考证,该建筑群为清末时期的深州大德昌钱庄。由于其保存较为完整,有关部门已于近日公布其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将对其进行修复。 据深州文物保护所的工作人员介绍,该建筑现有房屋共33间,建筑面积870.42平方米,占地1396.5平方米,为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瓦顶为阴阳合瓦布瓦顶,瓦头为凤头瓦,建筑大...
2008年12月12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文物保护司李培松副司长、河北省政府孙士彬副省长视察了涿鹿三祖堂、黄帝城、黄帝泉和合符坛,省文化厅冯韶慧厅长、李建华副厅长、省文物局张立方局长、张家口市政府侯桂兰副市长、涿鹿县委书记王江等同志陪同。单局长认真查阅了黄帝城总体保护规划,听取了工作人员汇报,对黄帝城及周边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保护好人类文明的重...
武安为河北文物大市,现已查明不可移动文物2000余处,其中,2007年至2008年5月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1625处。目前,该市文物遗存点数量占邯郸市文物总数的40%,位居河北省各县(市、区)首位。 近年来,随着武安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地政府对文物工作更加重视,共投入约2000万元用于文物保护工作。自2007年11月以来,武安市财政共拨付文物普查专款55万元,为文物复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近日,《鸡鸣驿城文物保护规划》已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并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公布。要求将《鸡鸣驿城文物保护规划》纳入所在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在编制城镇规划及历史文化名村规划过程中,要注意与本规划相衔接。要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保护鸡鸣驿城文物本体及环境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鸡鸣驿城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好、规模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邮驿建筑群,具有重要的历史...
丰宁满族自治县建有一座以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扎根承德农村的知识青年为专题的展览馆,收藏的200多件展品再现了当年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知青生活。 1968年12月毛泽东发表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指示,全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掀起了高潮,天津、北京、南京以及承德本地的“老三届”初高中毕业生数十万人纷纷来到围场、丰宁、隆化、...
近日,石家庄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局顺利,成果丰硕。11月25日至12月7日,普查队共深入400多个行政村,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210余处;另外,还在普查中征集到一批重要文物。 11月20日,作为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确定的独立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任务的试点市,石家庄市全面启动了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经过认真组织,精心准备,11月25日,石家庄市普查队20个普查小组,分赴藁城、正定...
11月17日至21日,由全国政协组织的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跟踪调研组先后到河北省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5市9县,考察有关工作情况。11月22日上午,我省在邯郸市召开座谈会,听取跟踪调研组的意见和建议。副省长孙士彬、省政协副主席段惠军、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毛福民出席座谈会。 河北省境内大运河以隋唐大运河为主干,经历代疏浚、整治,保留了永济渠大部分河道,流经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
根据《关于印发<明长城资源调查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要求,近日,国家长城资源调查工作项目组对河北省长城资源调查资料进行了检查和验收。 河北省长城资源调查队向国家长城资源调查工作项目组提交了23个县、市、区,计901张《长城资源调查墙体登记表》和901张《长城GPS采集点登记表》。国家长城资源调查工作项目组按照《长城资源调查资料检查验收规定》要求,对河北长城资源调查队所提供的材料开展了...
近日,临漳县文物部门发现了后赵时期西门豹祠奠基石,从石刻上可以看出该奠基石距今已有1600多年。 西门豹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在邺地(今临漳县)为县令期间投巫治漳,兴修水利,留下了千古美名。西门豹死后,邺地人民为纪念他的丰功伟绩,纷纷建庙立祠,名气较大的是后赵石虎所修的西门豹祠。据史书记载,该祠南北长约三里,后赵皇帝石虎曾在西门豹祠内宴集群臣,是当时邺城最为显赫的建筑之一。奠基石上文字记载...
大名县于2007年申报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2008年10月17日省政府第17次常务会研究通过,共有4处达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标准,分别为大名古城墙(明、清)、郭彬墓(元)、沙圪塔诫碑(清)、宣圣会医院旧址。 至此,该县省级文保单位已达10处,这些文保单位涉及到遗址、墓葬、碑刻、古建四大类,年代自唐至民国,是该县不可移动文物中的代表性单位,为提升大名的文物先进名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保所根...
11月14日,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举行了“光绪皇帝去世100周年研讨活动”。“清光绪皇帝死因”课题组有关专家、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专家、河北师范大学清史专家及满族书画艺术家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期间,在清西陵·崇陵举办了大型祭祀表演,并召开了专项座谈会,专家学者就“光绪帝死因”课题研究及光绪皇帝相关的档案记载等一系列问题...
日前,经省政府批准,邯郸市政府发出通告,投资100万元,历经5年实地勘探、发掘、考察,在国家权威部门的帮助下,我省第二部、邯郸市第一部大遗址保护规划———《邺城遗址保护规划》正式面世。 六朝故都邺城位于临漳县境内西南部,横跨漳河两岸,占地20平方公里,涉及15个自然村庄。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685年-643年),齐桓公始筑邺,邺城是山东到西北、中原到幽燕的咽喉之地。西门豹投巫治邺,曹操筑...
记者从14日召开的全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上获悉,截至目前,邯郸、沧州的文物普查工作已经完成,承德市的文物普查工作将于11月底完成;全省已完成普查面积7.6万平方公里,新登录不可移动文物点6000多处。其中,邯郸3465处,沧州1520处,承德1100余处。 文物普查工作自开展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文物普查领导小组,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密切...
邯郸赵王城遗址勘察与发掘取得了新的收获:确认了赵王城的环城城壕系统,尤其是在南垣以南1000米处发现了城南的外围城壕系统,此种形式的城壕布局,为目前东周城市考古发现的孤例。 赵邯郸故城是战国至汉代赵国的都城遗址,全城包括赵王城和大北城两部分。关于赵王城的性质,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邯郸城的宫城。2007年至2008年,在南水北调中线建设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受省文物局的委托,省文物研究所对赵王城西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