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是玉石之国,几千年来佩戴收藏玉石的传统令国人视玉如宝。随着玉器收藏的火热,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关于收藏玉器的“准则”,不过各种说法可谓鱼龙混杂,对于收藏爱好者而言,各类收藏攻略孰真孰假还需要加以仔细辨别。 和田羊脂白玉籽料 说法一:越白的和田玉越贵越好 调查:白玉主要产于新疆和田,因和田地区白玉的质量最好,所以又称为“和田玉”。明清时期,人们所说的白玉,仅指新疆和田白玉;而现在...
中国的玉石养生历史悠久,《神龙本草》、《本草纲目》中记载:玉石可“除中热,解烦懑,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等诸多功效。玉器除了用于佩戴、把玩、作按摩工具外,还有服食玉屑的。作为中医药学界的业内人士,韩顺平很清楚藏玉养人的道理。 韩顺平告诉记者,玉养人性。人之五德:仁、义、礼、智、信,对应的玉也有五德,许慎《说文解字》中就有记载,玉,石之美者。玉仁润,指细腻光滑、湿润...
随着人们鉴赏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审美观念的不断转变,人们对于珠宝的喜爱已经从重视外形及价值转变到对于韵味与格调的重视。尤其是现代的年轻人选择珠宝首饰,更在于蕴含的那份内蕴与独一无二的个性。相关数据分析预测,在今年的国际珠宝饰品市场上,翡翠饰品将成为女性装扮的首选。 高档翡翠饰品魅力绽放,风情万种,备受青睐 翡翠原料价格不断上涨,人们的目光重新凝聚到高档翡翠的投资价值上。为了了解翡翠的市...
中国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专家委员、元懋翔首席设计师曹荻明不久前成为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IOV)的会员,作为IOV最年轻的会员,意大利议员Mr. Bernacci出于访问清华时对于他的良好印象,促成意大利切塞纳商会邀请其赴欧洲进行文化交流访问。访问期间,意大利切塞纳商会新任的会长Mr. Zambianchi与曹荻明进行了很好的沟通。 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
当时,帕克斯希望找自己的老同学们作为自己摄影的素材,但是他们几乎所有人都离开了那里,到外边寻找发展机遇。不过后来,帕克斯还是通过种种办法找到了他们,但仍有两位没有联系上。 然而,帕克斯的这种方式却导致了《Life》跟他的分道扬镳。最终,该系列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所幸的是,波士顿博物馆拥有了一本帕克斯在1950年的摄影册子--《OutsidetheLibertyTheater》。现在,借着...
罗圪台壁画墓墓葬全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记者今天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对陕西榆林市横山县高镇罗圪台村西的一座元代壁画墓进行考古发掘,该壁画墓是目前陕北地区首次经过科学考古发掘的元代壁画墓葬,墓葬形制完整,壁画精美,为陕北地区元代考古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据介绍,罗圪台壁画墓位于榆林市横山县高镇罗圪台村西,201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该墓为石砌单...
2015年到了,继“工美创想之旅”后,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2015工美悦学之旅”正式扬帆启航。作为悦学之旅的开场活动,元旦期间,博物馆推出“工美创想之旅---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2014年社教活动回顾展”以及“欢乐大转盘”幸运抽奖活动,观众们纷纷转动转盘,为自己讨个好彩头。 如果你错过了元旦的抽奖,没关系,博物馆喜气“羊羊”过大年的活动即将登场。2月12日至3月1日,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
1月12日,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同时发布3份报告,首次全面揭示了美国文化艺术在供给、需求、消费三方面的年度情况。报告释放的信息将帮助艺术提供商和决策者更有效地理解和制定战略,促进更多美国人参与艺术。 艺术参与程度随人生阶段改变 从2012年起,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与“综合社会调查”机构合作,对人们参与艺术活动的方式展开调查。此次公布的报告显示,人们所处的人生阶段不同,其参与艺术的态度、...
