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创烧于初唐、兴盛于中晚唐、衰落于五代的长沙窑瓷器,因窑址首先发现于今湖南省长沙市郊铜官镇瓦渣坪,故而又称铜官窑。其产品以青瓷为主,兼烧少量的白釉、褐釉、酱釉、绿釉和蓝釉等。器物为家用寻常品,壶和罐的造型多样。 长沙窑最重要的成就,是最先把铜作为高温着色剂应用到瓷器装饰上,烧出了以铜红作为装饰的彩瓷,这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也是我国釉下彩绘的第一个里程碑,对宋代的钧窑,元明清时期的釉里红、...
长沙窑贴花舞蹈人物纹执壶 长沙窑贴花舞蹈人物纹执壶。该壶造型为撇口、短颈、硕腹、平底假圈足。肩部有八棱短流。与流对应的另一侧有扁形曲柄。柄、流之间有双耳。腹部堆贴三处花纹、内容分别为单层方塔,在圆毯上跳舞的舞伎、侧立吹奏乐器的伴奏者,堆贴纹上均施褐色彩斑。器物造型大方、纹饰精美,是长沙、窑瓷器的精品,曾参加1992年全国文物精华展览。原件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衡阳市,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2月9日,长沙市文物局局长曹凛透露,长沙国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在进行前期准备阶段,将选择恰当时机启动。根据规划,该区域将以遗址公园为核心,分别形成“遗址公园-月亮岛”和“遗址公园-北津城”两条主要的景观轴线。 曹凛介绍,《长沙国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及周边地区总体规划》已获长沙市政府审查通过。总体规划将该区域分为四期建设:一期完成入口服务区、遗址展示区以及管理服务区建设,优先保护遗址景观,墓葬遗...
展出的湖南滩头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受到市民关注。 不贴年画,不算过年!8日,由长沙市文广新局、隆回县人民政府、长沙市文物局主办的“年画•话年——滩头年画特展”在长沙市博物馆开幕,给市民带来了充满湖湘传统文化的中国年。 开幕式上,滩头木版年画非遗项目传承人钟建桐现场展演门神“点睛”、三羊开泰开版仪式。展厅内,通过展出制作滩头年画的各种工具、原料、雕版等一批实物,复原...
龚子杰作品《墙头草》。受访者供图 近日结束的2014美国《国家地理》全球青少年摄影大赛中国区比赛中,14岁长沙伢子龚子杰凭借作品《墙头草》获得“野外度假”类一等奖,他即将代表中国踏上全球摄影大赛的征程。 龚子杰获奖作品《墙头草》以故宫红墙为背景,拍摄了一根小草的影子。著名摄影师李少白点评道:“构图极为大胆,黑、红、蓝三大色块形成触目的对比,其结果是突显出墙头草的孤独与弱小。画面是无声...
长沙窑是我国唐代的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而得名。其遗址分布于长沙市西北约25公里处的湘江东岸铜官镇附近的石渚瓦渣坪一带。该窑的主要区域在石渚,瓦渣坪只是石渚的一小块地方,石渚在唐代归长沙管辖,现归望城县管辖,所以长沙窑又有“望城窑”“铜官窑”“瓦渣坪窑”“石渚窑”等称谓。 长沙窑与岳州窑都位于湘江上游沿岸,唐人陆羽在所撰《茶经》中提到岳州窑,并从饮茶的角度把它评为唐代六大青瓷窑的...
长沙窑的釉下褐斑彩瓷的出现,主要是为外销产品而进行的创举。 在中国陶瓷史上开创陶瓷工艺多样化的新局面,釉下褐斑纹饰一般采用浸釉的方法。常见的做法大多以模印贴花方法出现,模印贴花纹饰是先用泥片在印模上印出纹饰花样,趁瓷胎半湿未干之际把模印贴片粘贴在瓷器上,然后施以底粉,浸上褐色圆斑,再罩上一层透明青釉,在高温1400 度左右形成釉下褐斑彩。这一创新技法,为今后的贴花、印花、堆塑、镂雕等工艺奠...
