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主题为“收藏就是时尚”的2014(第十八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将于11月13日至16日在世贸商城(兴义路99号)隆重举行。 本届上海艺博会参展商——海上艺术馆,今年将推出蔡大雄、丁筱芳、鲍莺、丁蓓莉、叶芃5位艺术家的作品,他们老中青三代,都是沪上知名的国画家,虽然创作题材不尽相同,但都追求清新雅致的审美情趣。 丁筱芳擅长仕女,品读他的作品,有清气而无浊气,有灵气而无匠气,有文气而无俗气,悠悠聚合...
知名画家萧海春谈松江山水与海派书画 说起海上画派,一般都是从任伯年、吴昌硕谈起,然而事实上,无论是存世最早的晋墨——陆机《平复帖》,还是元明书画大师赵孟頫、董其昌都与上海松江有着极深的渊源。 沉潜于传统经典数十年的知名画家萧海春近日在上海松江区石湖荡建成一个集艺术创作、展示、教学、交流等功能的大型工作室,他将之命名为“九峰三泖”。萧海春昨天在接受早报采访时表示,之所以命名为“九峰三...
素有“登州古港”之称的山东蓬莱曾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港口,并保留了大量元明时期的古船及随船出土的文物遗存。 9月17日,“孔子故乡中国山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采访团来到蓬莱古船博物馆,了解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 蓬莱古船博物馆位于蓬莱水城的西南角,馆内展出了蓬莱小海出土的4条元明时期古船及随古船一起出土的铁锚、炮弹、货币、陶瓷等大量文物。 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
9月17日,“孔子故里,中国山东”大型采访团记者来到山东蓬莱古船纪念馆进行实地探访。 蓬莱古船纪念馆展出了蓬莱小海出土的4条元明时期古船及随船出土的大量文物。这些古船见证了蓬莱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上一座重要港口昔日的繁荣。 记者看到,虽然这些沉睡在海底几百年的古船受到岁月的侵蚀显得有些破败,但是它当年乘风破浪、承载海上“丝绸之路”运载使命的情形仿佛犹在眼前。山东省蓬莱市登州博物馆馆...
考古人员展示在黄骅市海丰镇遗址出土的宋金时期“飞龙”铜镜(9月8日摄)。近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与河北黄骅市博物馆合作,开展海丰镇遗址出土文物资料整理修复工作。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冯恩学认为,“古代海丰镇以盐而兴盛,因瓷器贸易而繁荣。通过海丰镇遗址表现出的特点,结合海丰镇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记载,海丰镇遗址应为宋金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北起点,瓷器从这里远销东北亚、韩国、日本...
9月5日至11月9日,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广绣、广彩、广雕、银器、漆器、折扇等8大类89件套清代外销工艺品在山西博物院展出。这些文物曾一度引领欧美社会时尚,展示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风”。 “这些工艺品既有中华民族的传统风韵、广东的审美趣味,同时又融入了浓浓的西洋异国情调,曾在西方掀起一股强劲的‘中国风’。”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肖海明说。 广东自汉代以来一直是中外海上交通贸易的...
馆内陈列的当时交易的货货物展品 馆内陈列的东南亚各个国家的文化、风俗、人情、图片等展品 9月5日,我们抵达此次“行走新丝路”第二站——新加坡,探访了位于圣淘沙的海事博物馆,重温昔日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化。 进入博物馆后,一艘巨大的“宝船”便映入眼帘。这艘船根据著名传奇航海家郑和的寻宝船舰同比复制。大船的船头即是海事博物馆的开放式台风剧场,参观者可在大屏幕上观看动画短片,了解...
泰国东盟加六国贸易促进会携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发起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征集保护行动。8日上午,泰国东盟加六国贸易促进会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在厦签约,宣告该行动启动。 该协议为期10年,旨在让早年流传到东盟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中国文物能通过征集回流中国,再现海上丝绸之路友好合作交流的历史,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此次行动,泰国东盟加六国贸易促进会将收集文物信息,募集资金,并...
原本沉寂在“海上丝绸之路”水底的宋元明清等中国古代的瓷器、铜钱、石雕等254件(套)文物和28件(套)辅助展品31日亮相新疆。 第四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当日在乌鲁木齐开幕,俄罗斯美术作品收藏展与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发现“大海的方向”——华光礁I号沉船特展同时拉开序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姚晓君称,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和友好往来的航路,是历史...
据中新社电,第四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于8月31日在乌鲁木齐开幕,俄罗斯美术作品收藏展与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发现“大海的方向”——华光礁I号沉船特展同时拉开序幕。 本次举办的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发现——“大海的方向”华光礁I号沉船特展以1996年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的渔民发现的华光礁I号沉船以及1998年、2007年、2008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工作研究室开展的3次抢救性发掘出的文...
山东博物馆28日上午展出包括山东、福建、浙江、江苏、广东等8个省市的300余件海上丝绸之路珍贵遗存。 据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介绍,这次《启航——海上丝绸之路特展》荟萃了包括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江西等8个省市的近300余件海丝遗存,包括瓷器、丝绸、陶器、香料、玻璃器等门类,其中绝大部分展品都是各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张建新表示...
近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室对黄骅市沿海23个村进行了水下考古调查。此次调查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一批金元时期的瓷器被打捞发现,成为“海丰镇是‘海上丝绸之路’北起点”说法的又一力证。 据了解,此次工作的主要目是对黄骅市境内水下文化遗产所涉及的相关文化遗存进行摸底调查。通过调查,了解掌握黄骅有价值的历史、水文及实物信息,为今后开展更深层次的水下考古勘探和发掘做前期准备。 此...
明清绘画的余绪,下开20世纪中国绘画的新格局,钱慧安、任伯年、吴昌硕、王一亭、黄宾虹、郑午昌、吴湖帆、张大千、刘海粟、丰子恺、陆俨少、程十发、陶 冷月等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都是举足轻重的大家,营造了上海20世纪云蒸霞蔚、星光灿烂的文化盛景,集中体现了海派绘画为适应历史发展而进行自觉改革的精 神。林林总总,使人不得不浮想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甲午同庚会的郑午昌,梅景书屋中的吴湖帆,开创上海美专的...
经过对河北黄骅海丰镇遗址出土文物资料的整理修复,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冯恩学认为,海丰镇遗址应为宋金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北方起始点。 海丰镇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2000年进行考古发掘以来,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但因条件所限,出土的文物资料未得到及时整理。 今年6月,河北黄骅博物馆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合作,开展海丰镇遗址出土文物资料整理修复工作。冯恩学表示...
经过对河北黄骅海丰镇遗址出土文物资料的整理修复,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冯恩学认为,海丰镇遗址应为宋金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北方起始点。海丰镇唐宋时期名为通商镇;南北朝时期名为漂榆邑,又称角飞城;最早的名称可上推至汉,为柳侯国故地。《金史·地理志》提及海丰镇之名。海丰镇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2000年进行考古发掘以来,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 “古代海丰镇以盐而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