16日,“拉丁美洲的颜色——瓜亚萨明作品展”在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开幕,市民可以欣赏到被誉为厄瓜多尔乃至整个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瓜亚萨明的作品。 奥斯瓦尔多·瓜亚萨明(1919—1999年)被称为“拿画笔的马尔克斯”和“西半球的毕加索”,其艺术成就之高,被厄瓜多尔视为“国宝”。瓜亚萨明作品不仅体现了厄瓜多尔多元文化的精髓,更是针对不公正、不平等、社会排斥、阶级剥削等种种现象进行抗议...
人们常用“金声玉振”来形容声音清脆悦耳。玉,细腻坚贞,温润而泽,是美好品德和高贵身份的象征,“君子比德于玉”、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器的碰撞能发出极美妙的乐声,于是先民便将其制作成饰物佩戴在身上,行止间环珮叮当,礼仪之心顿生。 玉器本身被赋予了通天礼神的灵性,“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而玉璇玑堪为其中代表,这枚玉璇玑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产物,出土于山东滕州,其玉质温润,做工精细,几...
中国玉雕大师顾永骏称—— 扬州山子雕,曾在清朝时名扬四海,却在乾隆仙逝后渐渐失传长达二百年。作为当代恢复山子雕的功臣之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永骏和“老祖宗”们有一个相似之处,那就是对世人所争相追逐的“和田美玉”并不那么迷恋,却屡屡对身价平凡甚至有缺陷的玉石“一见钟情”。在巧思和妙手的点化之下,他让平凡无奇的玉石成为拥有灵性的传世之作。 顾永骏的父亲,是扬州有名的画家顾伯逵。在父亲的熏染下,...
诗、书、画、印是中国文人画的典型风格,自元代以来就被串联在一起。然而,相比诗书画三者,印总是不够亮眼,这也导致印章市场慢热的行情。 以方寸之地,见大千世界 秦朝以前,印章被统称为“玺”。秦时规定“玺”之称谓为天子独享,臣民的印章则改名为“印”。到了汉朝有了官印制度:天子之印仍称为“玺”,平民的印章称为“印”、“印信”,而太守将军食俸两千石以上的官吏则称之为“章”,“印章”的名称由此...
西施(网络图) 时下炙手可热、抢尽眼球的美女经济,其实古已有之。“漂亮的脸蛋出大米”,在中国,至少在2500年前就已经有人身体力行了。而始作俑者,是西施。 据说,当年越国选美,西施名列榜首。在进京途中,行人争相围观,结果造成交通堵塞,寸步难行。护送西施的越国相国范蠡,见此盛况,心生一计,索性叫西施住进路旁旅社的一幢华丽小楼,而后四处张榜:欲见美女者,付金钱1文。 告示贴出,四下轰动。西施登上...
人与神灵的沟通产生宗教,人与自然的沟通产生和谐,人类最高境界的沟通则是“观而不语”。观,不是格物,是智慧,是艺术,是有声处无声,是无情处有情,是心与心的交流。观一朵花开,则心生万物,窥见佛性;观一尊佛像,则见像起信,灭罪启慧。 万法皆空,皆系缘分,结识纳喜之拾佛造像艺术馆即是因缘所在。走进纳喜之拾,皆是玲琅满目的佛造像,或菩萨低眉,或金刚怒目,或慈颜常笑,或肃穆庄严,看着这些佛造像,好像处...
在电子产品环绕的今天,“输入”变得如此便捷,而“书写”似乎渐渐被人们淡忘。当千篇一律的电脑字体规范着书写世界,我们也渐渐迎向一个灵光消逝的年代。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正渐渐趋于庙堂精英的自说自话,或在“当代水墨”的烟尘中故弄玄虚。今天的我们,如何体验和理解书法的美?林语堂的这篇文章,简洁直白,却道出真意。画事君精心编撰配图,期待与你共鸣。 一切艺术的问题都是韵律问题。所以,要弄懂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