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5日,海西州民族文化活动中心组织举办了海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暨《德都蒙古服饰制作技艺》培训班开班典礼暨首场培训。来自州属各地《德都蒙古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及民间艺人和非遗产工作者50余人参加了开班仪式及培训。 本次培训围绕海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暨《德都蒙古服饰制作技艺》传承开展。青海民族大学唐中山教授就《如何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暨民间文化田野作业经验交流》、青海省博源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传统中医疗法(方剂)是中华文化的瑰宝。10月28日,记者从省中医管理局获悉,在近日由省政府公布的“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扩展项目”中,有13项传统中医疗法(方剂)入选。 其中9项传统中医项目入选为代表性项目,分别是洛阳高新区五更太平丸制备工艺、洛龙区李楼李八先生妇科、林州市陈氏痘疹伤寒疗法、浚县董氏中医痹症疗法、获嘉县李氏中医精神病疗法、长垣县单寨骨科疗法、商丘市史家中医药组方、...
西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区。10月30日,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专项活动之一,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在市群艺馆举行,展出唐卡、藏文书法、藏香、藏医药、织染绣品、金属锻造等10余个最具特色的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位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也来到现场演示。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可谓是藏族的百科全书。制作手法除彩绘唐卡外,另有刺绣、贴花、织锦、缂丝、堆绣等。题材涉及历史事件...
近年来,田阳县高度重视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采取多种方式保护民间文化,有效保护了一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力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田阳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戏剧、民间曲艺、民间舞蹈、民俗、民间器乐、传统体育、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服饰等。 为充分保护和挖掘民族文化,该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
近日,北京医学院附属中学及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基地校授牌仪式。杭州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传承人魏立中开设了一场专题讲座,讲述了相关艺术的历史传承,并指导部分学生现场体验木版水印技艺。这是相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首次走进北京中小学校园。 木版水印专业名称为“古代彩色版画印刷术”,是对中国书画精品进行高仿真复制和版画创作的传统工艺。图为魏立中老师在北医附中指导学生体...
记者26日从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经过近6年的收集、完善和审核,《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已正式出版面世,成为首部较完整地介绍西藏各非遗项目的书籍。 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阿旺旦增介绍,该书以15万余字、320余幅图片,客观、系统地介绍了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区域、历史渊源、表现形态、文化价值以及濒危状况。 “该书是对全区非遗项目的一个简介,我...
南风古灶五百年来窑火不绝程景伟摄 游客体验陶艺程景伟摄 2015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佛山市举行,佛山市旅游局副局长谢建华日前向到访的媒体采风团透露,佛山武术将集体申请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随团走访了佛山祖庙、岭南天地、南风古灶、松塘古村等多个知名景区景点,领略了佛山武术、狮艺、陶艺、粤曲、明清建筑物等颇具岭南特色文化的魅力,以及佛山作为中国制...
近年来,伊吾县委、政府对非遗工作高度重视,为更好的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对非遗工作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带徒学艺、培训学习、整理有关非物质资料、展演展示,以及资助生活困难的民间老艺人。县政府还设立了传承人政府专项补助资金,今年“两节期间”对全县四乡三镇的木卡姆艺人及其他非遗传承人进行慰问。 非遗文化保护的各项工作中,伊吾县非遗中心工作人员深入基层,收集、整理木卡姆乐章...
耗时6年 囊括323个非遗项目 非 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 文化多样性的体现。西藏自治区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大区,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手工技艺、岁时节令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积淀厚重。 15万余字已正式出版 近 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近年来,泽州县财政局双管齐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是加大保护资金投入,“真金白银”夯实保护工作。2011-2014年,县财政投入300余万元,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其中:安排60余万元,用于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等基础工作;安排200余万元,用于大阳面塑保护、大阳民俗展演、泽...
包括贵州苗族的蜡染、苗绣、草木染和广州南沙的“香云沙染整技艺”在内的“吾瑞·非物质文化遗产鉴赏汇”近日在广州南沙文化会展出,来自粤、港、深近300家企业代表参与了鉴赏。 据了解,香云纱是目前世界纺织品中唯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真丝绸面料,原产于中国广东珠三角一带。它是以桑蚕土丝为原料,在织成纱罗组织织物和平纹丝织物后,再利用植物薯莨茎块的汁液(含有宁胶与单宁酸)多次浸泡、晒涂于练熟的坯绸上,使织物...
10月22日,第三届维吾尔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峰论坛暨“一带一路”维吾尔医药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召开。 来自巴基斯坦、法国、日本、瑞典、塔吉克斯坦、土耳其等国家的19名医药学专家,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等国内教学科研院所31名学者,700多名全疆医药卫生科研机构的专业工作人员、老维医、老专家以及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2...
2015上海重阳民俗文化活动——“重阳糕会”日前在闵行区田园公园举办。主办方在活动上透露,颛桥桶蒸糕近期已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糕是节中时令食品。本地民间历来就有蒸制桶蒸糕的传统,以往农家在种植水稻时,都要种植一部分糯稻以供蒸糕做圆团、塌饼之用。 多年来,颛桥传统糕点制作技艺主要分布于闵行区颛桥镇及周边地区,现仅剩安乐村罗家村民组23号蒸制作坊手工制作,制作技艺由当地人宋爱华、...
近日,“梁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专题展”走进和林镇小、文化镇中、双桂初中等学校。 展览中,几十块展板向师生们全方位展示了梁平竹帘、梁山灯戏、梁平木版年画、梁平癞子锣鼓、梁平抬儿调以及绘画、雕刻、建筑、龙灯、傩戏、造纸、染布、特产食品等梁平独特的非物质文化。广大师生在观赏过程中,连连发出啧啧赞叹,脸上洋溢着无比自豪的神情。 本次展览,让乡村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加深了家乡悠久历史、风俗...
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20日宣布,自即日起开展为期半年的“全澳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征集活动,以更全面、深入和多元地了解澳门潜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数量和情况。 作为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澳门特区政府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于2006年9月在澳门生效后,文化局随即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包括法制建设、普查研究、项目申报、协助传承和推广教育...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