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仿宣德青花松竹梅纹盘,清乾隆,高4cm,口径18cm,足径12.2cm。 盘敞口,浅弧壁,圈足。通体以青花为饰。里外口沿下均绘双线。盘心青花双圈内绘松、竹、梅及山石图,周围衬以灵芝、小草。盘外壁绘庭院人物,一仕女坐于庭院中,二小童在院内嬉戏玩耍,有洞石、盆景、栏杆、椿树等相衬。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清乾隆时期,随着仿古风尚的兴起,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了一大批仿明宣德时期的青花松...
仿黑漆描金缠枝花果盘,清乾隆,高4cm,口径15cm,足径9cm。 盘敞口,浅弧壁,圈足。盘里及足内施白釉。外壁仿黑漆描金工艺,在漆黑莹亮的釉面上以金彩绘桃纹,桃花和桃实处适宜地点缀红彩,使艳丽的花朵和熟透的鲜桃跃然盘上。 此盘仿漆器描金工艺,造型端庄,制作精细,色彩对比强烈,给人一种雍荣华贵之感。
仿汝釉三羊梅瓶,清乾隆,高23.5cm,口径5.9cm,足径8.7cm。 瓶小口微撇,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圈足。肩部凸饰三只羊头。通体施仿汝釉。足内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对宋代五大名窑瓷器的仿制在明代已尉然成风,仿汝窑瓷器以清雍正、乾隆两朝最为逼真。传世品中,乾隆时期的仿汝器大部分是对釉色的仿烧,造型则多为本朝流行式样。此器以三羊装饰,因“羊”与“阳”谐音,寓意“三阳开泰...
仿永乐青花阿拉伯文盘座,清乾隆,高17cm,口径17.1cm,足径16.5cm。 器呈圆筒状,中空,无底,上下口均出宽沿,直壁,腹中部有一凸棱。通体满饰青花,上下口沿均绘蕉叶纹,器身三层纹饰,上、下均绘缠枝花纹,其上书阿拉伯文,器身中部以凸棱为界,对称饰仰覆莲瓣纹。 此器俗称无挡尊,早在明永乐、宣德时期的景德镇官窑就有烧造,它源自于西亚铜器,是中外商品、文化交流的产物。除这种器物,景德镇烧造的...
仿成化斗彩天字盖罐,清乾隆,高7.5cm,口径3.5cm,足径6cm。 罐直口,短颈,丰肩,腹下渐收,平底浅足,平顶直边圆盖。通体以斗彩为饰,口沿绘一道青花弦线,肩部及近足处绘莲瓣纹,腹部绘六朵缠枝莲纹。盖面以青花绘莲花纹。底白釉,中心青花书“天”字楷书款。 斗彩天字罐出现于明成化时期,因其器底书有“天”字,故名。此罐造型、纹饰、款识皆仿成化斗彩天字罐,胎釉细润洁白,色彩清新雅致,为清乾隆时期...
仿哥釉叶式洗,清乾隆,高2.4cm,长17.7cm,宽12.8cm。 洗为树叶状,叶边卷起,宛如一片飘浮在风中的树叶,动感极强。通体满施仿宋代哥窑釉色,釉面有不规则的纹片。底有6个支钉痕,并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此洗匠心独具,将仿生造型与宋哥窑瓷器的特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釉面肥润,釉色青中闪灰,通体开较大的纹片,纹理灰黑,和谐自然,给人一种妙趣天成的美感享受。
仿汝釉圆洗,清乾隆,高5cm,口径16.7cm,足径8.7cm。 洗圆形,敞口,直壁,口沿下及近足处各有一周凸棱,圈足。通体施天青色仿宋代汝窑釉。底有9个支钉痕,中心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以烧制青瓷而著称,其釉色清纯宁静,青中闪蓝,有“雨过天青”的美誉。景德镇仿宋汝窑器始自明宣德时期,但传世品极少。清雍正皇帝、乾隆皇帝酷爱汝窑器,曾授意督陶官唐英大量仿...