长沙窑生产的彩瓷都有名称,从考古中出土的唐代瓷杯上就清晰地写有“茶碗”或“酒盏”、“蝶子”和“油瓶”、“小口”和“花台”等等名称。生产的茶碗胎轻壁薄,葵花形口,酒盏比茶碗小,容易区别。长沙窑生产的壶瓶种类较多,据收藏家统计有70 多种,如:喇叭口系钮壶、猪头流系纽壶、蟠龙提梁壶、葫芦型壶、花口壶和盘品壶等。但壶上不见“壶”字(专家认为,唐代时还没有发明壶字),有些小口带流的横柄壶写有“注子”,盘口...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文物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国家文化遗产安全,1月15日上午,长沙市文物局副局长唐彬一行来橘子洲景区检查指导文物安全工作。区文管局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检查。 现场,检查组一边听取汇报,一边对省保单位长沙海关公廨、唐生智公馆开展安全检查。据了解,此次检查的重点是消防设施是否符合规定、建筑内外用火用电是否符合规范、文保单位周围的消防环境是否安全等方面。 从检查情况看,各文物...
唐代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椰枣纹瓷壶,出自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黑石号”沉船,高22.2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15.8厘米。该壶为大口,圆唇外卷,短直颈,八棱形短流,三股曲柄,三股双系,筒形深腹,大平底;流及系下饰模印椰枣纹贴花,上涂褐色斑块;胎色米红,外施白色化妆土,没上化妆土的部分颜色青黄,形成鲜明对比;通体罩透明青釉不及底,釉面光亮如新,釉层薄、开细小片,釉色均匀,略有垂釉现象;器内...
园内辣椒 14日,湖南长沙市首家辣椒博物馆开馆,吸引众多游客参观。 “我是地道的辣妹子,呷了一辈子的辣椒了,但这么多品种的辣椒我还是第一次看见,真是大开眼界。”游客流连忘返。占地面积达到3825平方米的辣椒博物馆显得格外引人注意,此皆因为湖南人癖好辣椒,却很少人对辣椒有深度研究。 用墙体、立柱、管道等立体空间栽培各类辣椒品种,集中展示了近150个辣椒新品种和各类辣椒栽培新技...
作为公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博物馆一直因资金、人才等原因难以实现自身壮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长沙市近日出台《长沙市民办博物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每年向民办博物馆提供300万元财政补助。 1月14日,记者从长沙市文物局获悉,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湖南省沙坪湘绣博物馆、长沙县伯瑜万福源博物馆、湖南省开元博物馆、长沙市玉和醋文化博物馆、望城剪纸博物馆6家单位成为首批获益者,...
1月10日,记者从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长沙市五一广场附近工地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一处宋代木构涵渠遗址。这是继2004年在长沙市坡子街发现南宋木结构给排水工程后,再次发现保存较好的宋代排水设施。 2014年9月,长沙市原五一绿化广场开始动土建设。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即进场,开展勘探与发掘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考古人员在该工地发现一处宋代木构涵渠和37口古井。 发现的宋...
长沙窑青釉褐斑贴花椰枣纹壶 唐代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椰枣纹瓷壶,出自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黑石号”沉船,高22.2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15.8厘米。该壶为大口,圆唇外卷,短直颈,八棱形短流,三股曲柄,三股双系,筒形深腹,大平底;流及系下饰模印椰枣纹贴花,上涂褐色斑块;胎色米红,外施白色化妆土,没上化妆土的部分颜色青黄,形成鲜明对比;通体罩透明青釉不及底,釉面光亮如新,釉层薄、开...
古城墙现场照。 资料图片 经过近4个月的考古发掘,湖南省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长沙市青少年宫建筑工地清理出一段长48.7米的古城墙。考古专家确认,这是三国魏晋至唐初的长沙城北城墙。 长沙市青少年宫建设项目位于中山亭东北侧。此次发现的古城墙,其位置处在工地东南部。古城墙现存部分长约6米,高1米,呈东西走向。墙体中间是夯土,北侧由青砖堆砌而成,保存完好。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黄朴华介绍,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