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蓬安县桐桷寨摩崖造像 昨(13)日下午,一本本装帧精美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图册,从各县(市、区)陆续送到市文管所。15日,这些资料将被专程送往省文物局。“这次申报,南充共有40处文物组成‘军团’,向文物保护单位的最高级别发起冲刺。这不仅是60年来我市规模最大的,在全省也是屈指可数的。”市文管所负责人唐德兵说。 文物申报资料超过5...
为切实做好河北省邯郸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保证田野调查和文物复查工作质量,及时总结交流经验,为下一步文物普查的检查验收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同时部署今年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邯郸市文物局于7月27日至28日,在武安召开了文物普查观摩交流暨申报第七批国保单位工作会议。武安市、永年县、涉县等八个文物重点县(市)、区的文体局主管局长、文保所长、参加文物复查的业务骨干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
犍为县近期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在芭沟古镇嘉阳煤矿矿区内发现风格独特的20世纪工业遗产建筑群。继嘉阳小火车被申报为省级文保单位后,这批诞生于上世纪的西式建筑群将为芭沟古镇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添上砝码。 芭沟古镇位于乐山市犍为县城西北30公里的芭蕉沟,属嘉阳煤矿矿区。古镇地处深山峡谷,至今未通公路,沟里存有中国唯一仍在运行的蒸气式窄轨载客火车。2007年6月,嘉阳小火车、芭石窄轨铁路工业遗产列入...
河北保定市文物局今日透露,该市已确定了60处单位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括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淮军公所以及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曹锟故居光园。 保定市文物局为此次申报工作于半月内紧急召开了两次专题会议,6月15日的会议上确定了50处申报单位,位居河北省首位。6月24日,文物局再次召开会议,针对最初拟订的50处文保单位的历史特征逐一分析,除名不合格单位,添加遗漏文物,最终将淮...
位于陕西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二十四日宣布,发现于秦兵马俑一号坑、通长为两百八十七厘米的一件戟遗迹已修复成功,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一件戟遗迹。 有关史料显示,戟为戈、矛合体之格斗兵器,柄前安直刃以刺敌,旁有横刃,具有钩、啄、刺、割等多种用途。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戟出现于商代。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秦始皇陵的秦俑从葬坑中出土了大批的兵器,有弓、镞、矛、戈、钺、戟等,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地上、地下和领水内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现已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约有40万处,各级国有博物馆收藏的文物约1200万件。为了保护这些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和探索,基本上建立起一套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体系。 我想从三个方面概述一下这套法律体系的大致轮廓:...
10月5日上午,丽水市文物监察支队接到群众举报,反映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一艘采砂船在国保单位通济堰大坝上游建控地带内擅自采砂,既破坏了河床和周边环境,又危及到通济堰大坝安全的违法行为。 市文物监察支队立即会同当地公安派出所赶往现场勘察,发现一艘采砂船离大坝约300米—400米处正在采砂,经我们向莲都区采砂办了解该采砂船证件到期,实际批准的距离是离大坝800米以外,已经超越莲都区采砂办批准的距离,属...
玉台山石塔(来源:光明网) 为支援四川灾区受损文物的修复,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主动“认领”了四川3处国保单位,将在3个月内完成修复方案设计。 8月初,国家文物局在成都组织召开了四川灾区受损文物对口支援项目“认领”会,此次对口支援会议涉及的地震受损文保单位共有45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主动R...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绵阳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文物部门灾后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的地方。”日前,绵阳市文物局文博科古建专家李生完成了《绵阳市不可移动文物恢复重建发展利用规划》编写,标志着绵阳震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即将实施。预计4年后,绵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完成复建,恢复本来面貌。“地震中共有40余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其中包括平阳府君阙、平...
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辽宁省兴城古城墙,9日发生局部坍塌,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有关方面判定,造成此次580年古城墙受损的元凶是前一天的暴雨。 记者获悉,9日上午9时许,兴城古城南门左侧50米处的城墙内侧发生坍塌,坍塌的古墙体长度大约有12米、高约5米。坍塌下落的砌石、青砖和夯土将停放在古城墙下的一辆红色轿车冲出2米。几位在现场的群众反映,当时听见墙体内发出响...
商水县文化局12日下午15点接业余文物保护员报告,国保单位北宋时期的寿圣寺塔受四川汶川地震的影响,遭到一定破坏。周口市文化局获悉后即责成商水县文化局派员赴现场进行了调查。据保护员反映,在14点30分左右,当时几名群众在塔旁休息,忽然感到天旋地转,震感明显,并发现几个砖块从塔上落下。经文物部门现场勘查,发现有3处裂缝,其中在塔的第一层东北角处出现4公分宽、60公分长的裂缝;在第一层西南角处出现3公分...
江西省博物馆和省古建中心日前联合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智石刻进行实地勘测,并着手制定保护规划。 大智石刻位于安福县山庄乡大智村,现存16处,散布在大智村旁约1公里长的古道、田垄一带的花岗岩石上,可考释文字6000余个,记载的是明朝正统八年至弘治六年官宦之家彭氏家族的历史。因此,大智石刻也被文史界称为“彭氏家谱”。彭氏家族时称“父子四进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