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北京鸦儿胡同小学学生参观老字号汇聚的北京九门小吃城,学做糖葫芦。新华社记者 张旭摄 2010年是北京市“群众文化年”。5月20日北京腰鼓邀请赛刚刚落幕,6月12日,中国首届空竹邀请赛和“空竹文化论坛”又将亮相京城。6月12日正是中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今年“非遗保护,人人参与”的主题契合群众文化发展,给京城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又提升了分量。 和谐之声 小小空竹抖太平 翠竹掩映下的四合院里,...
一老一少两个穿着清朝补服、头戴官帽的人撕扯在一起,摔得难舍难分……这个叫做“老少斗”的民间杂技曾经在民国年间的山西社火或庙会中非常盛行,特别是被称做 “摔跤之乡”的忻州,在“老少斗”的旁边就是真人的摔跤场子,两边都有很多观众,一个真摔,一个假摔,很是有趣。 “老少斗”中的摔跤与山西著名的民间杂技“二鬼摔跤”的原理是一样的,即一个人扮做两个人在假摔,只不过“老少斗”表演者穿的是清朝官服,两个假人头...
木匠铺从古至今走过的道路类似铁匠铺,从它的产品能看出社会的进步。上世纪50年代前,农村有木匠铺,也有个体木匠,主要制作传统木质农具和家庭摆设,也“割”寿器。那时,家境好的家庭摆设,有大柜、顶柜子、躺箱、炕几子、被阁子、八仙桌、太师椅、灯柜子等。到了上世纪70年代,农村人结婚赶城市时髦,要置“三大件”,就让公社农具厂的木工车间和个体木匠做平柜、立柜、写字台。上世纪80年代,“三大件”落后了,农村人就...
襄垣鼓书俗称“脚蹬梆”,主要流布于襄垣县及相邻的沁源、武乡、屯留等地,是20世纪30年代后期、在融汇了当地的“柳调”和“鼓儿词”的基础上形成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始称为“襄垣鼓书”。 发展过程 明末清初,襄垣农村出现了盲人占卜活动,常把卦词编成通俗易懂、合辙押韵的小段,并配以民间小调。乾隆年间,盲人开始用小平鼓伴奏,并把唱卦词的小调称为“鼓儿词”。道光年间,艺人史金星在说唱表演中吸收了当地道士的...
中新社天津6月7日电 (孙志民杨娜娜)在中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即将来临之际,由天津民间人士发起设立的妈祖文化遗产保护基金——“民间保护天津皇会基金”,7日宣告成立。 天津皇会是为祭祀海神——天后娘娘诞辰而举行的大型庆典,是天津最隆重的民俗活动。作为古老的妈祖文化遗产,天津皇会于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务院参事、中国文联副主席、“民间保护天津皇会基金”管委会名誉主任冯骥...
传统文化是一棵大树——冯骥才谈民间保护天津皇会昨天下午,记者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拜访了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市文联主席、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就“民间保护天津皇会基金”即将启动一事进行了专访。冯骥才近些年来不惜放弃许多个人名利,一直致力于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谈及他所做的工作,大冯颇感欣慰。他说,民间文化是藏在我们心底的最本真的东西,也是我...
“民间保护天津皇会基金”在天津天后宫启动。“民间保护天津皇会基金”在天津天后宫启动。6月8日,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前夕,为促进皇会文化传承有序和持续发展,向世界弘扬天津妈祖文化的“民间保护天津皇会基金”在天津天后宫成立。上百万元的初始资金来源于天津社会各界贤达人士和公益组织的捐赠。据悉,天津皇会是为祭祀海神—&mdas...
占地66亩、主体建筑面积13800平方米,拥有12个高级展厅的衡水市乃至全省最大规模的民间博物馆——冀宝斋博物馆布展已近完毕,即将正式开门迎客。 冀州从汉代至清末,一直是历朝州治重地,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非常浓厚。上世纪80年代初期,冀州镇二铺村在修建灵秀山庄时,从地下挖出了不少陶器和瓷器残片,古董贩子闻风而至,但村支书王宗泉并没有把出土瓷器卖给他们而是产生了把散落民间的古...
在第五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淄博市政府将于6月12日在淄博市博物馆广场举办淄博市优秀民间艺人技艺展示活动,同时还将举办鉴宝活动和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览。 据了解,将于6月12日在博物馆广场举办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活动是由淄博市政府主办,淄博市文化局承办,各区县文化部门参加的综合文化活动。当日活动的主要项目有免费参观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淄博市各区县优秀民间艺人技艺展示,包括刻瓷、剪...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5月29日,由浙江省桐庐博物馆主办的桐庐县首届民间收藏品展开展。此次展览共展出各类收藏品80件,展品由浙江省收藏协会桐庐分会和桐庐县部分收藏爱好者提供,包括玉器、瓷器、书画、象牙等,这些展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据了解,展览从5月29日开始至6月15日结束。此次展览将评选出桐庐县首届十大收藏精品,由桐庐博物馆邀请部分文物鉴定专家结合观众现场投票评选产生,并将于6月15日举行颁...
挠羊赛为我省忻州、原平、定襄一带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竞技体育活动,它以摔跤为竞技形式,以羊为赌注,获胜者可将羊挠走,故名“挠羊赛”。“挠”在这一带意为“扛”,“挠羊”就是扛羊。历史上,忻州境内有一湖泊,水草丰盛,牛羊成群,当地人多以放牧为生。人们在劳动之余常常摔跤自娱,渐渐地创造了这种活动,并代代流传。民...
近日,由山东省阳信县文化部门录制的“哈拉虎”民间艺术专题片在山东电视台播出后,产生较强的社会影响。山东阳信县积极落实政协委员提案,采取措施,对民间演唱艺术“哈拉虎”予以抢救和保护,使这一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瑰宝得以重放异彩。 “哈拉虎”,因其伴奏乐器而得名。它有别于歌曲、戏剧,也不同于相声、小品,演唱内容贴近农村生活实际,语言...
新华网宁夏频道5月25日专电(记者耿欣、蔺妍)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文化馆,一群身穿鲜艳民间服饰的姑娘手握曲棍扭起大秧歌。这可不是一般的秧歌,她们是在用舞蹈的形式原汁原味地表现栲栳这项传承了几百年的竞技运动,她们的演出让越来越多的群众知道了什么是栲栳。 栲栳,又称“扫老龙”“攻老龙”,原本是起源于明朝的宫廷游戏,经过几百年传承,在银川贺兰农村...
古代文人斗鸡、斗蟋蟀的癖好由来已久,在古书中有不少的描绘,对此许多人都很熟悉,但知道古代文人有“斗茶”习俗的似乎就不多了。斗茶,又叫“斗茗”、“茗战”,通常是指每逢清明节后,新茶初出时,各地茶乡所举行的茶品与茶技的比赛。它本是古时有钱有闲文化的一种“雅玩”,到了元明清时,就已经完全化为民间的饮艺风俗了。 斗茶的起源 “斗茶”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北宋时期,海内晏然,统治者实行了重文轻武向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