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委组织部干部伍贺兴认为,两千多年前的古老丝绸之路已经架设了连接亚欧非大陆文明的“一带一路”,她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文化融合之路。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两个或者多个具有文化源差异显著的国家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可以肯定地说文化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了内生动力。在现如今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关联度外向度日益凸显的“互联网+”时代,沿着“一带一路”的轨迹,...
图为二里头遗址博物馆效果图 我省文物事业发展又迎大事、喜事。 6月11日上午,在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现场,一阵热烈的掌声中,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奠基石揭开了红色面纱。两年后,最早中国都城历史风貌将在这里生动呈现。 “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建设,是二里头遗址1959年发现以来,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参加仪式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说。 二里头遗址被史学界认定为是...
6月10日,建德举办“一带一路新舞台 文化遗产活起来”——2017“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活动现场展示了严州青石雕刻技艺、木偶戏、根雕技艺等14个建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吸引大批市民驻足观看。 通讯员 宁文武 摄
从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前的骆驼蹄印,到洛阳博物馆馆藏的东罗马金币、波斯银币、胡人俑,从汉魏故城永宁寺残缺而精美的泥塑像,到新安汉函谷关的关字瓦当、阙台、古道……历经两千年,丝绸之路留给洛阳的文化遗产依然光芒四射。 在6月10中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丝绸之路与中原”文物展在洛阳博物馆亮相,吸引着公众探究这条横亘在亚欧大陆的文明交汇之路。 在惠及洛阳市民之余,如何让这些文物走出“深...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位于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津沽记忆博物馆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主题活动。 活动当天,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向津沽记忆博物馆捐赠非遗作品。“杨柳青木板年画”的代表、天津杨柳青年画艺术公司总经理孔青向博物馆提供了《莲年有余》《春牛图》《访友》三幅作品;“叶赫那拉体满汉双文书法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叶赫那拉。振海捐赠了《福禄寿禧》作品;“郝记剪刻纸花”代表性传承人、津派剪纸...
10日,由北京语言大学和首都博物馆联合主办的2017“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京举办。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代表,以及各国驻华使节、中外专家学者、孔子学院学生代表等应邀出席活动。 启动仪式上,中外嘉宾致辞并发表主旨发言。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表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北京语言大学有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的悠久历史,学校已为世...
新生代非遗传承人在面塑项目中同台竞技 6月10日,备受瞩目的第六届国际非遗节在成都盛大开幕。隆重的开幕式、烧脑的国际论坛、传统的表演艺术和民间节气展演、国际非遗大展、非遗竞技成果展、中国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和主题分会场活动、非遗传播推广等7大主体活动和9大分会场活动精彩纷呈。未来9天,来自全世界的1100多项非遗项目汇聚国际非遗博览园,一起“烹饪”出一场历史与文化的饕餮盛宴。 没有乐谱的...
安徽各地:在保护文化遗产中传承历史和文明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干部王新表示,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曾说:“文化交流比政治交流更久远,比经济交流更深刻。”作为一种心灵纽带与情感桥梁,文化交流在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要筑好“一带一路”建设“文化墙”,既要“坚持本来”,敢于主动发声,善于讲好中国故事,又要“吸收外来”,广泛借鉴“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文化优秀成果,为创新发展汇聚文明养分,更要“面向未来”,以文化交流为平...
6月10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太原市小店区文化局主办,小店区图书馆和文化馆承办的主题为“保护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小店区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于6月9日晚在小店区汾东文体中心广场上举行,一批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项目在这里进行了集中展示。 当日18时许,汾东文体中心广场上人山人海,广场上的展板和秸秆编结作品吸引了许多市民观看。18时30分,优美的音乐声响起,小店区文化馆...
资料图 6月9日,在我国首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由北京学研究基地、首都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长城、运河、西山文化带与北京城——第十九次北京学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专家学者围绕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系列重大问题展开研讨。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着力建设全国文化中心,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构建整体保护格局,推进区域文化遗产连片、成线保护利用...
6月11日,社区居民在上海黄兴公园举行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中观看川剧《变脸》。当日,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市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上海黄兴公园举行。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6月11日,上海港退休工人在上海黄兴公园举行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中表演《码头号子》。当日,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市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上海黄兴公园举行。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6月10日,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国际论坛在成都锦江宾馆举行。本次论坛以《公约》精神实践与保护为主题。应邀出席论坛的中外嘉宾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相关国外文化部代表、非遗专家,《公约》全面成果框架政府间工作组会议各缔约国参会代表,中国文化部代表,国内各省(区、市)文化部门代表,国内非遗传承人代表等60多个国家300多人。 论坛开幕式由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陈通主持,教科文组织公约秘...
6月10日,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论坛在我市举办。相关专家学者,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驻华使馆代表等,围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何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交流合作等话题畅所欲言。 推动文物资源合理利用、惠及民生 ——刘玉珠(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 加强顶层设计、加大保护利用力度、深化国际合作、推进学术研究,是推动“一带一路”文...
6月10日,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举行“喜迎党代会,荆楚新跨越”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荆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展演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增强非遗保护意识。图为东宝区石桥驿镇湖北梁山调花鼓剧有限公司表演《梁山调串烧》。(记者 朱舜 摄) 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在市群众文化中心举行“喜迎党代会,荆楚新跨越”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