近日,新区丁岗镇的孙氏后人在整理孙氏宗祠时,在祠堂里发现了一块清朝乾隆年间的古碑,上面记录着孙氏一族的田产和家族训示等内容。 上月底,丁岗孙氏宗祠在被清理时,有人在里面发现了一块古碑。这块古碑高1.8米,宽90厘米,厚18厘米,由于一直埋藏于地下,基本没有破损,保存得十分完好,上面的碑文也没有磨损,字迹十分清晰。这块古碑的发现还有一段故事:当时孙氏后人正在清理祠堂里的垃圾和杂物,一位孙氏老者在一...
通体呈八方形,长方形腹部有八面开光,圈足外撇。器型端庄俊秀,制作难度极高。堆塑而成的凸起装饰线,横向将瓶身分隔成六个部分,纵向以八条金彩为装饰线,整体的装饰图案被分为四十八个部分。瓶身装饰图案富丽华贵,构图繁密,层次清晰。口部、足部分别在黄釉上绘矾红蔓草纹图案作地,上绘粉彩变形蝙蝠纹;肩部、胫部同样是在黄釉上绘蔓草纹图案作地,上绘双螭拱寿纹;瓶颈部以粉彩在同色釉地上蔓草纹为地,上饰结、磬、璎珞纹,...
清乾隆官窑粉彩瓷器传世品非常多。它综合了康熙与雍正两朝的制瓷工艺,进一步发展本朝瓷器,从而创造出许多新颖的粉彩瓷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乾隆时记事档中记载了许多乾隆时景德镇御厂为宫廷制瓷的史实,也反映出皇帝直接关注制瓷的情况。乾隆帝对有些粉彩器物的用途、型体、花纹的要求常有御旨,制作前要有画样或木样,审查后才能正式烧制。器物的款识或有或无,写什么样的款识以及配合纹饰的诗句等都须经过乾隆皇帝的批准。另外...
清雍正款仿木纹釉墨彩山水人物笔筒 “墨彩专指画笔而言,黑彩则兼及质地矣。”这是陈浏先生的《陶雅》对墨彩和黑彩的精辟结论。另据唐英《陶成纪事碑》中所举仿古采今五十七个品种,有“一新制山水人物花卉翎毛,仿笔墨浓淡之意”的记载,这是一种仿水墨画作装饰纹样的瓷器,后人称为墨彩,是雍正时创烧的一种釉上彩绘瓷器。它与黑彩不同,器表纹饰仿佛水墨画。制作时将珠明料在已烧好的白釉瓷上面用笔画纹饰或题诗,然后放入8...
近日,河北省河间市文物部门在束城镇束城村村民王琴家中发现了一块保存比较完整的清代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皇帝御赐石匾,字迹清晰可见。 这块石匾长1.81米,宽0.38米,厚0.15米。从右到左写着:“旌表故民徐际学妻金氏节孝”几个大字,笔力雄劲圆厚。石匾右边写着:“宫保尚书直隶总督部院加三级记录九次孙嘉淦、通正司右通政大学院加四级记录六次钱陈群、布政司布政使司布政使於义、按察使司按察使多纶、河...
《新刻王家州全传》,不具撰人,乾隆早期江西永丰县博古斋刻本,四卷,一册,袖珍本。 这本小书是通俗话本,共十六回,七字一句,加上白文,叙述景德镇王家州这块地方,被苏州权贵子弟沈登荣仗势设立会馆,欺压商民,江西南康好汉刘三宝,年方十六岁,但武艺高强,挑了一担瓷器,来到王家州卖,被沈登荣强行收租,引起冲突,刘三宝率众踢馆,被沈登荣勾结官府,投入大牢,后经江西众好汉劫狱救出。经过一系列斗争,官司打到朝廷...
近日,河北省河间市文物部门在束城镇束城村村民王琴家中发现了一块保存比较完整的清代乾隆六年(1741)乾隆皇帝御赐石匾,字迹清晰可见。 这块石匾长1.81米,宽0.38米,厚0.15米。从右到左写着:“旌表故民徐际学妻金氏节孝”几个大字,笔力雄劲圆厚。石匾右边写着:“宫保尚书直隶总督部院加三级记录九次孙嘉淦、通正司右通政大学院加四级记录六次钱陈群、布政司布政使司布政使於义、按察使司按察使多纶、河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